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阮音见他垂眸沉思,眉心笼罩着一层愁雾,知道他对她的话毫不怀疑,这才暗暗松了口气。
“夫君也不必忧心,我现在已经不怕她了。”
“嗯,”他抬眸看了她一眼,认真道,“其实这次还多亏了音娘,要不是她暗中托人给我送信,我也不能这么早就知道真相。”
这还是她第一次从他口中听见他唤自己的名字,她长睫颤了颤,忽地赧然地低下头。
鹤辞就这么安安静静地看着桃花在她腮边绽放,心湖不由得泛起涟漪,又追问了一句,“你不是说她上山修道了?”
“呃……”阮音窒了下才支吾道,“祖母不是骨折了嘛,观里的坤道就放她先回家侍疾了……”
“原来如此,”鹤辞点点头,又好奇道,“你说你这个妹妹是姨娘所出,那她跟你长得像不像?”
阮音背脊都被冷汗濡湿了,只偏过脸咕哝,“有一点,也不十分相像吧……”
外头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明泉拍着马屁紧赶慢赶,到了建京也已经人定时分。
建京没有宵禁,到了这会瓦市上的人潮还不少,刚好这会也已经饿得饥肠辘辘了,便弃了车,沿着摆满各色小摊的街边慢慢走着。
临近中秋,头顶的月也比往日要大些,就这么高高地悬在头顶,像被咬了一口的饼,清冷的月色倾洒下来,而底下到处都挂着灯笼,明晃晃地映射出一副人间烟火的画卷。
阮音还真是头回见过这么热闹的夜市,方才长途跋涉被摇得快散架的骨头,这会又渐渐活泛起来,一双漆黑的眼仁也这么到处巡睃着。
见她兴致高涨,鹤辞唇边也噙着一抹浅笑,扭头问她,“想吃点什么?”
阮音的眸光落在那家堆叠着笼屉的馒头铺上,底下那口大锅还沸腾着,清甜的米面香伴随着袅袅轻烟扑了过来,她眨了眨眼问,“大晚上的,怎么还有吃馒头的?”
话音刚落,便忍不住抿紧了唇,他会不会觉得她没见过世面了?
“这家卖的是灌汤馒头,刚出笼的时候最好吃,”鹤辞说,“要不要来一笼?”
隔着薄薄的肚皮,一声空荡荡的嗡鸣已经代替了她的回答,她觑了他一眼,脸上羞得滚烫。
于是俩人便坐了下来,要了一屉灌汤馒头,热情的店家见他们是生面孔,还专门给他们介绍,“二位客官是第一次来,容小人给你们介绍一下本店招牌,咱家的馒头用的都是后腿肉做馅,这个部位的肉嫩,再加上笋丁香菇丁,滋味更是爽口,只是刚出锅还很烫,要先小口咬开面皮,先吸汤再吃肉,免得烫伤,如果再沾点咱们店的香醋,味道就更上一层楼了。”
俩人便按店家的指引慢条斯理吃了起来,空了半天的肚子,在这一刻终于得到了充实。
这一笼馒头也就小儿拳头大小的六小个,不一会儿便都通通入了腹,然而这点还不足饱腹,更重要的是嘴馋的抵挡不住新鲜的诱惑。
于是又转战到了第二家、第三家,短短一瞬间三四样小食便都入了腹。
酒阁里还传来乐伎弹奏琵琶的声音,泠泠的琴声像流水一般流淌。
两人吃饱喝足,在酒阁临近的小食摊坐着没走,微风拂过脸庞,听着人来人往的喧嚣,有种宁静致远的安逸。
阮音以手支颐,认真看着远处卖酒酿丸子的一家人,男主人在掌勺,女主人在算账,还有一男一女两个小孩提着花灯围着他们团团转,时不时传来欢快的笑声。
这样朴实又温馨的场景,在她这里却是陌生的,原来这世上,当真有这么温柔有耐心的父母啊。
看了一会,她喃喃道:“其实能开一家小店,一家人和和美美地生活在一起,也挺好的。”
鹤辞见她目光落在那一家人身上,沉吟了一会才道:“他们有的,我们将来也会有,如果妤娘愿意,咱们也生两个小人儿?”
阮音脸颊一红,嗔恼地瞪了他一眼,“我不是这个意思!”
鹤辞也才反应过来,忍俊不禁道:“好好好,是我会错意了。”
坐了一会,两人便起身往回走,却不想对面酒阁门帘一动,几个醉醺醺的男子从里头出来,恰好迎面对上了。
为首的男子大腹便便,同行的其他人叫他“陆参议”。
陆参议眯着眼将鹤辞打量了一遍,恍惚见到他身侧还站着位绝色佳人,以为是酒阁的乐伎,便脱口而出道:“世子也在,真是不巧,早知道该请你喝一杯的。”
话音未落,他的手臂便被同行之人攥住了。
“陆参议,这位是世子妃。”攥住他的男子略显清瘦,神色也还十分清明。
阮音对上男子的眼,脸上再寻不出一丝血色。
鹤辞握着她的手,也能感觉到她指尖变得冰凉,不禁将她挡在身后,沉着脸道:“这么晚了,陆参议还有闲情逸致喝酒听曲?”
陆参议这才醒过神来,忙朝他揖礼认错道:“失敬失敬,是老夫一时眼花,绝无冒犯世子妃的意思,还请世子和世子妃宽宥。”
“原不原谅,还要看我娘子的意思,”他说着转向阮音,见她还一副魂魄未归的样子,低头在她耳边轻唤了一声,“妤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