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小沫点了一下头,带着姜米朝播音室走,心里替电梯里的那位同事……哦,也有可能不久就要变成“前”同事报以一声活该……至少现在小沫算是明白了,刘菲菲说了那么多姜米的“阴私”“内幕”,却原来连当事人长什么样都不知道,全凭一张嘴胡扯呗!
亏得她之前还以为是对方无心之失被针对,现在看来,姜米不生气那才叫奇怪呢!
走进播音室,一旁的导播站起来朝小沫招呼,随后看了一眼姜米只点了一下头,继续跟小沫说了一下节目时长,以及内容上需要注意的结点等等。
导播是个年纪不大的男生,之前也是跟她一起听了些关于姜米“欺负”自家同事,正义感极强的热血愤青早已将姜米想像成了高高在上,傲慢富家女,现在的表现还是他因为职责所在尽量“克制”的结果,然而正因此,小沫更觉尴尬……
姜米倒是并不在意的静静等在一旁,看他们俩沟通工作,同时仔细听了一下,整个专访是实时直播的,时间是30分钟,主要是按之前对过的问答稿进行交流,主持负责制造一些具有节目效果的玩笑或是话题等等,除去开场和中间插播的1分30秒广告以外,还有固定5分钟的听众热线环节,。
这一套基本上就是休闲娱乐版块的人物专访的模版化内容。当然,如果听众热线环节没有足以支撑5分钟的热线电话打进来时,导播就会示意主持人引导受方者推荐一下相关的作品,对于歌手而言,也就是直接播放主推的歌曲。
姜米还是第一次接触这些,着实有些好奇,不过小沫已经示意她进入播音室落座,姜米便配合地进了隔音门,来到播音室内,隔音门轻轻合上,小沫才低声对导播小哥说:“阿康,我前面弄到点花边,等一下帮侬讲,谛个(这个)姜小姐实质上蛮好,否要听刘菲菲瞎讲八讲,伊根本就不认得姜小姐!”
导播小哥阿康愣了一下,随即兴奋地八卦起来:“咦?侬听到啥风声啦?快讲!”
小沫啧了一声,指了指腕上的手表:“没时间了,等下帮侬讲,反正,姜小姐不是刘菲菲讲的那种人!”说完她抱着稿子进了播音室。
隔着厚厚的隔音门,姜米是听不到外面的两人在说什么的,但是,她看着隔音玻璃那边正在飞快交流的两人,微笑,当了一辈子老师的人,一个班四十来个学生里,也能一眼凭口型看出小孩子在下面聊些什么,更不要说外面那两位这么近距离的交谈。
看到小沫一脸认真的帮自己“平反”,姜米不太舒服的心情稍稍好了些,这位小姐是个拎得清的。
专访内容过得很顺利,谈话类的事务对姜米来说从来是不怵的,更何况之前已经对过词,她认真做了不少笔记,加上小沫自然而然的带动气氛,整档节目做得还是挺顺利。
到了最后的听众热线环节,姜米原本觉得以自己这种没什么名气的歌手,应该不太会有听众打热线进来互动,因此之前就已经准备好了要推荐这次的新歌,也算是给之前在音乐台那边坏掉的口碑找补一下。
然而当小沫说道:“那么,我们请导播帮我们连线第一位热心听众,看看他有什么话想要对我们的姜米说呢!”
这倒是令姜米有些意外,她用目光向小沫投去疑问的表情,得到了对方安抚的一笑,然后就听见耳返里一个年轻的女声小心翼翼地喂了一声。
小沫鼓励道:“我看看啊,这位是……姓李,李小姐你好!”
女生说:“主持人好,amy好……”
小沫笑说:“啊,amy是姜米的英文名啊!看来这位李小姐是amy的歌迷啊,非常熟悉她,是不是呀?”
女生说:“我从高中时就开始听amy的歌,一直很喜欢。”
小沫有些惊喜,她也没想到姜米真的会有歌迷来互动,原本也是打算好直接播放推荐歌曲的,听这话立刻示意姜米接话。
“谢谢你的喜欢。”姜米笑着说。
李小姐听到姜米的回答明显有些激动,说:“amy好!我……我很喜欢你的歌!”她停了一下,有些羞涩地说,“其实一开始是我妈妈喜欢……我跟着她听,渐渐也喜欢上了……”
姜米并不意外,她之前作品是以各地民谣为主题的专辑,在市面上并不受欢迎,销路不好,更不要说参加打榜,需要有人推荐,也根本连前一百的名次都挤不进的……
这毕竟是流行音乐百花齐放的时代,民歌,民谣几乎都是在夹缝中生存的状态,大概也确实只有一些中老年人会听。
这位李小姐说,原本以为妈妈喜欢的那些民歌都是些老歌,不过因为很好听,所以就关注了一下,谁知了解之后才发现,这些歌竟然都是最近几年创作的歌曲,歌手本人也是个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年轻人。
“我没想到amy这么年轻,也没想到妈妈原来也有这么年轻的喜好,我在海市工作,妈妈在老家,amy的民歌专辑里有一首我家乡的民谣,听着它的时候就感觉一下子跟妈妈的距离近了许多。”
姜米听到这里,心里到底是有些激动的,是意外,是欣喜,也是欣慰,自己这些年的努力是有人听到,感受到的!
她一时词穷,只能不断的向对方说着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