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回京的日程耽搁下来,同僚们先走了,江泠写了折子,向官家陈述缘由,折子交给同僚一起带回京城。
唐知州知道江泠受了重伤,让他在自己府中修养,聘请名医来医治他。
叶秋水跟着江泠一起在唐家住下。
他伤势重,最险的一道伤口从肩膀延伸到腰侧,再深一点就是心脏,大夫每日过来给他换药,唐知州为人客气,送了许多名贵补品来。
叶秋水无以为报,将自己手上最昂贵的毛皮与香料送给了唐夫人与唐小姐。
兄妹二人知书达理,唐家夫妇很是喜欢,唐知州没事就来找江泠闲谈,江泠饱读诗书,懂的东西比唐知州还多,唐知州常向他请问水利,农事方面的事宜,江泠知无不言。
二十出头的人大多年轻气盛,但江泠身上并无半点焦躁之色,他像是一汪静水,鲜少掀起波澜,万事摆在面前,依旧风过无痕。
唐知州越看越喜欢,跑去问为江泠诊治的大夫,他的腿疾究竟是个什么情况。
大夫说:“陈年旧疾,想要根治是不可能的了,江大人的腿没法像寻常人一样跑跑跳跳,不过也还好,注意些就是了,就是每逢雨雪天要难受些,等年纪大了,身子没那么健壮时,可能没法走路,要拄拐,甚至是站不起来,要人照顾。”
唐知州问:“仔细养着就没事?”
大夫点点头。
“将来生的小孩应该不会也腿不好吧?”
大夫笑道:“不会,江大人那是小时候受过伤,没治好才留下的陈疾,不会传给后代的。”
唐知州终于放心了,他们唐家家大业大,不怕没有仆人伺候。
在唐家,叶秋水除了照看江泠外,就是陪唐家小娘子说话,唐知州的女儿在族中排行第五,大家都叫她五娘,一直养在闺阁中,叶秋水走南闯北,见识多,五娘喜欢拉着她说话,让她给自己讲讲外面的事情。
其实还有些私心,叶秋水是江泠的妹妹,去他们院里找叶秋水时,总能看见江泠,五娘喜欢江泠那张脸,虽然冷冰冰的,但很是叫人赏心悦目。
美丑是永远的,要是嫁给丑人,那每天一睁眼看了看身旁岂不是人生无望了?
况且,连父母都说江泠品行好,值得托付,知道他要在府中养伤,五娘便没事过去看看。
她的性格天真烂漫,叶秋水觉得唐家小姐很可爱,给她送了许多香粉。
唐五娘向她打听,江泠可有喜欢的人。
叶秋水想了想上次她这么问江泠时,江泠的回答。
谁都不喜欢。
叶秋水摇了摇头。
唐五娘欣喜地笑了,“那江郎君喜欢吃什么?爱看什么书?”
叶秋水说:“哥哥饮食清淡,不吃葱姜蒜,不吃内脏,不吃甜食,喜欢吃米酥,喝花茶。书……唔他什么书都看,农书,游记看得多。”
唐五娘拿着笔一一记下。
“谢谢你啦芃芃。”
叶秋水笑了笑。
第二日,唐府仆人送来院子里的吃食都是江泠喜欢的,清淡可口,五娘说是有不懂的问题要请教江泠,拿了本晦涩难懂的农书过来。
江泠为她解答,说话简练,精准。
唐五娘笑眯眯地走了。
她离开后,大夫进来给江泠换药,拆了绷带,伤口已经开始结痂了,大夫说:“还好只是皮肉伤,恢复得快,如今开始结痂,大人注意些,切忌不要碰水。”
江泠点了点头,“多谢。”
大夫出去了,路上碰到叶秋水,她问起江泠的伤势,听大夫说恢复得很好,叶秋水放下心。
她径直走向屋子,推开门,“哥……”
江泠的肩背赤裸着,刚上过药,还不能穿衣服,他低着头,膝头放着一本书,洁净白皙的躯体上突兀地横着几道狰狞的刀疤,发丝垂落,半遮半掩,江泠虽然是个文人,但并不孱弱,他长年累月要做重活,肩背肌理分明,力气也大。
叶秋水呆呆地站在门口,视线像是被黏住了一般,落在江泠的身上,忘了要避开。
听到开门声,江泠抬起头,看到是她,平日那总是冷漠的眼眸中此刻却闪过几分慌乱与羞恼,他扯过挂在一旁的衣服,抖开穿上。
叶秋水这时才回过神,忙不迭转身,额头“咚”地撞在门上,她低低地吸了一口气。
额头有些痛,叶秋水抬手揉了揉。
不禁想到许久以前,苏叙真拉着她看府中侍卫武斗,成年男子的躯体健硕颀长,宽阔的肩膀与劲瘦的腰身像是弯刀似的。
她的印象里,江泠一直是个清瘦的人,少年时风一吹就会病倒,刚认识他的时候,江泠也是一身病态,文文弱弱的。她好像从来没有意识到,江泠已经长大,及冠了,是个货真价实的成年男子。
叶秋水面壁思过一般对着门框,身后,江泠已经穿好衣服了,他系上衣带,顿了顿,才出声喊她。
叶秋水慢吞吞地转过身,眼睛也不知道该往哪儿放。
“那个……我听大夫说,你的伤结痂了,伤口恢复得很好。”
江泠看着她,叶秋水站在不远处,自以为很镇定,其实垂着手,指节绞动腰间的绸带。
他心里很乱,没想到她会突然闯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