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张贺却只是无奈地摇头,并不将蒋丞斌的话当一回事,扭头拿着红包跟live结束退场下来的黑车乐队众人去庆祝去了。
  蒋丞斌叹了口气,张贺是个有才华的人,为人又仗义,蒋丞斌不愿意他为这种不值得的人际关系磋砣,更不能忍杨靓似乎有意为难姜米,左右想想,他给自家兄长打去了电话。
  “黑车乐队?林泰生投资的乐队啊!怎么他们惹你啦?那正好,我们公司的一支乐队在跟万乐门谈驻场的事,顺便搞搞他们。”蒋丞赋在电话那端笑着说。
  “多谢。”蒋丞斌说。
  “啧!你跟我说这个有意思伐?还不如来公司好好帮我写歌,搞什么音乐工作室,没名气也没收入的,我看你就是读书读傻掉了!”兄长大人开始了说教前的指责。
  然后被蒋丞斌成功打断:“好了,投币时间到了,我挂了。”
  走出电话亭,蒋丞斌回到万乐门歌舞厅的卡座前对着等在那里的姑娘们说:“走吧,我送你们回宿舍。”
  “不不不,我们四个回宿舍,小猫回家过周末的,蒋师哥你送她就好!”几个姑娘们笑着把姜米推到蒋丞斌面前,拉着手嘻嘻哈哈地跑走了。
  姜米站在蒋丞斌面前,有些尴尬,又点儿小小的欣喜,“那……那你送我回家吧。”
  “哦……好!”蒋先生红着脸,手忙脚乱的指着门:“那我们走……走吧……”
  第39章 无本收益
  在姜米的记忆里跟蒋丞斌一起散步差不多是退休以后的事了,早年间,两人各有各的工作,也都不太会经营感情,蒋丞斌习惯了宅在家里作曲,姜米则每天教书,带毕业班的时候更是早出晚归,最忙的时候,两个人可能几天都说不上一句话,吓得两个孩子以为爸妈闹冷战要离婚,担心得不行……不过后来孩子们也习惯了父母的这种相处方式,见怪不怪了。
  退休以后,姜老太太终于有了空闲,于是拉着老伴儿每天出去散步,直到这时候,两个人才有闲聊起过去几十年,回想起来,各有苦乐也作笑谈。
  此时,姜米走在蒋丞斌身旁,天早已黑了,但海市的夜从来是热闹的,更何况是在万乐门附近的商业街。
  蒋丞斌看着路边的小吃排档,问:“看你们刚刚没吃什么东西,现在要不要吃点?”
  姜米摇摇头:“我不饿。”她晚上向来是吃得很少的,这是上辈子的养生习惯,重生回来后也没改。
  蒋丞斌看着少女略有些清瘦的身形,沉吟片刻说:“我有点饿,你陪我吃碗小馄饨好不好?”
  姜米微微有些意外,不过并不反感,于是笑着点头:“好。”
  海市夜排档里柴爿馄饨是最便宜的吃食,摊主挑着担子,一边是煤球炉,一边是锅碗、清水等等,开张容易,收摊也容易,据说早年间是烧柴火的,故名柴爿。
  客人就坐在简易的折叠桌椅上吃,这年头还不多见一次性碗筷,青瓷碗叮叮当当的碰撞出市井的气息,小碗15只小馄饨一块钱,大碗20只小馄饨一块五毛钱。
  姜米跟着蒋丞斌坐下,等着卖馄饨的大娘将两碗刚出锅的饱端到面前,低头慢慢吃起来。
  姜米心里是有些雀跃的,蒋丞斌是个很内向的人,如果不是亲近到一定程度的朋友,他是放不下他那骨子里的矜贵少爷气的,看来这几个月的相处下来,自己在他心目中得到的评价还算不错。
  “我打算开音乐公司。”吃完最后一个馄饨后,蒋丞斌掏出手绢来擦了一下嘴,然后才慢慢开口说。
  姜米眨眨眼,没有说话,她嘴里还含着馄饨,瞪着眼的样子有些可爱,蒋丞斌怔了一下,笑了:“很意外吗?你先吃,吃完咱们边走边说。”
  姜米连忙将碗里为数不多的几只小馄饨吃完,发现蒋丞斌已经结了帐,站在路边等她,连忙几步跟上去,边走边问:“你打算开音乐公司?是做歌曲发行,还是歌星培养?”她停了一下,忽然意识到蒋丞斌这句话中的另一层意思,“你……不打算跟贺哥合作了?”
  蒋丞斌看了她一眼,微微颔首,语声有些轻:“贺哥是个好朋友,但不是个好的合作伙伴,我已经尝试过很多次想要改变他的想法了,可惜……”他声音顿了顿:“你会觉得我……太绝情吗?”
  姜米想了想,摇摇头:“不,开公司不是过家家,不安定因素当然是越少越好。”
  张贺的脾气姜米已经知道了,上辈子,他的牢狱之灾固然是被人陷害,但识人不清,又盲目大方的性格也是造成这一切的一大诱因。
  反正这辈子张贺应该已经不会因为母亲的病情举债,那其他的事就顺其自然吧——姜米想。
  得到肯定的蒋丞斌轻舒了一口气,他自己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会这么在意这个姑娘对自己的看法。
  “我是这么想的,公司刚起步可以做原创作曲外包生意,我的导师认识不少影视剧制作人,应该能接到这方面的业务,其次是自己签歌手,产出原创作品,培养歌星……”蒋丞斌滔滔不绝地说着自己的计划,末了,发现身旁的姑娘已经很久没有说话了,赧然脸红:“我……是不是想得太多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