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正月初九,婉瑛生辰,为了恭贺皇贵妃千秋芳诞,御花房派人送来了几盆精品牡丹,供皇贵妃赏玩。
据说宫里最近来了个新花匠,是洛阳人,最擅莳花,他也真是花了不少巧思,还未到牡丹花开的季节,可这几株牡丹却一朵朵大如海碗,娇艳动人,最难得的是还花开并蒂,前来送花的宫女是个伶俐人,笑说这象征着帝妃恩爱无双。
这话便说到了皇帝的心坎上,当即龙颜大悦,对她大加赏赐。
这里一片岁月静好的恬淡光景,那边却陷入了混乱状态。
再好看的花到了孩子眼里,也是不知珍惜的。朝阳公主正是贪玩好动的年纪,见那花开得鲜艳,便毫不犹豫摘了往嘴里塞,吓得一帮太监宫女脸色都变了。
刚刚还在说花开并蒂象征帝妃呢,现在摘了是什么意思?
众人忙道使不得,纷纷制止小公主辣手摧花。
他们越是阻拦,朝阳公主越觉得有趣,咯咯笑起来,将花瓣凌虐得满地都是。
“让她摘罢,”忙乱中,一道温和的声音响起,“摘几朵花而已,不是什么大事。”
宫人们循声一瞧,纷纷跪了下去。
“三殿下。”
来人一袭月白锦袍,胸前绣着金龙,气质温润,如一块无暇美玉,约莫十五六岁年纪,正是刚下了学的三皇子。
他在妹妹身旁蹲下,温声道:“今日是慕娘娘生辰,朝阳,我们就摘一朵,送给慕娘娘当礼物好不好?”
几个哥哥中,朝阳公主同这个哥哥最亲近,见他到来,十分开心地扑进他怀里,抱着他的脖子,吧唧亲了他一口。
三皇子笑着擦掉脸上湿漉漉的口水,问她要哪一朵。
公主指了其中一朵。
他便掐下那朵开得正盛的姚黄,塞进妹妹手里,随后抱着她去找慕娘娘。
婉瑛正坐在秋千架上,皇帝低头小声同她交谈,两人紧紧挨着,亲密得旁若无人。
朝阳公主看见他们,拍拍哥哥的胳膊,要自己下地走。
三皇子将她放在地上,却不敢走远,小心翼翼地在后面护着她。
公主才学会走路没多久,走得还不是很稳当,她迈着小短腿,蹒跚着挪到婉瑛跟前,将手里的花递给她。
婉瑛吃了一惊:“给我的?”
朝阳公主刚满周岁,还不怎么会说话,“啊啊”叫了两声,固执地将手里的牡丹往婉瑛眼前递。
她的手又小,那朵花几乎比她的脸还要大,也不知她是怎么一路捧了来的。
婉瑛哭笑不得,将花接了过来,摸摸她的脸蛋,柔声说:“谢谢。”
朝阳公主便抬起肥嘟嘟的雪白下巴,仿佛很骄傲似的。
姬珩见了,笑眯眯地逗她:“朝阳,只有娘亲有花吗?爹爹呢?”
朝阳公主一下眼睛瞪得溜圆,看看婉瑛手里的花,又看看爹爹貌似很伤心的脸,她握紧小拳头,决定了,再去摘!
于是还没来得及请安的三皇子被她牵着衣角拉走了,牡丹花们又迎来了新一轮的摧残。
待一大一小两人走远,姬珩笑着问婉瑛:“你觉得阿洵如何?”
阿洵便是三皇子,单名一个洵字。
婉瑛不明白他为什么要问起这个,便说:“挺好的。”
顿了顿,又说:“他对朝阳很有耐心。”
姬珩点点头:“他资质平平,唯独有个旁人百般不及的优点,便是脾气温和,是个有孝心的孩子。他的生母早逝,这些年在宫里,过得很是孤苦。朕想让他认你为母,养到你的膝下,你认为如何?”
这转折来得猝不及防,婉瑛不由得诧异:“为什么?”
收养个小的倒也罢了,三皇子都这么大了,不太合适罢?
姬珩见她不明白自己话里的意思,干脆笑着挑明:“朕有意立他为太子。”
当年先皇后并未留下个一男半女,中宫没有嫡出孩子,三位皇子都是庶出,他又自恃年富力强,多年来未曾考虑过立储一事。但这回重病一场,想法自然也就变了,认为还是早立储君为好。
几名皇子当中,三子不是最适合入继大统的人,但他看中这孩子心性纯孝,又因年幼失恃,懂得感恩,所以才让婉瑛认他为养子,待自己百年之后,或许他能感念当年恩德,善待婉瑛母女俩一二,这是他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留给妻女的一条后路。
夜里,云雨过后,婉瑛精疲力竭地靠在他怀里,轻轻喘息。
“我们去放风筝罢。”
他亲手替她穿好衣衫鞋袜,牵了她的手出门去,到奉天门下,正要习惯性地去背她,婉瑛却轻轻推开他。
“我想自己走。”
昨夜又下了一场大雪,石阶上结了冰,两人携着手,小心翼翼地登上城楼。
姬珩将今年的风筝交到她手里,那是一只浴火重生的凤凰。他如今做风筝的手艺越来越好了,骨架端正,色彩浓烈,连凤凰的翎毛都描画得纤毫毕现。
婉瑛拿在手里看着,竟有些不舍得放了,恰巧此时一阵风起,将手里的风筝卷了去,她怔怔望着风筝离去的方向,不免觉得有些可惜,叹息了一声。
“风筝做好就是用来放的,不要难过,明年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