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在这之上,帝王还得考虑值不值当耗费举国之力,去促成这事。
緤花制成的细叠、行叠、中行叠等棉布,的确称得上舒适耐用。可緤花摘取之后,得要先后进行清洗、梳棉、条卷、精梳并条、纺纱等诸多工序,才能得出一匹棉布。
考虑到大唐如今的纺织技术,李世民只余下深深一声叹息。
兕子将这番表现看在眼中,极为上道。
她用自己的小脑袋蹭了蹭李二陛下的青胡茬,又一本正经拍着他的后背,安抚道:“耶耶别担心,再苦再难,都有兕子在身边陪着呢!”
兕子一张小脸上写满了严肃认真,甚至已经开始盘算着,如何快速提高朝臣好感度,兑换棉花种子了。
这副萌嘟嘟的模样实在是可爱,李二陛下垂眸瞧了片刻,终于忍不住畅笑出声来。
纵前路艰辛,步步难行;
能得这么一个漏风的小棉袄多陪几年,幸甚至哉呐!
……
兕子的鬼点子一向是兄弟姊妹中最多的。
她抽了个空闲,专程请司农寺卿薛常寻了种緤花的高手来,确认手里的五枚棉籽的确与山南、岭南有所不同之后,便开始试着种棉花。
这件事其实有些棘手。
按照系统所说,渭河、黄河一带的最佳播种期一般都是在谷雨前后一到两天。也有落籽晚一些的,但都聚集在西域小国地段。而中原北方的广袤大地上,播种都不会推迟到立夏
之后。
可是,如今已经是暑期盛行的时候了。
要想按照时令种棉花,就非得等到明年的春日里才行。
兕子从来就不是按部就班,给什么指令就只做什么的乖巧小朋友。这小丫头很有自己的想法,琢磨着反正手头的五枚棉籽是白拿的,不如就抢占先机给种下。若能种活自然好,种不活也没什么,她再去兑换大批量的新棉籽,明年重新来。
这应当就是阿耶说过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小萝莉干劲满满,叫松萝将棉籽上包裹的棉絮小心清理干净,得到了大约十二三颗种子。
刚入盛夏的天,长安气候最是燥热,因而这些棉籽只能仿照万界庄园的家庭种植法,种在了兕子的寝殿内。
松萝亲自取了些磨好的椰糠,配上适量氮肥和磷钾肥,就成了最适宜培育棉花的营养土。
这时候,薄纱上时时喷水的棉籽也已经催芽成功了。
兕子将发芽的棉籽全部芽点朝下,均匀种在李二陛下刚赏赐的一组三彩宝相花纹盆里,盖好土,浇透水,不过三五日,棉花的嫩芽就冲破泥土冒出头了。
这件事在小萝莉眼中,实在太过神奇。于是,接下来一连数日,她除了吃饭睡觉、练字读书,其余时间都在观察这几盆棉花。
小小的嫩芽,奋力汲取着土壤中的养分,几乎每日都会拔高一点,直到它的叶片伸展成胡蝶振翅状,兕子才忽然惊觉,原来她种的棉花已经有一只手掌那么高啦。
距离棉花结花苞还有二十日。
这天清早,小萝莉如常去看棉花的长势,忽然发现其中两盆盆栽的叶片上出现了黄白色斑块,她轻轻翻动那些病了的叶子,眼尖地发现上头结了细细的蜘蛛网。
【这是红蜘蛛病的早期表现。】
【夏日种植棉花,很容易出现这种病虫害。宿主可以每隔五日用大蒜水喷洒棉花,并将染病植株与健康植株作以隔离,区分养殖。早期的红蜘蛛病只要干预及时,是不会影响到棉花的产量和结果质量的。】
得到系统的再三保证,兕子才把提起的心落回肚子里。
她小心翼翼叫人将染了病虫害的两盆棉花隔离开,又再三叮嘱,要保证它们都能待在通风、光照强的地方。
棉花可是最喜日光的。
若是不能叫它们晒足了太阳,就会像吃不饱饭的兕子一样,什么活都撂下不干啦。
就这样,小萝莉忙忙碌碌,一直到殿内的六盆棉花开始爆花。
一朵朵或乳白,或浅黄,或红紫的花儿竞相绽开,每株棉株上都满满当当,挂着十余只。这些盆栽就放在阳光最好的南窗底下,叫人进门打眼就能瞧见,并为此心生欢喜起来。
松萝如常喷了些大蒜水,笑道:“婢子都没想到,公主竟真的将这緤花种活了,还是种在寝殿里头。陛下若是知晓了,一定很高兴。”
兕子舔舔嘴角,才吃完一大碗红小豆酒酿。冰冰凉凉的口感叫她脑袋都清晰许多,摇头叹气道:“这还不能算种活了呢。”
入冬之后,气温骤降。
这些小盆栽却要在寒冬天里结棉花,定然是对殿内的室温、湿度都有一定要求的。
好在,寝殿每年深秋就早早烧上了火墙。对于那些以烧锅炉为生的掖庭宫婢来说,将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也不算太难的事情。
想到这里,兕子才稍许安心,又忍不住嘚瑟地补充一句:“得先瞒着耶耶阿娘,等到冬日里摘棉花那天,兕子再给他们一个大惊喜!”
松萝掩唇偷笑,忙不迭应下来。
……
入秋之后,下起一场连阴雨。
等到雨过天晴,兕子的棉花终于可以晒到太阳时,也正式进入了最重要的结果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