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兕子连忙摇头,从月牙凳上站起身,一脸正色请示:“耶耶,这是能填饱肚子、也能做菜的粮食。兕子今秋攒了许多许多种子,等到明年春天,大唐的百姓们都种下去了,就能吃饱肚子吧?”
  “到那时,耶耶和阿娘就不会再叹息了。”
  李世民尝着烤土豆的手下一顿,不禁再度为自家的漏风棉袄所感动。
  ……
  一晃眼,贞观十二年的除夕夜翩然而至。
  今年是个暖冬,至今未见一场大雪。李二陛下忧心明年春日里的农田状况,已经开始认真考虑起兕子的建议。
  土豆这东西产量大,易种植,熟的也极其快。只需注意不要大片种植,也不要连作,与玉米、棉花等作物套种,便可以免除最大的病害烦扰。
  实在是一种很适宜推广种植的作物。
  一切都在井然有序地向前推进着。
  只是到了贞观十三年的正旦这日,大朝会上又出了两桩意外。
  一是高昌今年的朝贡依旧选择缺席,对李二陛下派去的使臣分毫未曾理会,显然,是有了一拍两散的心思;
  二是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听闻突厥、吐谷浑都尚了大唐公主,也派遣使臣随冯德霞来朝1,以吐蕃重金宝物请婚,意欲尚晋阳公主。
  第41章 41 公主不至,我且深入。
  李二陛下一听到“晋阳公主”四个字, 当场就摆臭脸了。
  兕子过了年还得一个月才九岁呢!
  这个吐蕃的首领松赞干布,是个整整大了兕子十四岁的糟老头子,也配来求娶朕最疼爱的女儿?
  没听说朕都破例为兕子营建公主府了吗?好好的长安不呆着, 去你那鸟不拉屎的狗屁吐蕃做什么!
  李二陛下腹诽了得有百八十句, 大朝会上,一时鸦雀无声,气氛颇为尴尬。
  若搁在往常, 房玄龄、长孙无忌这二人早就冒出来说些圆场话了。可此事涉及兕子的婚假之事,房相公免不得偏心弟子, 不愿从中说和;而长孙无忌呢, 自从儿子被休成为“弃驸马”之后, 整个人的行事作风再度谨慎起来, 分寸感十足。
  这事儿陛下说了算, 他们无需插手。
  不出所料, 李二陛下最终肃着脸,沉声拒绝了吐蕃请婚的意愿。
  松赞干布的父亲朗日松赞乃是吐蕃的三十二代赞普。他曾带领部族击败苏毗部落, 统一了整个乌斯藏(西藏)地区。
  而松赞干布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继续对外扩张,拿下了南部的尼婆罗塔库里王朝(尼泊尔)。为了
  用新的佛教体系替代藏族本教, 增强王朝的向心力, 松赞干布选择了与尼婆罗塔库里通婚, 并从这里引进了天竺(印度)佛教。
  这些事, 李二陛下通通有所耳闻。
  “朕听说, 三十三代赞普早已与尼婆罗塔库里联姻,此时才求取大唐公主,是要朕之爱女与人共为末蒙(吐蕃君长之妻)?还是说,要叫我大唐公主沦为姬妾, 成为尔等笑柄?”
  无论是其中的哪一种,李世民都断然不会答应。
  吐蕃使臣汗流浃背,连忙行礼解释,说他们末蒙身体不好,只怕是撑不过这二年去。赞普听闻大唐戍边将士们多有传唱晋阳公主的功德,心中向往,这才诚心诚意前来求娶。
  “……赞普还说,公主尚且年幼,陛下定然想要留在身边多陪伴几年。因而,通婚和亲之事,推迟几年也无妨——”
  哦。
  原来是冲着利用兕子这一身本事来的。
  李二陛下一忍再忍,终于听不下去吐蕃使臣的狗屁话,拔了腰间天子专用的鹿卢玉具剑,一剑劈断了进贡的乌斯藏瑟瑟(绿宝石)。
  “回去告诉你的赞普,我大唐公主,从来无需和亲!”
  再是价值连城的金玉,也比不得他女儿的一根脚趾头。
  ……
  前朝的事闹得沸沸扬扬,终究还是传到了立政殿。
  长孙皇后正看着兕子手写一册“春土豆种植指南”,听到消息,她还没吭声,兕子先嘟嘟囔囔吐槽起来了。
  “耶耶真是的,不喜欢就丢给兕子好啦,干嘛要一剑劈开呢!阿娘,劈开的绿宝石,给兕子和城阳一人一半吧?”
  长孙皇后无奈笑出声,伸手点了点女儿的额角:“调皮,阿耶为你在前朝发了火,你可倒好,满心惦记着吐蕃的金玉之物。若叫你阿耶听到了,只怕要气得揪你耳朵。”
  “阿耶才不舍得呢。”
  兕子狡黠地挤眉弄眼,李二陛下便背着手从外头进来:“又编排朕什么呢?臭丫头。”
  小萝莉刚好写完了,搁笔吹干纸上墨迹,一溜烟窜到李世民身前,将几页指南递过去:“兕子写了春土豆的种植注意事项,请耶耶过目!”
  李二陛下才处置完吐蕃和高昌国的闹心事,这会儿瞧见女儿这般乖巧贴心,一颗老父的心登时柔软的一塌糊涂。他感慨地揉了揉兕子的脑袋,双手接来仔仔细细读了一番,畅然大笑:“好闺女!真是阿耶的好闺女!”
  眼瞅着李二陛下下一步就要用胡茬子来扎脸蛋了,兕子连忙蹦跶着,躲到了长孙皇后怀中。
  长孙皇后笑着将人揽住:“这份种植疏义用词简单直白,各道的百姓听人读过一遍,也能完全理解。恭贺陛下,今秋当是丰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