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弄玉> 第140章

第140章

  是啊,她先前怎么没想到呢。
  她饭也没心思吃了,满心满眼都在盘算着,一直到宴席结束,还在想着这件事。
  王家安排了车马送她回家,上车前,忽然有人喊住叶秋水,“芃芃妹妹!”
  叶秋水回头。
  王聿章跑出来,氅衣猎猎,发丝飞扬。
  他停在叶秋水面前,扬起嘴角,笑起来如朝阳璀璨,“真是许久不见了,今日我险些没认出来你,望你莫怪。”
  叶秋水也笑,“聿章哥哥言重了。”
  “白天一直同母亲说话,也没与你多叙叙旧,我有东西要给你。”
  叶秋水愣住,“给我?”
  “嗯。”王聿章笑容明朗,鼻尖沾着的雪粒似乎都被融化。
  他低头,递给她一物,“这个给你。”
  那是一份香谱,王聿章说:“记得你小时候就爱看这些,我在京师有次买书时看见的,也不是什么名贵的东西,你看着玩玩,打发时间,我也不懂这些,若这里面都是混说的,你拿来垫垫桌角也罢。”
  叶秋水忍俊不禁,她笑起来有一双月牙儿似的眼眸以及浅浅的梨涡,王聿章垂眸看着她,鼻头红红的,脸也热。
  小时候绪娘喜欢找叶秋水玩,她常跟着胡娘子来王府拜访,她们三个年纪差不多,叶秋水比他们兄妹俩略小两岁,王聿章是最大的,所以王夫人常叮嘱他,要让着两个妹妹。
  四年前
  他与绪娘一同去京师外祖父家,走的时候叶秋水去外地谈生意了,没告别,几年不见,那时娇娇小小的芃芃妹妹,如今已经是大姑娘了。
  叶秋水接过他给的书,确实不是什么贵重物品,她欣然收下,仰头答谢。
  王聿章有些不好意思,腼腆地笑了笑,“这次回来后……我同绪娘就不会再去京师了,以后一直都在曲州,你……常来玩。”
  说完,又觉得不妥,补充一句,“你同绪娘从小相识,在京师的时候,她也一直念着你这个小姐妹。”
  “知道了。”
  叶秋水颔首,“过几日我再来拜访,你们可不要嫌我烦。”
  “怎会!”王聿章立刻说道:“你常来最好了。”
  “嗯。”叶秋水抿唇轻笑:“那我回去了,下次给绪姐姐还有聿章哥哥带香包。”
  “好。”
  王聿章目送她上马车,等车走远了才转身回家。
  叶秋水告诉车夫,不去宝和香铺,转道回了她自己家。
  江泠去省城后,家中再也没有人为她点灯等候,厢房里漆黑寂静,没有人住过的痕迹。
  叶秋水找了一个婆子来照顾自己的饮食起居,只要会做饭,能洒扫就行,不需要伺候她,两间屋子,还有书房每日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尤其是江泠的住处,即便现在没有人住,也鲜少有灰尘。
  叶秋水回到家,打开书房的门,点上灯,在架子前翻找医书,江泠藏书很多,方方面面都有涉及,他将重要的书都带走了,留下的与科考无关,叶秋水找到几本,坐在灯下翻阅。
  她拿出几张纸,一边看,一边提笔在纸上记录,很快便密密麻麻写满了几页纸,再一抬头,已是丑时一刻了,叶秋水脖子都酸得有些抬不起来,连忙放下书,上榻睡觉。
  第二日,她拿着自己记录的东西,去请教铺子里的老师傅,“孙伯,您瞧瞧,您觉得咱们能不能在这个里面加蕃叶,书上说,蕃叶能去冷气,如今正是严冬,将其研磨,加在这个合香里怎么样?”
  老师傅放下手中的活,眯起眼看她递来的纸,上面的字是叶秋水写的,她想尝试在某些香料配方里再加一味药,譬如蕃叶,鸡舌香,茅香花……让香不仅仅能用于礼佛,祭祀,与药理结合,让它有更大的作用。
  “可以啊。”老师傅说:“先前小东家做的蔷薇花露里面就加了蕃荷汁液,能祛痒,味道也好闻,当时怎么没想到,这可是个好商机啊。”
  叶秋水笑起来,“我去找大夫,得好好向他请教一番。”
  她拿着医书,前去不远处的医馆,叶秋水这些只是猜想,她不知将某些草药添加到香料里面可不可行,怕有什么忌讳,反倒害了人。
  医馆的大夫详细解释一番,告诉她,有些香药之间是相克的,不能单纯地看医书上的介绍就随意添加,譬如茉莉花,制作成香露后,若是用量错误,或是气不流通,很容易引起哮喘,头晕。
  “小娘子切不可一时新奇就胡乱在香品中添加药物,不然很有可能会闹出人命。”
  大夫郑而重之地告诫她。
  叶秋水不敢胡来,只能一遍又一遍地翻医书,记下笔记,再找大夫请教。
  第七十章 分开的第一个冬天
  腊月, 叶秋水尝试将几味药材融入到合香配方中,做成能提神醒脑的香包,又请师傅画了样式, 让绣坊的绣娘按照样式做出香包售卖。
  城东的学生们很喜欢能提神的香包,几乎人人腰间都佩戴一个, 除了香包外,还有驱虫的香露, 助眠的香枕,叶秋水在与几个医术精湛的大夫与铺子里的老师傅商量后, 采用了独特的“五行调和法”, 即以五种基础香料对应五脏六腑, 通过不同的配比与制作手法, 达到调和身心的目的。她精选了沉香、檀香、远志、合欢皮与夜交藤作为主要香料,并融入适量的琥珀、龙涎香,蔷薇水以增加香气层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