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本来因着女儿的事被无视了好一段时间才刚刚缓和了的关系再度回到冰点,小云云也重新被田娟带在身边。
  这回,无论她如何跟胡齐家保证,也没能把女儿抱回来。
  只能白天看看女儿,晚上跟丈夫睡在同一张床上,却一句话都不说,就像两个陌生人似的。
  这下黄梅真的开始着急了,跟胡齐家服软说了很多的好话,再三保证自己以后偶绝对不会再跟着掺和家里的事,胡齐家的态度才有所改善,甚至还主动提出来,回娘家一趟,跟亲妈说以后别再手收得那么长。
  田娟知道之后还算满意,喊胡齐家带着人回去了。
  后面的事胡涂涂没再搭理,只不过从黄梅每次看到自己就主动避开的表现来看,应该事记住教训了。
  至于都是一家人不要将关系闹得这么僵?
  这种想法在胡涂涂的脑袋里是不存在的。
  你让我不开心了,我让你不爽,那不是礼尚往来吗。
  也别说什么黄梅无辜,信不信,如果不是家里人态度强硬,黄梅觉对事站在自己亲妈那边的。
  索性也就是个姑嫂关系而已,还不值得胡涂涂花费太多的心神。
  她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干。
  也不知道胡卫军经历过了如何的心里斗争,同意了胡涂涂所说的包产到户的提议。
  包产到户并不新鲜,上头早几年就提出来了,只是至今为止,还没听说哪个地方成功过。
  一来,大多数人还没从大锅饭的思想里转过来,相比起自负盈亏,那自然是大锅饭更香。二来,这是个新东西,谁也不敢保证能成功,更多的还是哪里哪里包产到户失败整个大队的人都吃不上饭的。
  也就导致了,胡卫军完全没往包产到户想过,不说别的,就光做村里人的思想工作吗,那就不是一项简单的事。
  不过,鉴于胡涂涂的话在胡卫军这边跟神谕也差不多了,所以,胡卫军还真的认真考虑了几天。
  然后认真的考虑起来包产到户的事。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说服大队的人同意。
  要胡涂涂说,这还不简单,只要告诉他们,包产到户之后,只要认真干,能赚更多,大多数人就会愿意了,剩下少数不愿意的,无非就是觉得人多了好浑水摸鱼,平日里也是好吃懒做的,这样的人,爱分不分,不分反正大家都分了。
  只要大多数人同意,少数人掀不起风浪来。
  在经过几轮的讨论,又去镇
  上跟王领导取了经。
  听到他们的打算,就算是王领导都不由得为他们的大胆竖起大拇指,包产到户,很难说好不好,至少目前来看,这条路很难行得通,如果是其他大队,他肯定是劝他们别做这个妖,可对方是第六大队,还有胡涂涂的话,王领导就不这么想了,反而是觉得。
  万一呢。
  万一他们就成功了呢。
  当然,胡涂涂想的,可不仅仅是到包产到户就结束了,不如说,这只是一个开始。
  先包产到户,成立第六大队自己的加工厂,然后销售到外头去。
  这才是健康的产业链。
  而不是死磕原材料,去赚最低的利润。
  听到她想成立工厂,王领导第一个念头是不行,这不是犯错误吗,投机倒把可是会被抓的。
  可胡涂涂说得义正言辞,“个人做买卖那是投机倒把,我们这是组织群众力量巴拉巴拉......”
  她说了一堆,听着很有道理,反正王领导和胡卫军是想不出什么反驳的话来,然后糊涂再把这段时间自己收集来的报纸拍在领导面前,虽然上头的大领导没直说,可看那报纸的字里行间,就像是在隐隐透露着什么。
  王领导把不准,但想到胡涂涂迄今为止的所作所为。
  拼了!如果第六大队能成功,自己的仕途,说一句平步青云都不为过。
  本来县里已经给他透露消息,下半年的晋升有他,可如果这个时候离开,胡涂涂这事儿铁定办不成,想到这里,王领导心里也做了某种决定。
  “我最多还能在任上三年。”
  “你们好好干。”
  他甚至还帮着给盖了第六大队深加工厂的经营执照。
  拿着免死金牌,胡卫军一行人意气风发的回到大队,立即就着急了几个小组的组长,将自己的决定说了。
  顺便集思广益,如何走第一步,说服大队的其他人同意包产到户。
  田娟也是这才知道女儿这段时间天天不着家的在干什么大事。
  包产到户?
  田娟没听过,还是胡涂涂的一番解释,她才懂了,说白了,就是把田分到每个人手上,收多收少那就看个人的本事了。
  到底是多活了十来年的,田娟几乎是立即就想到了重点。
  “这地怎么分?”
  “按人头,还是按一户?”
  按人头,那家里人少的肯定会有意见,按一户?那家里人多的也会有意见,怎么想,这地想如愿分下去都不太容易。
  这也是胡卫军苦恼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