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他没有运用灵力,而是弯下身去,捡起了一块石板。
轻轻擦拭掉石板上的污尘,他努力分辨半晌,待看清镌刻其上的古老文字之后,心底一阵战栗。
豢者,祭祀也……
后面的文字已然毁损,然而,那已经不重要了。
秦启轻轻抚着这几个字。
原来,豢者,非豢养之豢。
豢龙氏,从来不是什么豢养神龙之人,而是,祭祀神龙之人……
他捧着石板,穿过茫茫荒原,来到祭坛之下,踩着破败的石阶,登上祭坛。
祭坛之上,荒草丛生,乱石零落,古老的石柱多已横倒在祭坛上,唯有半根石柱仍然屹立,似乎在努力挺直脊梁,在等待着谁的归来,而不想被岁月遗忘。
星河万里,那是荒古时,最璀璨的星河。
越过无尽的荒原,南方那片连绵起伏的山脉,正是临南山,又名,太素山。
龙目宝珠从他的袖中飞出来,缓缓升至夜空,轻触万千星河之中一黑一金两点星辉。
星辉遍洒,一阵耀目的光芒之后,荒古的记忆,终于浮现。
作者有话要说: 注:
“豢者,祭祀也”——参考自贺复徵《文章辨体汇选》:“豢龙氏之于龙,安知其非如伊耆氏之于蜡,实掌其祭者也?所谓豢龙者,其无乃羞饮食以祀龙之谓,而好怪者遂以豢龙为畜龙也。”
第327章 荒古旧事1
五万年前·山海界·荒古时期
巨大的石块累积的梯形高台上,十二根巨大的石柱立于其上,石柱上雕刻着古拙的龙纹:巨龙背负双翼,姿态威严。
此乃应龙,为有鸿部落的图腾。
相传,数百年前,应龙于洪水之中救了有鸿部落,并且将有鸿部落带到了现在的居住地,鸿水河畔富饶的沃土。
应龙自此成为部落崇拜的神祇,并举全族之力,建造了这座巨大的祭坛。部落首领自称豢龙氏,执掌祭祀应龙之职。
豢者,祭祀也。
鸿绪,是这代部落首领,亦为此代大祭司。
他刚年满十八岁,体格高大强健,面容如刀削斧凿般俊朗,身上有一种在狩猎、部族战争中长年累月积累下来的野性和精悍,同时,还有一种作为最强大部落中上位者的威严。
他的眼神漆黑如墨,总是站在高高的祭坛之上,眺望壮美辽阔的天地,令人无法洞悉里面的思绪。
“父亲,这世上,真的有应龙吗?”他记得自己小时候,常常这样问作为部落首领和大祭司的父亲。
身材高大的父亲此时便会在高高的祭坛之上,望着浩渺的天际,半晌才回答他:“有。”
然后,便会用低沉的嗓音,吟诵那首祖先赞美应龙的古老歌谣:
“应龙出重渊,矫矫升天|行。
奋迅弥宇宙,雨施品物形。
收藏入无间,脗合元气冥。
神变不可测,乃知至阳精。”
据闻,当年被应龙所救的首领,每每在祭坛之上吟诵这首歌谣之时,应龙巨大的身影就会出现在天际,舒展着巨大的金色羽翼,一息千里,瞬间奔腾至祭坛之上,然后缩小身形,选择一根喜欢的盘龙柱盘绕其上,静静的倾听。
临走之时,他会为有鸿部落带来一片甘霖,部落便风调雨顺、邪魅不侵、百病全消。
但是,自从那位首领去世之后,应龙便再未出现过。
数百年过去了,人们也开始怀疑,传说中的应龙,是否真的存在。
然而即便如此,部落也从没轻慢过祭祀龙神。
此时,鸿绪刚刚在一场部落战争中大获全胜,远处山下的部落之中,族人们正在欢喜的庆祝,兴高采烈的分配着丰厚的战利品。
鸿绪留着一头利落的短发,漆黑的头发看上去硬而利,他精赤着古铜色强健的上身,下身围着一席虎皮短裙,腰带为纯金所制,镶嵌着十二块红色宝石。
脖颈上带着一条串满各种锋利兽牙的项链,都是用他的战利品制作而成。
肌肉精悍的上身和手臂上,有各种各样的疤痕,刀、斧、弓箭、利爪、兽牙……成为烙印在他身上的胜者勋章,让他看上去远超年龄的成熟和强大。
时值黄昏,天空飘着小雪,他赤脚站在祭坛冰凉的青石之上,漆黑的瞳眸中映着遥远的山川和苍莽的天地,像过往无数次那般,用低沉醇厚的嗓音,歌唱那首古老的歌谣,歌谣在山川之间回荡,传了很远、很远。
忽然,他的眼底,映出一点金光,很快,一条金光璀璨的巨龙身影出现在天际,眨眼间便到达了他的面前。
巨大的金色羽翼伸展着,巨龙那庞大的仿佛无边无际的身躯逐渐缩小为三十丈、二十丈、十丈,巨龙盘旋着龙身,伸展四只强健的利爪,巨大的龙头正正对着鸿绪的脸,那迷幻的紫色眼睛,好奇的看着他。
“人类,你刚刚那首歌谣,真好听,是唱给我听的吗?”
鸿绪心底的震撼无以复加,一股神圣威严之感将他完全笼罩,心脏巨震,浑身也不住轻微的战栗,有一瞬间,他的头脑中一片空白,只有眼前这个巨大的金色身影,和如同最光华璀璨的紫色宝石一般的龙眼。
从未见过的,华美至极的紫色宝石。
但是,他的面上却一片平静。直到巨龙蹙着眉,不满的再次问道:“你刚刚的歌谣,是唱给我听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