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弄玉> 第38章

第38章

  宋氏脸一白,身子晃了晃,一旁的婆子搀扶住她,“二娘子,您慢些。”
  “怎么会这样?”宋氏脸色难看,心中不安,她侧目,环顾四周,“二爷呢?”
  丫鬟们面面相觑,是啊,二爷呢,这个时候二爷去哪了?!
  江宅鸡飞狗跳,宋氏心绪不宁。
  高墙下,江泠正在教叶秋水写字,她不会握笔,江泠不厌其烦地纠正许多次。
  寒冬刚开始时,两人还能经常见面,渐渐的,江泠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少,他会托信任的小厮为叶秋水送来食物,但他本人却很少露面。
  年关一过,江泠可能就要启程去京师,他要准备许多东西,家里来往的人很多,他没有时间再去找叶秋水,只偶尔有空能教她写几个字,考一些算术题。
  这么久来,叶秋水的算术已经学得很好了,店家多给她涨了两文钱,让她帮忙记账。
  店家的胖儿子看她很不满,经常偷偷欺负她,但叶秋水从来不会让自己受委屈,别人打她,她就加倍打回去,打得那小胖子看见她就灰溜溜躲远。
  除夕前,江泠终于得空。
  “江宁,你以后是不是要搬走了?”
  学写字的时候,叶秋水突然问道。
  “大概。”
  开春后江泠要去京城求学,江二爷留在曲州任职,宋氏会陪江泠一起,宋家老太爷有太师之衔,家中老大老四都在京城中当官,前不久也曾来信,承诺将来会多关照母子二人。
  不出意外的话,过了正月,江泠就该启程离开了,满打满算,他在这里生活了快一年。
  闻言,叶秋水垂下眸子,轻声道:“江宁,你以后是不是要去当官了?”
  “今日在酒肆,我听见有客人谈起你,说你马上就要去京城当官了。”
  江泠说:“不是当官,是去读书。”
  “京城是哪里,离得远吗?”
  “很远。”
  曲州和京城,差不多是天南海北的距离,路上要走一个多月,所以可能过完年没多久他就得出发,这样才能赶得上国子监三月的入学。
  叶秋水不解地问:“为什么要去那么远的地方读书,在这里不也能读吗?”
  “不一样。”江泠说道:“京城的国子监,有全天下最好的老师,在那里可以学到许多在曲州学不到的东西,也会见识更多。”
  每一个学子入仕前都渴望能去那里求学,不仅是因为进入国子监的人将来更容易做官,也因为在那里可以遇到许多志同道合之人,所见所识,都是在小小的州府县学里接触不到的。
  除了达官显贵的孩子,任何人都必须依靠扎实的才学与能力才有机会被举荐入国子监,江泠从小就以此为目标。
  “哦……”叶秋水声音低了下去,“那你以后还会回来吗?”
  江泠沉默。
  半晌,他开口道:“不知。”
  曲州是江氏的祖地,将来他去了京师,自然也有回乡看望长辈与拜祭先人的时候,但回的也是江家。
  叶秋水意识到可能江泠以后就不会回来了,她怔了怔,很快就笑起来,“不过江宁,你读书那么厉害,将来一定可以成为全天下最厉害的大官。”
  江泠却说:“宰相也好,主簿也罢,我没有想要做大官。”
  叶秋水疑惑,“可是他们都说你要做大官的。”
  “嗯。”江泠点头,“长辈、族人……都希望我可以入仕,江家富奢,但与真正的世家大族比起来实在不值一提,只是我自己……我读书并不是想为了这些。”
  江泠思绪幽远,低声道:“我只想尽力做好我自己的事,如果将来真的入仕,希望我治理的地方,百姓能安居乐业,不必挨饿受冻。”
  小时候,江二爷教他写字,曾经语重心长地告诉过他,“丈夫所志在经国,期使四海皆衽席”1,不管在什么位置,都要一心为民,临渊持重,不随波逐流,不违背本心。
  江泠一直记在心里,他也励志要成为这样的人。
  叶秋水听不太懂他的话,但也知道,江泠与别的人不一样。
  东门街住着许多富商与官员,虽然与北坊毗邻,但两地天壤之别,北坊的人是不允许进入东门街的,叶秋水曾经看见一个有冤情的老妪找到某位官员的府邸门前,还未来得及开口,官员觉得她蓬头垢面,在府门前游荡有碍观瞻,让下人将她拖走丢远了。
  若是换做江泠,他定然不会这么做,如果他是曲州的父母官,娘亲不会被叶大打死,他一定会为她们做主,同样,她也不会数次去县衙讨要米粮反被赶走。
  不过,若他是大官,他们大概也不会认识。
  叶秋水从来没指望自己能和江泠做一辈子的朋友,她的认知里,曲州已经是天大的地方了,她想象不出还有一个更富贵奢靡的地方叫做京城。
  她是个不会被烦恼左右,很快就想通的孩子,难过了一下,叶秋水又笑,说:“你继续教我写
  字吧,江宁,要是我学会认字和算术,我就可以赚很多钱了。”
  “嗯。”
  江泠颔首,继续教她认字。
  蓦地,远处传来嘈杂的声音。
  叶秋水随口道:“好吵啊,江宁,你家是不是来客人了?”
  江泠顿了顿,抬头,一墙之隔外的江宅很吵闹。
  大概真的有客人拜访,江泠偏过头,“我先回去看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