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一来二去,两人逐渐成为了好友,得空时常常坐一起喝酒。
  柳掌柜岳家便是酒商,想要了解酿酒找他最为合适。
  在平良县果酒并不流行,酒商们习惯性把汉子划为自已的主要受众,他们贩卖的酒便以烈性酒为主而往往忽略了女子哥儿们的需求,久而久之,果酒便不再出现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只有富裕些的人家才会派人去江南地带购买一批上好果酒给家里人品尝。
  叶稚想尝试新酒对柳掌柜来说也是好事,如果成了平安酒馆也愿意尝试买一些放店里,此前也有爱酒的夫人问过有没有适合女子饮的酒。
  柳掌柜也有打算从远方进一些果酒,这不刚起了个头,林晋逐就上门了。
  在柳掌柜的举荐下,两人最终以低价进了五大坛纯粮食酒,四十斤黄冰糖。
  出门四天,叶稚以一已之力花去十两白银,这在过去是叶稚从来不敢想的。
  也许是一直以来林晋逐的无条件支持和信任给了他莫大的勇气,让叶稚敢想敢做敢失败。
  两人载着满满一车东西终于赶在宵禁前踏上了回家的路。
  月色朦胧,村里一片安静,为了省油灯乡下人通常睡得很早。趁着夜色回家反而少了不少麻烦,村民淳朴但也不乏别有用心之人。
  钱财不外露,小心为上。这一车东西值不少钱,而且在叶稚的果酒大业未成之前,越少人知道越好。
  林家的新盖的房子已见雏形,再过十日应该就能上梁了。
  林永恩和林晋山被眼前满车的东西震住了,这怎么出去一趟,这小两口准备进货做货郎不成。
  林朗最先反应过来,帮忙把酒缸一一搬进屋。
  堂屋点上了油灯,微黄的光照在几人神色各异的脸上。林永恩被叶稚这大手笔给吓得不轻,他是知道自家小儿媳主意大,没想到能这么大。连酿酒都没入门就敢下如此血本,林永恩不禁为两人捏了把冷汗。
  不过小儿子一向谨慎稳重应该有几成把握的,他也不好再说什么。孩子有野心有想法,那就去做,总得踏出第一步才知道行不行。
  总归家里那么多田地,即便果酒失败了,靠种田还能让家人里饿肚子不成。
  林晋山虽是哥哥,但自已性子温吞嘴笨,弟弟更机灵活泼,平时出去玩总能想出新奇的点子。所以从小,林晋山就习惯追随自已的弟弟。弟弟要学打猎,那他就留在家里照料田地和父亲。弟弟要和弟媳尝试酿酒,他也双手支持,反正弟弟一定能成功就对了。
  叶稚见林家没有因为自已的冲动加以指责,反而很快的就能接受支持,叶稚不禁心生感动。他以为只有亲爹亲娘才会这般纵容任性的自已,没想到林家人也能如此豁达开明。
  翌日,林晋逐和叶稚把昨晚就洗好晾干了的青梅依次放入几个同样需要晾干的空酒缸里,大块的黄冰糖也处成碎渣按照一定比例洒下去,最后粮食酒倒满密封,放到阴凉通风处静置数月。
  因为是第一次尝试,每个酒缸的糖和青梅比例不同,有了对比才能找出最适合的配方。叶稚让林永恩在纸条上写明每一罐的用量贴上去,以免时间长了忘记。
  几人手脚麻利的做完这些便把酒放入地窖中去,近来林家盖房来往的都是外人,这么几大缸放在外面是实在惹眼。
  做完这些剩下的就是安静等待结果,叶稚心里虽然有些忐忑,但是林晋逐说了,大不了十两银子打了水漂。钱没了我们还能再挣回来,况且还有一半的成功的可能呢。
  几日后,林家新修的四间房屋全部完工,林晋山把李玉荷母子三人都接了回来。林月听说其中一间是自已的卧房高兴地在几间屋子里跑进跑出,试图找出最喜欢的那间。
  家里今年忙忙碌碌,总是大事小事不断。买林朗的二十两走的林永恩的公家账,事后林晋山和林晋逐又凑了十两给爹补上。去县城的车马费租金和各类采购,青梅,酒水和糖哪样都是大开销,一共十八两多。
  今年自春节起林晋逐就没上过山,可以说是分文没挣到,手上原本百两银仅剩七十八两左右。
  林晋逐再也坐不住把工具拿出来该打磨的打磨该换的换,明日就准备上山。
  第16章 进山
  两人成亲半年,几乎每天从早到晚都待着一起已成了习惯。
  叶稚也算渐渐摸熟了林晋逐的性子,这人表面不太爱说话但是其实非常粘人。
  白天无事时,叶稚走到哪林晋逐就跟到哪,林晋逐本没有午睡的习惯因为叶稚每天中午也跟着能睡一会儿。
  洗衣服跟着,找野菜跟着,就连做饭也要去到厨房添两把柴。
  林永恩有时候看着委屈小媳妇儿一样的小儿子,都忍不住笑骂一句没出息。
  林晋逐成亲算是村里比较晚的,二十岁的年纪那些早成亲的娃娃都会满地跑了。
  直到十六七岁该议亲的年纪还总是以各种由推脱,直到去年去山里救了叶老三。
  一次,叶老三提起自家的哥儿今年十七了尚未婚配,林永恩以为林晋逐会一如往常找各种由拒绝。
  没想到,林晋逐竟是一口答应,说自已年纪不小了却没人看得上,承蒙叶家不嫌弃放心把叶稚交给他。
  林永恩简直要要怀疑儿子被人附身了,人家媒婆都把门槛踏烂了,一直把人拒之门外的人难道不是他自已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