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叶秋水仰头对他笑,江泠看着她,忽然问道:“吃糖了?”
说话时呼出的气息都是香甜的,叶秋水“呀”了一声,发现自己不小心露馅了。
她之前时不时牙痛,江泠便不准她吃糖。
刚刚在巷子外,叶秋水一连塞了好几颗进嘴,吃过瘾了才敢回家,就是怕被他发现。
她嘟囔一声,狡辩,“是朗姐儿给的。”
朗姐儿就是方才和她一起在外面玩烟花的小丫头,是邻家的孩子。
江泠问道:“吃了几颗?”
“一颗而已。”
他不信,低头亲她,齿间蜜糖的甜味浓郁留香,江泠说:“你骗我。”
叶秋水哪里想到他还能靠这招来判断,不由心虚,挣扎两下从他怀里跳下,进厨房去看都做了些什么。
菜肴丰富,都是她爱吃的,虽然除夕的时候仆人都回家去了,但是家中并不冷清,叶秋水想起小时候,那时没有办法吃上丰盛的菜肴,过年唯一能碰到的荤菜是江晖偷偷让人送来的腊肉,她和江泠都舍不得吃,拿来供菩萨,但是江泠每每都会切下一大块给她,告诉她神明不会和她计较。
日子过得清贫,但却很快乐,那些吃不饱饭,为生计发愁的经历好像已经是上辈子的事情,离她太遥远,许多时候,叶秋水甚至怀疑过,那会不会只是自己的一场梦。
一个在大雪天快冻死前做的美梦。
手指突然被握紧,叶秋水回过神,看向一旁,江泠盯着她,看出她在胡思乱想,目色担忧。
“怎么了?”
叶秋水说:“就是想到了一些旧事。”
江泠知道她在想什么,前尘旧梦一场,人世间的起起伏伏总是不讲道理的,叫人捉摸不透。
他现在很庆幸,十二岁时的某一场冬风,将叶秋水送到他身边。
祭完天地,巷子里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邻家养的大黄狗被吓坏了,一声犬吠,吓得叶秋水眉心跳了跳,江泠俯下身亲吻,抚平轻皱的痕迹,揽着她,“你最近是不是经常想到以前的事情?”
“嗯……”
叶秋水轻声说:“我想回去看我母亲。”
她垂着眼眸,回想,她已完全回忆不起母亲的模样,叶秋水的娘亲走得太早,在她五岁那年被叶大打死,尸体就葬在后山。
“我想让她知道我过得挺好的,这些年。”
就像母亲为她取的小名一样,生命恰似春日蓬勃之草木,纵风霜满面,亦能坚韧不拔,向阳而生。
叶秋水想告诉母亲,她做到了。
“好,过完年,我同官家告假,陪你回曲州。”
话音停歇时,衣衫也随之落下。
云鬓雾影,暗香涌动,窗外烟火炸响,屋中透进光亮,轻轻摇动的帘幔上倒映着重叠的人影。
第二日正月初一,百官进宫向帝后祝贺新年,江泠同皇帝告了两个月的假,等收拾完行礼,同叶秋水一起启程返回曲州。
第一百四十九章 “是我夫人。”……
路途大半个月, 到达曲州时已经入春,万物复苏,道旁芳草浅绿, 鸭子争相过河。
熟悉的建筑,景色映入眼帘, 叶秋水指着连绵起伏的山脉,笑着对江泠说:“嘉玉, 你看,那是以前我养鸡的山!”
江泠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 远处群山叠翠, 山脚下, 农田密布, 许多大型水车立在其中运作着,江泠看到,他十六七岁时画图纸建造的水车, 还有与工匠一起商讨出的农具仍然在被使用着。
要进城前, 马车在道旁停下,叶秋水跳下来打算歇歇脚,等马吃够粮草,喝饱后再出发。
正是春日,农田里有人正在播种、除草, 沟渠中流水潺潺, 长长的龙骨水车将水源引上山,道旁有一个老旧的茶棚, 棚子里零星坐着几个农人,大概是干活干累了,坐在棚子下喝一碗麦茶休憩片刻。
叶秋水走进去, 茶棚的老店家走过来,看到二人的气质打扮不像普通人,有些局促,揣着手说:“小老儿这里只有麦茶,紫苏茶,都是给附近的农人解渴用的,不是什么名贵货色,二位若是想喝茶,再往西走十里就进城了。”
江泠说:“没事,吴伯,来两碗麦茶就好。”
“诶,好好好。”
老人转身要去倒茶,走了两步忽地转回来,神情疑惑,“官人怎知小老儿姓吴?”
他盯着江泠看了一会儿,许久才恍惚认出来是谁,犹豫不决地道:“是……是小江吗?”
青年身姿端正,气质严肃,脸颊轮廓英朗,眉宇间依稀透着一股熟悉的感觉,似曾相识。
许多年前,江泠还在县学读书时,闲暇的时候就会来城外茶棚帮忙,这附近的许多人都受过他的恩惠,他会帮人算账,帮忙找田主要工钱,还有修水车,可后来,江泠考中解元,去了省城,再然后又去了京师,大家就再也没见过他了。
茶棚店家有些不敢认,怕自己冒昧得罪了人。
江泠点了点头,“是我。”
老店家脸上闪过诧异,惊喜,而后又成了惶恐,又笑又局促地说,“哎呀还真是,小江啊不不不……江大人。”
他脸上露出惶恐,拍了拍嘴,现在的江泠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文弱的少年了,应该称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