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今天天气好冷,小女孩儿是容易起不来哦。”
  何夕翻了一页剧本:“她去开会了。”
  林惜青的声音沉下去了:“什么会?”
  何夕:“宣传策划。”
  马上要开机了,搞植入的品牌商要埋营销点,制片组和宣传组在开会商讨细节。
  时渠一早发消息给她,说今天不能一起吃早餐了。
  ——她们这些天一直在一起吃早餐。
  何夕的视线扫过林惜青桌上的热巧和三明治,猜想一个小时前就赶去会议室的人肯定没有好好吃饭。
  再次开口,她的语气里带了一点今晨的冷风:
  “你口中的小女孩,每天早到迟退,因为天气冷起得晚的另有其人。”
  其人林惜青慢悠悠地吃自己的面包,没好气地回她:
  “我就说你那天是骗我。”
  何夕跟时渠要是私下没联系,她以后每天早起二十分钟。
  -
  时渠和岁芊走进活动室的时候正好是休息时间。
  杂乱的交谈声因为她们的到来戛然而止。
  平日里亲切可爱的两位制片人,难得的脸上没有一丝笑意。
  岁芊皱着眉头和鼻子,嘴唇抿得紧紧的,显然气得不轻。
  时渠倒是没什么表情。
  她的黑蓝色西装和半扎发一丝不苟,金丝眼镜也稳稳地架在鼻梁上。
  一时没有人上前去跟她搭话。
  生怕听到什么不好的消息。
  她们过来带走了编剧和总导演。
  应该是关于广告植入的讨论进行得不太顺利,方案有调整,导演组要做配合。
  她们离开后,服装组的妹妹小声跟旁边人讨论:
  “肯定又是要加塞什么人或者剧情,好做商品的广告营销。”
  “看咱们有讨论度了呗,看咱们老板年轻资历浅好欺负呗。”
  这一小块的窃窃私语逐渐演变为整个屋子的议论纷纷。
  林惜青撑着下巴听,觉得有些人骂得太过:
  “那毕竟是广告商,不就是拿钱办事吗?办不了就拒资呗,小时总也不是没拒过,盛青总有石添在背后撑着的,项目不至于开不起来。”
  “但广告商不只是出钱,它们还有帮助传播的功能,盛青如果一直只靠石添,不会有现在的影响力。”
  何夕把剧本合上,露出封面,《争渡,争渡》的剧名下,是剧情梗概和作品立意,
  “如果一个与立意相违背的广告试图用金钱买一个展示位,作为创作者,我会感到被冒犯。”
  林惜青很少去思考这些。
  在她眼里,项目能顺利开拍、顺利播出就好。
  她不在意作品里被塞了什么东西,反正大家都这么干,最后火了就行。
  偶像剧能有什么高级的立意吗?
  就算有,大概率也跟她无关。
  也许换赛道的时候,思想也得换一换。
  林惜青看着满屋子愤怒又担忧的人,突然意识到一部作品,原来是需要这么多方位去守护的东西。
  -
  何夕再次见到时渠,是在三天后了。
  晚上九点多,时渠拖着行李箱敲开了何夕的房门。
  她身上还穿着西服,头发有些乱,散在脸颊边上,挡不住憔悴的神色。
  房门关上,时渠站在玄关处,抬眼看她:
  “何夕姐姐,能不能抱抱我?”
  何夕又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她伸手将人搂进怀里,摸她乱糟糟的后脑勺:
  “回来了,事情都解决了吗?”
  时渠的脑袋歪在她肩膀上点头:
  “解决了,吵了好几架才解决的,其实它们内部也没有统一意见,只是没争过最终递方案的人。”
  一个卖厨具广告商,想要在剧里加上这么一段:
  工作一天的妻子回到家,不用脱下光鲜亮丽的职业装、系上围裙,就可以直接使用,然后“轻松”地做完一顿饭,喊丈夫和儿子来吃。
  《争渡,争渡》里刻画了很多职业女性,它们觉得这该是她们回家的“温馨”日常。
  也许世界上是有这样的家庭存在,但镜头掌握在她们手里。
  她们要为一切画面所承担的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负责。
  “你很棒。”
  何夕圈住她的腰,加深了这个拥抱。
  “是女孩们很棒,是我们一起争赢的。”
  希望各行各业,每个岗位上都有女人。
  时渠将额头抵在何夕颈侧,鼻尖都是她的香气。
  不是香水,应该是沐浴露。
  好像是水果味的。
  时渠咽了咽口水:
  “明天早上一起吃饭吧姐姐。”
  “嗯。”
  -
  短暂的小插曲过后,时渠继续践行岁芊给她的那份指导书。
  不再被动逃避,而是试着主动邀请。
  吃饭、散步、讨论剧本,偶尔牵手和拥抱。
  她们的关系似乎比七年前最好的时候还要更亲近。
  剧本围读的一个月很快过去,《争渡,争渡》正式迎来了开机的日子。
  陈集优和齐玥重新出现在何夕身边。
  何夕的经纪团队之于时渠,就像保安之于小偷,鲨鱼之于海豚,老鹰之于小鸡。
  躲她们是本能。
  作为制片人,见她们却是职责。
  时渠原本以为自己见着齐玥会发怵,但当她们在开机仪式现场握手的时候,时渠透过墨镜,看到齐玥脸上一闪而过的愧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