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赵元承,你不得其死然!”陆父指着他大骂:“我儿素来文弱,你杀他再伪造成自尽有何难?我就这么一个儿子,如今你使我绝后,我必舍命与你拼个你死我活,给我儿报仇!”
他根本不信赵元承之言,这不过是赵元承逃脱罪责的托词罢了!
“你可寻陆怀屿的手下仔细问过事情经过再做定夺。”赵元承冷眼望着他。
陆父满心都是儿子的仇恨,并未留意到赵元承将“陆怀川”喊成了“陆怀屿”。
陆大夫人在一旁却是听得真真的,她不敢置信地看着赵元承问:“你……你叫他什么?”
陆怀川与陆怀屿是双生子。当初她生产过早,以至于两个孩子身子骨都弱,陆怀屿的身子还不如陆怀川。
那时候陆怀屿出了天花,她让跟前几个嬷嬷轮流贴身照顾陆怀屿。
其中有一个钱嬷嬷,家中有五女一子,儿子是好不容易得来的,甚为宠溺。钱嬷嬷照顾陆怀屿三五日,见自己无事,便不将天花之症放在眼里,竟偷偷摸摸将陆怀屿不吃的点心拿与她的儿子吃。
接过那孩子染上天花而亡。
钱嬷嬷便将这仇记在了陆大夫人身上,表面每日尽心伺候逐渐痊愈的陆怀屿,背地里却寻了机会将陆怀屿偷出府再也没有回来。
这些年陆家耗费了许多钱财与人力,想将陆怀屿寻回却都杳无音信。如今也逐渐歇了心思。
眼下,陆怀川不在了,陡然听赵元承提起“陆怀屿”的名字,陆大夫人眼里又燃起了希望。
难道说三郎还活着?
赵元承侧眸望向她:“陆怀屿。”
“你,你是不是知道三郎的消息?”陆大夫人激动地往前走了几步。
一直气怒交加的陆父见状,也不由盯着赵元承。倘若三郎还活着,他们陆家也不至于断后。
赵元承垂眸缓缓道:“陆怀屿为了顶替陆怀川娶妻杀了陆怀川。这几年在陆府的人一直是陆怀屿。”
老来失子的确是悲痛万分之事,但这都是陆怀屿作孽,与他和姜二金无关。
相反,姜二金被陆怀屿那个混账欺骗得极惨。
“什……什么……”
陆大夫人踉跄一步,若不是身后有婢女扶着,非得坐到地上不可。
她回想起姜扶笙进门之后,二郎的种种变化。那时候总觉得二郎是因为她不喜欢姜扶笙才会那么反常,如今看来竟然是三郎顶替了二郎。
三郎杀了二郎,自己也……
想到此处她再也承受不住,眼前一黑彻底昏死过去。
陆父脸色灰败,再次挣扎着扑向赵元承:“你欠我儿的,拿命来偿!”
“你们陆家若有证据是我杀了陆怀屿,尽管去陛下面前告御状。”赵元承失了耐心,挥挥手:“送客。”
莫山等一众人便将陆家夫妇半扶半推了出去。
“父亲母亲,时候不早,我先回院歇息,您二位也早些歇着。”
赵元承欠了欠身子,转身欲走。
“持曜。”王氏却忽然叫住他:“你先留步,母亲有句话想问问你。”
赵元承回头看她。
王氏往前一步,笑容柔和得体:“我听说你将那姜……姑娘带回来了?”
她说到姜扶笙时顿了顿,似乎不知该如何称呼姜扶笙。
“嗯。”赵元承微微颔首,依旧望着她。
王氏转头看了看赵广振,声音小了下去:“姜姑娘到底是个女儿家,你们之前又有过牵扯,这非亲非故的留在府上只怕会坏了她的名声。我看不如给她些银两,让她……”
赵广振抬眼看她。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她这是在说赵元承将姜扶笙留在府上不合适,才找这样一个为姜扶笙好的借口。
不过,他也不赞同赵元承娶姜扶笙,且看看赵元承怎么说。
“母亲不必多虑。”赵元承淡淡道:“我会娶她。”
他神色平静,仿佛在说什么天经地义之事。
王氏愣了一下,面上的笑容僵了僵,又看了赵广振一眼笑道:“我不知持曜都有这样的打算了?那……陈姑娘那里,陛下不是已经赐婚了吗?”
“母亲不必忧心,那件事我自会解决。”赵元承欠身道:“到时候我与姜扶笙的婚事还需劳烦父亲母亲替我操办。”
赵广振没有说话。
王氏笑笑道:“那是自然。”
赵元承离去之后,赵广振抬步往外走。
“侯爷。”王氏往前一步,叫住他:“妾身有话要说。”
赵广振顿住步伐看向她:“你说。”
“原本陛下赐婚,妾身想着此事无望并不打算提。但看持曜的意思,他有法子拒绝陛下的赐婚,妾身就不得不提了。”王氏抬头,恳切地望着他:“这些年侯爷眼里只有持曜,可曾记得妾身和侯爷还有一个女儿?”
她嫁进良都侯府后第二年,便为赵广振生下一个儿子。第四年又诞下一个女儿。
他们儿子五岁那年,宫中换了天日,赵广振安排她带着两个孩子躲出城去,不料遭遇叛军,儿子失散,再找到已是一具尸身。
她尚未走出背痛,赵广振便领回来一个孩子,用了她儿子的名字,且让她什么也不用问,只管将他当作自己的亲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