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阮音鼻间酸酸的,没再接口。
阿牛拿着玉佩,屁股又开始坐不住,悄悄从她腿上滑了下来,目光在他们脸上睃了一圈,小心翼翼问:“娘,郎君给我的,我能收下吗?”
阮音看着他圆碌碌的大眼睛,心头一软,便松口道:“你爹给的,你就收着吧,这东西贵重,别拿出去跟小六他们玩,也别摔了。”
“好,我保证不给小六哥他们看。”阿牛说完蹦蹦跳跳地跑了出去,春枝怕他又出了意外,赶紧也跟了出去。
屋内彻底安静下来。
阮音端起茶杯轻呷着茶,脑海里也飞速转动着。
鹤辞环视了一眼道:“你倒是把家里打理得很干净雅致,不过,我还不太明白,你为何会选这这么个地方定居,买座大宅子,再雇几个奴仆,享受着不好嚒?”
他不急不徐的语调勾起了她的记忆,也令她短暂忘却了两人的不平等,她叹息一声,像对待旧友那样坦然,“你以为我没试过吗?在襄城那会,我和阿娘住这宅子,可无论多少奴仆,还是冷冷清清,这里挺好的,简单纯粹的日子我很喜欢,我种了花果蔬菜,还养了一条大黄狗和几只鸡,邻居们互相串门,互相帮衬,热热闹闹的,可好了。”
阮音说完,心头又浮起歉意,她倒是逍遥快活了,可他呢?
她不敢细想当初在她走后,他会如何想,她也不在意在他心头留下的只是一个虚伪的形象,只有他忘了他们的过往,重新开启新的生活,她才能放下那压抑在她心头的负罪感。
可显然,这三年里,他并没有如她预想那般开启新的生活。
想到这,胸口又沉甸甸的,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她深吸一口气道:“我没想到你会找到这里,我也不想再欺瞒你,我现在并不想跟你回去,你不必等我,是我对不住你,你给的三千两,我分文未动,我这就如数奉还。”
说完她旋裙便要去那拿银票,不料甫一起身,手又被他紧紧攥住。
“你不用拿,我来不是为了向你讨钱的,我是为了……我想要我们一家三口团团圆圆的。”
他的眸色深不见底,目光落在她的脸上,专注而坚定。
阮音几乎要动摇起来,就在这时,门吱呀一声被推了开来,梁镜心跟桥头的张婶聊得热火朝天,一边进门一边扯着嗓子大喊,“大白天的关什么门,不通风的好不啦。”
两人进了门,视线齐刷刷地被眼前这一对拉拉扯扯的男女吸引了过去。
张婶知道她们母女都是寡妇,自己身为女人,当然也明白一个人孤单寂寞的道理,只是大白天的关着门,还拉着手,未免还是不成体统了些。
然而她想归想,嘴上却不敢说一句,恨不得没有看到,就想找个由头开溜,怎知梁镜心的嘴比她更快,只听她讶然地喊了起来,“女、女婿啊,你终于来了……”
第67章 留宿 “你先去我屋里洗吧。”
面对瞠目结舌的梁镜心和张婶, 阮音莫名心虚地缩回原位。
倒是鹤辞脸上一片从容,眸光在梁镜心脸上掠过,当初回门时他是见过她的, 只觉得她安静的立在角落里, 仿佛一只沉淀了岁月的美人觚,乍然间听她的大嗓门,还有些不适应, 但他还是恭恭敬敬地朝她拱手作揖道:“小婿见过母亲。”
一旁的张婶瞳仁又震了震,见他穿着一袭粗布衣裳, 可形容气度却透出一股养尊处优的淡然, 即便如此, 两人站在一处果真算得上男才女貌, 心头不禁好奇, 这夫妻怎的就喜欢到他们这里种田?
心里虽疑惑, 嘴上却不由得夸赞起来,胳膊肘杵了杵一旁的梁镜心道:“没想到你口风这么紧, 女婿一表人才的, 也不跟我们大伙说说。”
说完又转头问鹤辞,“不知如何称呼你?”
鹤辞依旧态度谦和, “吾小字君拂。”
“不知家里做什么营生?”
“在下不才, 也只是拿过几年朝廷俸禄而已。”
这下张婶的眼神又雪亮起来, 一边端量着他一边止不住地点头, 就像看到自己女婿一般乐开怀, “怪不得、怪不得……”
梁镜心见她看呆了眼,不禁清了清嗓子道:“玉儿啊,你也看到了,我家女婿来了, 家里头忙来不及招待你,要不改天我再过去你家吧。”
张婶点头道是,“你们一家团圆,我还是别杵这了,音娘,有空带君拂上我家去坐坐,别总待在家,省的伐?”
阮音只好硬着头皮道是。
送走了张婶,屋内又安静了一刹,梁镜心敛着裙子坐下来,目光在他脸上转了转,才开口道:“君拂啊,我也这么叫你行吗?”
“娘随意。”
这一声娘叫得梁镜心心里乐开了花,转头见阮音坐在后面抠指甲,不禁叹了口气道:“你这孩子,坐那么远干什么,你自己的丈夫还害羞不成?”
阮音不知道他怎么又成了自己的丈夫了,只知道梁镜心的嘴快得像倒豆子,她噎了噎,辩驳的声音也很快被她掩盖了下去。
鹤辞睇向她的眸光里又染了一丝笑意。
阮音将头扭过去,一声不吭。
眼看着天色将黑,梁镜心自然要邀请他留下吃顿便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