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自从两人在一起之后,他一直是包容且放纵纪云桥的性子。
但这次不一样,纪云桥语气格外坚决地说:“我认真的,没开玩笑。”
……
梦里的情节按照事实一点点发生,最终两人越走越远。
那一年,纪云桥19岁,林清霄24岁。
洛杉矶直飞港城的航班,20多个小时,目前航程已接近尾声。
姜涵半靠在头等舱的座椅上,拿着平板电脑刷热搜。
“第40届金像奖”
“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等数个关于金像奖的词条挂在热搜榜单上。
点进最佳男主角提名,第一条博文便是影评人对电影《末路之外》的盛赞。
「《末路之外》讲述了一位跨性别者的自我觉醒之路,是国内知名导演张知远沉淀五年创作出来的作品。」
「张知远导演在电影中的创新与改革彰显了对电影的野心,影片一改以往20多年固有的张知远风格——迷幻与阴郁,强烈的色彩和变化的镜头充斥影片,加上狂野随心的视角,最终变化成脱离现实的灵魂。」
「毫无疑问要实现这种独特的风格,男主角纪云桥的表演是满足《末路之外》宏大叙事镜头最重要的一环。去年欧洲坎城电影节的最佳影片与最佳男主角奖,只能说是实至名归。」
《末路之外》走得是先拿奖后上映的路子,去年获得电影节奖项后,今年上半年在国内上映,票房口碑双丰收。
热评第一评论到:「说实话今年的金像奖没什么看头,除了《末路之外》没一个能打的。」
底下的回复有赞同也有反驳,各抒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
姜涵默默地给热评第一点了个赞,退出去,继续往下滑,一张电影海报映入眼帘。
海报被左右一分为二,左边画面色调阴沉,只有黑白灰三种色调,一位清瘦男子在阴郁的氛围里垂头而立,一只手向前伸,手背无名指根有一颗红色小痣。
左边是一名穿着绿色连衣裙的高挑女性,裙摆悠扬出优美的弧度,被玫瑰花团簇其中,她一只手扶着礼帽,另一只手同样向前伸。
两个主体人物都只露出侧脸,必须要细心观察,才能发现他们俩是同一个人,都是《末路之外》的主角——纪云桥。
前面的评论还很正常。
「国内最年轻的坎城电影节影帝,天赋型选手。」
「我觉得他的脸太显眼了,在看电影的时候总会让人第一眼就注意他的脸而忽视他的演技。」
有人反驳。
「幸亏你不是电影节评委。」
「张导说过,他的脸是为大荧幕而生的,你去和张导battle。」
可后面的评论……就歪了。
「好帅!好美!」
「该叫老公还是老婆?」
「建议一三五叫老公,二四六叫老婆。」
姜涵摇了摇头,把乱七八糟的评论甩到脑后,关上平板,向旁边看去。
那人平躺在放倒的座椅上正睡着,整个人陷进去,身上盖着毯子,脸上扣着一顶渔夫帽,帽沿盖住了他上半张脸。
挺翘的鼻尖,红而薄的嘴唇,精致的下颚,略有些苍白的肤色暴露在空气中,右手搭在扶手边沿,红色的小痣和海报上的一模一样。
金像奖颁奖典礼于每年的11月末在港城举办,她作为名义上的经纪人和纪云桥提前半个多月回来。
这次回国,表面上是参加颁奖典礼,实际上是为了纪云桥心中的执念。
“小桥,小桥……”姜涵轻声呼唤两声,有些担心,他已经睡了六七个小时,快12小时没吃饭。
本来身体就不好,万一出点什么事她又得被远在洛杉矶的那位祖宗扣工资。
……
纪云桥的手指动了两下,下一秒猛地睁开了眼睛,一丝光源从帽沿下露出来,耳边是乘务人员轻声的呼唤:“先生打扰了,航班将于一个小时后落地港城国际机场,于15分钟后开始下降,降落过程中需要您坐好并系好安全带。”
“知道了。”纪云桥声音很哑,像得了重感冒。
乘务人员:“先生,看您好久没有吃饭,是否需要点餐服务呢?”
“不用。”
“好的先生,不打扰您了。”
一滴泪流入鬓角消失不见。
也不过是以爱人的身份陪伴对方一年而已,可痛苦却经年累月,变成沉疴宿疾。
第2章
回来的突然,落脚地还没找好,只能先在酒店住几天。
两人坐着接泊车前往丽廷酒店,不愧是港城历史最悠久的酒店之一,连接泊车都是劳斯莱斯。
姜涵看了他一眼问:“哪里不舒服么?”
纪云桥下了飞机后就没说过几句话,上了车只把头转向车窗,看着窗外熟悉的街景。
五年时间,对一座城市来说,来不及有太大变化。
正因为这样才让纪云桥感到恍惚,他又像是在五年前,又像是在五年后。
“没有,我感觉很好。”纪云桥心想,如果在飞机上没做那个梦的话,会更好。
他有些迫不及待,他和林清霄处在同一个城市脚踩同一片土地,说不定下一秒,就能在窗外看到他的身影。
一想到这些,心脏就鼓胀起来。
说着感觉很好的纪云桥感染流感,大病了一场,在酒店躺了快半个月才将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