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弄玉> 第202章

第202章

  生产完的第二日,苏叙真便进宫请罪。
  她跪在殿中,陈述明情。
  官家本想治她的罪,但念起老国公夫妇战死沙场,而她生产之时遭丈夫背叛,心灰意冷,气急了才会犯了杀业,况且,那陆庆,也确实不是个什么好东西。
  官家敕夺了苏家的爵位,罚她去边境带兵了,宜阳私闯国公府,被罚禁足一月。
  至于陆庆,人死了还被拖出来鞭尸,以儆效尤。
  二月回春,莺飞草长之时,叶秋水到城门处送苏叙真。
  她养了小半个月身子,又恢复了从前的精气神。
  苏叙真一身轻甲,怀里抱着一个奶娃娃,笑着对叶秋水说:“小妹,谢谢你。”
  那时候拼死闯进国公府,为她诊治,搬来救兵,持剑挡在产房外,一直拖到她平安生产,没有叶秋水,说不定如今她和孩子已在黄泉,陆庆和宛娘堂而皇之,成了安国公府真正的主人。
  “姐姐,我做了些东西给你。”
  叶秋水递给她一个布包,“我听人说,西北风沙大,常有毒虫蝎子出没,我熬了些药膏,还有驱虫的香包,你带着。”
  “好。”
  苏叙真接下,“本来,说好要教你几招招式的,没想到会碰到这样的事情,不知道下次什么时候才能见面。”
  叶秋水笑了笑,“先欠着。”
  “好,先欠着。”苏叙真抬手拍了拍她的头,“真是相逢恨晚啊,小妹。”
  “有空来西北,我带你去草原骑马。”
  “好。”
  苏叙真又看了看她,翻身上马,“走了。”
  叶秋水站在城门处,目送她扬尘而去,身影逐渐消失不见。
  国公府空下来了,刘大夫原本也想跟随苏叙真去西北,只是他年纪大了,已没法再去军中,只能留在京师,老人家很是懊悔,当初掉以轻心,才害得大娘子受了这么多的罪。
  这件事告一段落后,叶秋水才想起来要给江泠写信,回到铺子,伙计告诉她,儋州寄来的信都好几封了。
  江泠没有她的消息很担忧,八百里加急送信回来问她的情况,只是叶秋水前段时间忙着照顾苏叙真,忘了这回事,现下才想起来看江泠的信。
  儋州与京师山高水远,一封信件要送近一个月。
  叶秋水伏在案前,一字一句给江泠写信,说近来发生的事,她没有提自己被山匪劫掠,只说去了蜀中一趟,认识了薛小侯爷,和郡主交了朋友,长公主人很好,对她很关照,铺子的生意也很红火,她攒了许多钱……
  *
  开春了,港口的渔船蜂拥出海,每年这个时候都是出海捕鱼的好时机,这里的渔民都是靠海吃饭的,有的甚至一家几口人都生活在船上,到了夏季,儋州的父母官就会前往港口,行祈风仪式,对天地江海念诵祝文,请求这一年风平浪静,出海的渔船可以平安归来。
  儋州的人文风俗与京师大不相同,就连信奉的神明都与京师不一样,不过江泠在曲州长大,对儋州风俗也略有耳闻,他来此地任职,自然要了解当地百姓的信奉、习俗,江泠查阅古籍,向当地官员请教,一两个月便可以同儋州百姓畅聊无阻。
  儋州落后,开化差,建设也差,江泠来到此地后,用自己微薄的俸禄去办学堂,教导当地农人该如何使用新式的农具,画出图纸,让匠人照着图纸制作水车,工具,用以开垦荒地。
  他来儋州任职大半年,官府登记在册的良田多出好几千亩,新式的水车运上山,农田灌溉更加方便,知县还做了新的农具,亲自教乡人该如何使用,他不仅要忙着处理公堂上的纠纷,还要管农田、水利,休沐日从来没有休息过。
  儋州太穷了,富的人也富不到哪里去,就连当地的官员都嫌这里没有油水捞,江泠住的地方,公堂的桌子缺了一个脚,睡觉的卧榻也是拿砖头垫着,以前的典史很懒,存放卷宗的阁楼里更是常有老鼠出没,书页上被啃个大洞也是常有的事。
  一日,老奴禀报,说他的家人来儋州了,江泠愣了愣,以为是叶秋水,他
  当即放下公务去见人,心里不由自主地泛上几分欣喜来。
  见到人,才发现不是她,而是已许久不见的江晖。
  江晖很兴奋,笑着迎上前,“三哥,真是许久不见了!”
  江泠眸光暗了暗,回过神,问:“你怎么来这儿了?”
  江晖说,他省试没应上,年年这么考没有意义,打算出来走一走,想到江泠在儋州任职,便不请自来,打算过来给江泠打下手。
  走的时候,江四爷与四夫人一个劲地阻拦,不过,如今他们老了,江晖大了,早已不受他们控制。
  江泠给他在衙门里安排了差事,让他先跟着自己一起熟悉政务。
  正好衙门后头还有一间空屋子,老奴打扫一番,江晖就这么住下了。
  他待了两日,发觉江泠没有带任何亲眷赴任。
  “三哥。”
  江晖忍不住问道:“叶小娘子没同你一起来吗?”
  “没有。”江泠正在看公文,说:“儋州偏僻,她过来会吃苦。”
  “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