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弄玉> 第23章

第23章

  知州有一双儿女,女儿已经嫁人,儿子孙仲言为人跋扈,在书院里说一不二,江泠没怎么和他说过话。
  江二爷如今在曲州治下的一个县城里做主簿,官职太低,他还想继续升迁,少不得与知州常走动。
  听到母亲的叮嘱,江泠心里有些排斥,面上却仍是点了点头。
  父亲在外奔波,人情世故,在所难免,他不好说什么。
  见他应下,宋氏又待了一会儿后才领着丫鬟婆子离去。
  不久,江泠放下书,从盘子中拿起一串葡萄,小心翼翼用纸包着,等他赶到墙下时叶秋水已经在了,她荡了荡腿,“江宁,我还以为你今日不来了。”
  “母亲过来问功课,又说了会儿话,她走了我才能出来。”
  “哦。”
  江泠熟练地爬上树,坐在墙头,将葡萄递给她,叶秋水笑嘻嘻地接过,“江宁,你每日都给我送吃的,唔……你家里会不会奇怪,你怎么饭量突然变大了。”
  江泠说:“我有数,不会被发现。”
  他不做没把握的事情。
  “屋顶还漏雨吗?”
  “有一些,上次补完后,一下雨还是会滴水,我都用瓦罐接着了。”
  江泠爬上树,跳到墙上,“我看看。”
  叶家的房屋不牢固,穷了多少代,这房子也传了多少代,屋顶破漏的地方很多,隔一段时间就要补一次。
  他将旧的茅草扔掉,盖上新的,用砖石压在上面,堵住小缺口,屋顶经久失修,又泡过雨,一不小心就会滑倒。
  江泠踉跄了一下,堪堪站稳,看了一眼叶秋水,说:“下次再漏雨你和我说,自己不要上屋顶,太危险了。”
  叶秋水乖乖点头,“知道了。”
  补完缺漏,江泠又回到墙上,熟练地从桃树上跳下。
  这一切都被宋氏看在眼里,她虽然相信江泠不会做出逾矩之事,觉得江晖所说太过荒谬,但还是领着婆子跟了过来,正撞见江泠将葡萄递给那丫头。
  他卷起衣袖,攀上树枝,越过高墙,再跳上屋顶,动作娴熟,不像第一次。
  江泠身上穿的衣服都是宋氏挑的料子与样式,她比任何人都知道,那个爬上爬下,与邻家小孩相交的就是自己儿子。
  一旁的婆子不敢出声,试探地唤:“二娘子……”
  宋氏黑着脸,她是个体面的妇人,没有立刻上前逮住江泠。
  “这是不是上次那个翻墙偷东西的孩子?”
  “是。”婆子答:“叶家的女儿。”
  “太放肆了,当江家是什么地方?这样没家教的孩子,还是个贼!三郎跟着她都学坏了!”
  她一甩衣袖,看上去怒气冲冲,事到如今还不忘维持风度,
  背影仪态端正,只是步伐加快许多。
  第二日午膳,江泠一进厅就觉得气氛不对。
  江二爷与宋氏二人皆神情严肃,江泠心中觉得不妙,又看到一旁脸色心虚不敢看他的江晖,与看似担忧,眼神却狡黠的四叔。
  “爹,娘,四叔。”
  “嗯。”
  江二爷淡淡应了他一声,“三郎,你坐下。”
  江泠走上前,坐在他面前。
  江二爷看着他,问:“你过去住在北边的院子里,早就知道夜里会有人爬墙进来偷桃是吗?”
  江泠没有否认,“知道。”
  “遇上这样的事情,为什么不和父母说?”
  “只是觉得是小事,没有必要叨扰长辈。”
  “这样的事情怎么会是小事。”江二爷语重心长,“你与旁人不一样,你是要做官的人,你怎么能与这样的人来往,况且,邻家小孩偷盗财物,这些五郎都亲眼瞧见过,你也知道,她偷的还是孙小官人的钱,你帮她解围,还与她结交,若是被孙知州知道了,你该怎么办?”
  “你不是读过《大梁律》,你该知道偷盗是什么下场。”
  律法上说,偷盗财物,会被剁去左手,再犯,剁去右手,还敢犯,则鞭三十,流放边关。
  江泠熟读这些,也铭记在心,“知道。”
  “既然知道,为什么还纵容她?”
  “没有纵容。”江泠回答,“她已不再偷东西。”
  江二爷笑了,“你是她?你怎知她不偷?”
  江泠声音平静,“我知道,我能担保。”
  “你能担保,你怎么担保?”
  江二爷提了提声,觉得他说的话很可笑。
  “我曾学过,‘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1”江泠续道:“邻家小孩年幼,又无长辈教导,处境艰难,为了维持生计才做下错事,儿子觉得实在不必苛责,规劝引导便好,我教过她,她已知道偷盗不对,且未曾再犯。”
  江二爷摇头,“你不懂,本性难移。”
  江泠眉心微蹙。
  “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宋氏打断他们,“三郎,你以后不准与她往来,你看看你现在的样子,爬墙,上树,这是你该做的事情吗?”
  “你是要科考的人,一言一行都不能出错,哪个世家君子会爬树上墙,这等逾矩之事,传出去只会被人笑话,日后会成为你的污点,你要知道,只有纨绔子弟,只有盗贼才会这么做。更何况,院墙那么高,稍有不慎摔下来人可能就废了,你明不明白!”
  宋氏痛心疾首,她本来就不喜江家,鄙弃他们的粗鄙市侩,怕孩子也会染上商人的唯利是图,她教导他礼节,要他像京中的世家子弟一样,言行稳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