第16章
姜米心里一盘算,这个价格一个月能赚到五百多块,两个月假期就能赚一千块,这样一个学期的生活费足够用了!
于是欣然点头答应:“好的!我怎么联系他们家?需要试上一节课吗?”
姜愿安倒是没料到大孙女这么爽快就答应下来了,忍不住感慨一句:“我还以为你不喜欢教书呢!”
姜米一愣,笑说:“没有不喜欢教书,教书育人当然是件好事啊!”不然她上辈子也不会安于教师行业一生。
“那你为啥非要考什么音乐学院,当老师不好吗?”老人没好气地嘟囔一句。
姜米这会儿也不跟老人家针锋相对地怼了,只是笑着随口说:“学好唱歌出来当音乐老师不也一样嘛?”
姜愿安一听来劲了:“你说的啊!那你毕业就给我考教师证去!”
姜米想想考教师证她上辈子就考过,心中有数,并不虚,于是满口答应:“好呀!”至于考出了证要不要当老师那就另当别论了呗。
姜老校长这下舒心了。
“不过爷爷,你把你朋友家的联系方式给我呀!”姜米叹气,提醒道。
“哦,没事,晚上我到老蒋家里去一趟,你跟我一起去就好了。”姜老校长笑着说。
老蒋……家里?
姜米心里一惊,不会这么巧吧……
*
就是有这么巧。
看着蒋家那幢令她熟悉的精美花园洋房,好吧,姜米已经猜到自己要教的是哪位小姑奶奶了……
没有错这位她未来的学生很可能就是她上辈子的“死对头”“最讨厌的学生(没有之一)”“这辈子都不可能叫出来的”蒋丞斌的小姑奶奶蒋雯。
看着被蒋家阿公带着来到自己前面的蒋雯,此时的小姑娘还只有11岁,还没有未来成为她学生时那种非主流气质,小脸干干净净还没有被烟熏装涂成熊猫……
“小姜啊,这是雯雯,今年小学五年级,下半年要进预备班了,想给她提升一下成绩,进初中的时候可以分到优等班……”蒋家阿公跟姜老爷子寒暄了几句后,便扭头跟姜米说道。
蒋家在江南是历史悠久的家族,往上数几代是出过状元的大户人家,分支多,辈分自然也就乱得很。
这位蒋家阿公是蒋丞斌的祖父,姜米嫁进蒋家时,这位老人家已经去世了,而蒋雯从辈分上来说,跟这位阿公是平辈,所以被蒋丞斌叫小姑奶奶。
上辈子姜米是先认识蒋雯,后认识蒋丞斌的,因为,蒋雯是她老师生涯中带的第一届毕业班的学生。
一想到蒋雯这个学生,姜米就肝疼!
救命,为什么又遇到了这个熊孩子?!!!
第12章 老一辈二次元女孩养成手……
来都来了,自然就开始上课了。
蒋家几代经商,跟着国家商业发展的步子走,改革开放后更是最早一批做进出口贸易的企业家族。
就比如蒋老爷子这一脉做的是纺织品贸易,从纺织厂,面料开发到服装设计,成衣出口一条龙,传到现代当家蒋军荣时已经是手握好几个国家的休闲服饰出口大单的企业。
而蒋军荣有两个儿子,是一对异卵双胞胎,哥哥蒋丞赋,弟弟蒋丞斌,兄弟两人仅仅只相差二十五分钟来到人间,性格却大相径庭。
蒋丞赋继承了蒋家精明的商业头脑,商学院硕士毕业后就开始逐渐接手家族企业,平日热爱流连灯红酒绿,在圈子里是响当当的花花公子。
而蒋丞斌则是个安静斯文的性子,除了音乐,对其他的都不怎么感兴趣,整天只醉心于音乐创作研究,是蒋家出了名的“怪人”。
蒋家的洋房面积很大,一家三代都住在其中也并不嫌拥挤,还请了小保姆打理家务,很有派头。
姜愿安跟蒋老爷子是同乡又是同窗,关系很亲近,不过姜老校长以往工作忙,如今退休了,便经常找老友下棋解闷,两个老头子也算是有了个棋搭子。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不放心,蒋老爷子直接让小堂妹在客厅里补课,二老就在露台那儿下棋,一抬眼就能看到厅里的情况。
姜米倒是不怵上课有人旁听的,毕竟上辈子公开课上过不知道多少。
只不过……
姜米看看面前的小丫头,11岁的蒋雯梳着一把马尾辫,眼睛瞪得大大地满是探究地看着她,似乎在掂量这个“家教”的分量。
姜老师活了一百岁,临了的时候对于过往几十年教的学生,能忘的都忘得差不多了,能让她记到死的学生还真没几个,蒋雯算其中之一。
或许因为是她教师生涯中的第一个问题学生,或许是因为后来还沾亲带故,也或许是因为这孩子狗血又可怜的身世……
蒋雯的父亲是蒋家在浙省的一支亲族的当家,辈分很高,但年纪却并不大,娶妻之后生了个女儿就是蒋雯,然而她两岁时,夫妻俩感情出现问题,离了婚,女方想要抚养权,男方不给,蒋雯就这么留在了父亲身边,谁知过了两年,这位蒋先生又遇到了真爱,重组家庭,蒋雯这个前妻的孩子就显得有些多余,等真爱的孩子出生,蒋雯在家里就更没存在感了……
到了进小学的时候,蒋先生一琢磨就直接给女儿送进了海市的一所私立寄宿学校,拜托自己在海市的堂侄子代为照料。
这不,放暑假了也是住在海市的堂兄家里,不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