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李世民叹息一声,道:“按照先前几年的规律,大水之后,必有大旱。朕这就要戴道国预备好开仓赈粮,救济灾民。”
  魏征拱手:“只怕这套仓储建立年份太短,不足以应付二十八州的灾荒。若水灾之后天象恢复正常,没有旱情来影响田地明年的收成,或许还能一救。可若是大旱……”
  李世民肃声道:“若是大旱,朕会颁下一份罪己诏。”
  君臣二人对视,都陷入长久的沉默中。
  兕子顺着墙角偷听完全程,瞥见耶耶坐在阳光照耀不到的地方,虽脊背挺直,整个人却好似背负着极为沉重的东西。
  耶耶看起来很累了。
  小萝莉心疼的看了许久,随即咬咬牙,跟系统兑换了番薯苗,哒哒奔向正殿,扑进李二陛下怀中。
  “耶耶,我知道一种作物,名字叫做番薯。它耐旱、高产、还特别顶饿,这时节种在大水褪去的沙壤土上,四五个月就长熟了,这样,是不是……能解耶耶的心事,叫你开心一些啊?”
  李世民与魏征怔愣片刻,都有些激动起来。
  李二陛下因为知晓女儿神通,对她的话没有丝毫怀疑,惊喜摇晃着怀中人道:“兕子,此话当真?”
  小萝莉乖巧点点头。
  魏征却有些不放心,再度掰开揉碎讲清楚:“公主,此事涉及黎民苍生,能救万千性命于水火,可不是能随意玩笑的。”
  兕子没有被魏征信任,有些不满地叹一口气。
  她从李二陛下膝头蹦起来,往怀里摸了半晌,掏出一根不短的番薯藤。又上前几步,递到魏征手中。
  “老魏,兕子从不说谎,说话算话。”
  “要是不算话,你就拿这条藤,使劲抽打我耶耶一百下!”
  第29章 29 程咬金:皮糙肉厚猕猴桃~
  夕阳西斜, 群鸟还巢。
  漏刻中的昼刻走到尽头,长安各坊市终于迎来六百响“闭门鼓”。
  魏征着一身旧官袍,走在回家的小道上。他双手捧着那条略显棘手的番薯藤, 只肖垂眸瞧一眼, 便抖着胡子忍不住笑起来。
  陛下当时的脸,比他家用了二十年的锅底还黑,可即便如此, 还是顺了女儿的意,将这条藤交给他保管。
  晋阳公主……实在是个妙人呐。
  老魏心头卸下件大事, 顿时轻松许多。进了家门, 就跟老妻笑着要咥一碗油泼辣子酸汤汤饼。红油汤饼酸辣入味, 再配上两瓣蒜下肚, 对魏征来说简直就是神仙日子了。
  若是有生之年, 他还能得见天下子民都能在家中小院, 吃得起这样一碗热乎乎的汤饼,便是死也瞑目了!
  黄河水的桃花汛来得快, 去得也快。
  约莫小半月之后, 沿河两岸二十八州洪涝已尽数褪去,河水冲刷过后, 残留的大量泥沙堆积在原先的农田里, 变成了沙壤土。
  这种沙壤土保水性很差, 通气却良好, 往年若遇上了, 农户们多半只能在上头种些豆子、芝麻之类的作物,今年可好,朝廷随同赈灾粮一道拨下来的,竟还有适宜种在沙壤土的粮食。
  那些被洪水闹得流离失所, 预备逃荒的百姓们一下子就心定了。
  说真的,他们不怕在田垄间风吹日晒雨淋,也不怕吃苦受累。农民的收成和饥饱,就藏在这一日日挥洒的汗水里头。
  他们只怕天灾无情,人事无果,一年种不成,再二再三还不成。
  到那时候,谁还会一直给他们托底呢?
  幸好,当今天子忧民之所忧,既给他们送来了鱼,也送来了最好的钓竿。
  ……
  这根钓竿要送好也不容易。
  此番遭难的涉及各道二十八州,要保证这些州县百姓的最低温饱水平,番薯的需求量可不小。然而,兕子能拿出来的番薯藤却是有限的。
  因此,即便番薯的亩产量可以达到五千斤,要保证二十八个州县,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搞定春番薯苗供应的任务,落在了司农寺卿薛常头上。
  为了广种番薯,还不能伤害或是浪费现有的番薯藤,薛常和同僚们讨论出了许多法子,一一写在奏疏上,打算呈禀陛下之后,再一一小心尝试。
  光是这份奏疏,就熬得薛寺卿顶了俩熊猫眼。
  兕子悄悄观察好几日,急得终于看不下去了,哒哒哒找上他:“老薛啊,你这样不行呀。”
  薛常看到兕子,简直像是看到了农神转世,眼头发亮,连连拱手作揖请晋阳公主指点一二。
  兕子本就是来解决问题的嘛。
  闻言也不藏私,将万界庄园学来的扦插法注意事项都一字不落地转述给了薛常。
  扦插而定苗,早在南北朝时期的《齐民要术》中,便已经详细记载了这种无性繁殖培育果树的好处。
  而相比起果树,红薯通过这种方法,还能最快收获数量最多的春苗,可算是一本万利的法子。
  “要知道,仅一条番薯藤,就能剪下百二十根枝叶呢!”
  兕子叉着腰说完,就叫松萝寻来一些麻袋,袋子里装满加了蛋壳碎的营养土壤。
  这时候,只需取用一条红薯藤,从上头剪下无数碎枝叶插到麻袋里头,注意保持其中水分就可以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