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怎么啦?”姜米走近,问道。
  蒋丞斌挠挠头,干咳了一下轻声说:“有人在拍入学嗯……录像。”
  姜米好奇:“咦?是吗?我可以看吗?”
  蒋丞斌好笑地看她:“你看吧,我就不进去了……”他说完将行李递给姜米。
  姜米接过来,朝他道了谢,目送着他下了楼,这才转头看向面前被挤得水泄不通的203室房门……
  “呃……请问能让我进去吗?”她问道。
  离她最近的一个背影回过头,一个高大的女人看了她一眼,不耐烦的说:“等一会儿,咱们这儿拍新闻呢!”
  姜米眨巴眨巴眼:“拍新闻?”
  没有人理她,只听屋里传来人声,一个老妇的声音激动地说:“我们家从小就发现洋洋有声乐天赋,所以一直倾尽所有培养她学习声乐……”
  然后又有个年轻女声提问:“那么请问,这次卫洋同学以艺考声乐类第二名的成绩录取海音院,是否达到了你们对她的期望呢?”
  “那是当然的!洋洋能有这样的成绩,是我们全家人的骄傲!”老妇说。
  “那么,卫洋同学,请问你对自己的大学生涯有怎样的期望呢?”那年轻女声又问。
  一个少女的声音略带一丝兴奋地说:“能进入自己心仪地高校,我非常高兴!我想在这里努力学习声乐知识,希望未来能替我们国人站在世界声乐殿堂之上……”
  这样的一问一答足足待续了五六分钟,终于里面的人结束了拍摄,扛着摄像机的摄影师和拿着话筒的记者退了出来,姜米这才终于能进到室内。
  此时房间里已经只有一老一小两人,少女正在自顾自的收拾东西,老妇人则坐在床边整理着自己梳得一丝不苟的头发,看到姜米进来,老妇便站了起来,拿着一支精致的小包对女孩说:“洋洋,那外婆就走了,你好好上学,不要忘了按时回家。”
  这名叫卫洋的少女整理床褥的手顿了顿,轻轻嗯了一声,老妇人便急匆匆走了出去,仿佛刚刚的慈爱与骄傲都是幻象一般。
  姜米眨眨眼,卫洋?!她的大学室友竟然是未来的世界三大女高音之一?!
  第29章 不要吃素嘛!
  姜米至今仍清楚记得,虽然蒋丞斌主要的收入来源是电影大片的bgm作曲,名声在外的却是大量脍灸人口的歌曲。
  因为在他还未彻底成名之前,给音乐公司的歌星写歌是来钱最快的。
  姜米记得刚结婚那会儿,蒋丞斌属于事业刚起步,有一点名声,但还没到能随便抬价格的地步,不少音乐公司来求歌,蒋丞斌是来者不拒的什么单子都接,那段时期写了许许多多风格各异的歌曲……
  而他的歌在价值上得到提升的契机之一,就是为全国女高音歌手卫洋参加世界艺术大赛“万维”大赛而创作的歌曲《春秋》
  卫洋凭这首歌斩获“万维”大赛的世界三大女高音之一的美誉,而这首《春秋》则成为了华国在世界音乐殿堂上展现东方音乐艺术的代表作之一。
  而做为《春秋》的创作者,蒋丞斌的身价也随之高涨,也是自那以后,一些电影大片的作曲邀约才开始投向了他的怀抱。
  不幸的是,卫洋在获得这次盛誉之后却再也没有了新作,从此在乐坛沉寂,最后因不堪严重的抑郁症折磨,在家中烧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成为整个乐坛的遗憾。
  *
  宿舍是八人间,四张双层床,这会儿还只有卫洋和姜米两个人。
  看着年纪与自己相仿的少女,姜米的心情复杂不已,卫洋的精神状态看起来似乎已经不太好,她沉默着收拾完东西,然后就坐在自己的床边望着窗口发呆。
  之前采访时的那种灵动和活力似乎都只是幻象。
  卫洋去世时网络已经开始逐渐发达,她的身世处境也被人挖了出来,姜米也曾为她唏嘘不已。
  卫洋的母亲是晋省文工团的一名歌剧团团员,外祖母是这个歌剧团的团长,卫洋从小就被外祖母和母亲培养学声乐,没有人问过她喜不喜欢,愿不愿意。
  卫洋的遗书中提到她知道外祖母和母亲的苦心,但是她无法调整自己内心的郁闷纠结,她或许曾经爱过音乐,爱过唱歌,但是最后,音乐之与她就如恶魔的吟唱,将她拉进了深渊。
  *
  “你好,我叫姜米,以后我们是同学,请多关照!”姜米笑着上前,递给卫洋一块巧克力金币,这是出发时,她爸爸妈妈特意打电话来嘱咐爷爷放在她包里的,说是图个吉利。
  卫洋看了她一眼,没有接,只是淡淡地说了句:“谢谢,我不吃甜食。”
  姜米眨眨眼:“为什么呀?”居然有人不喜欢吃巧克力?!
  “甜食生痰,对嗓子不好。”卫洋平淡地回答。
  姜米愣了愣,喏喏说:“只吃一点点应该……没关系吧……”
  卫洋看看面前的女孩,有些不耐烦,但又有种自己应付不来的无力感,只好又说:“嗯,没关系的。”
  姜米立刻便笑了:“那你尝尝!”
  “……”少女无语,默默接过了那块巧克力金币,剥开外面包裹的锡纸,将巧克力放进了嘴里。
  姜米自己也剥了一块吃,含着巧克力笑着说:“我妈妈说,巧克力能让人开心,我刚进大学,要是不适应了,想家了就吃一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