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兕子却灵巧躲开,笑嘻嘻藏在城阳身后,探出头道:“阿兄,一路小心。”
  青雀当即愣在原地。
  长这么大,这还是兕子头一次叫他“阿兄”。
  紧跟着,几个小的嘻嘻哈哈都叫唤起来:
  “阿兄,到了记得多给我们写信呐!”
  “阿兄,你现在刚好,别再胖啦!”
  “听说相州烧鸡天下一绝,反正河南道与长安相距不远,阿兄下次回来,能不能带几只啊!”
  这还没走呢,已经惦记着回来捎带吃食了。
  李二陛下哭笑不得,借势掩住眉目间的担忧不舍,伸手拍了拍青雀的肩头。
  “看顾好自己,阿耶相信,你能做好这个魏王。”
  青雀就这般离了京。
  因他走得早了一两个月,便没能看到凌烟阁内二十五功臣的画像,以及兕子同等身的“守成者”玉雕像。
  这二十五功臣画像,照旧是交给了阎立本去做;
  兕子的玉雕却是李二陛下秘密进行的。
  因而,此番春三月里,凌烟阁一经落成,群臣跟随帝后到访,都被惊呆了。
  凌烟阁地处三清殿边,只是小小一座三层阁楼。为了安置好这二十五副画像,自然要排出个先后顺序来。
  最外一层,李二陛下搁置了靠后的其余功臣画像;
  中间一层,则为功高王侯之臣;
  最内一层,便是功勋最高的宰辅之臣。
  叫群臣大惊失色的第一件事,便是最内层排第一位的画像,赫然便是平阳昭公主身穿战甲,手持宝剑居于马的英姿。
  平阳昭公主,一位已逝的公主,一个女子,竟然功封凌烟阁?
  若是与驸马柴绍夫妻合像,那倒也罢了,可陛下竟……竟将平阳昭公主的画像排在了第一位?!
  真是闻所未闻。
  然而,这还不算完。
  三层楼,二十五幅画像,均面北而立。
  此刻,众人逐渐回神,将目光从画像上移开,才发现最内层的北面立着一座玉雕。
  看身形,是个年岁尚小的女子。背对他们,头戴斗笠,扛着一杆锄头正望向凌烟阁外。
  魏征、房玄龄等人几乎一眼就认出来,那玉雕当是兕子。
  “今有贞观盛世,少不得凌烟阁内二十五功臣帷幄之谋,熊罴之力,与朕协德同心,方有今朝。”
  “尤其,若无胞姊——平阳昭公主带领娘子军,绝无今日大唐。阿姊之功,堪当首位。”
  第55章 55 打到他服为止!
  当年之事, 已经鲜少有人提及。
  然而长孙无忌他们这些老臣却是门儿清的。
  前隋大业十三年,高祖李渊将欲起兵之时,是平阳昭公主独身回到鄠县(西安鄠邑区), 将李氏庄园变卖, 赈济灾民,由此招揽到了第一只数百人的起义军。
  为了更充足的兵力,她开始辗转联络反隋义军。
  胡商何潘仁、李仲文、向善志、丘师利等拥兵几万的义军, 竟都先后被平阳昭公主说服,心甘情愿做了她的手下。前隋朝廷闻讯, 更是几度派兵攻打, 却都被公主一一扛下, 由此占领了户县、周至等长安周边地带。
  乱世出英杰;
  在那个烽烟四起的时候, “李娘子”便是最耀眼的英杰!
  足足七万余人的娘子军, 就这样在一个女子的带领下, 盘踞关中,迎来了与李世民会师渭河北岸, 直攻长安的时刻。
  因而, 今日他李世
  民说“阿姊居功堪当第一”,谁敢反驳?谁又能反驳?!
  “长安之战后, 大唐依旧腹背受敌。那个时候, 朕与柴绍忙于征讨薛举、王世充、窦建德等人……是阿姊, 驻防河东咽喉苇泽关, 才能叫中原稳固, 长安无虞啊。”
  程咬金哪里听得了这些。
  当即拱手道:“俺老程来得晚,未曾与平阳昭公主见过几面。但那娘子军的威风,俺却听过无数。李娘子居功第一,俺老程心服口服!”
  随着这一嗓子, 武将那头便掀起了摁不住的波澜。
  “臣亦心服口服。”
  “苇泽关都是过去的称呼了,如今百姓都叫它娘子关,可见李娘子之功,不仅在陛下心中,更在大唐子民心里头,谁也抹不去!”
  文臣之中,还有想提“有违礼制”者,却被房玄龄、长孙无忌和高士廉几个轻飘飘揭了过去。就连魏征都臭着脸暗讽了几句,直叫那人红了脸。
  李二陛下心中甚慰。
  他就知晓,这帮陪着他打天下的人,个个都不是孬种,又怎会抢夺一个胆谋过人、有军事天赋的女子功劳。
  只要这凌烟阁在一日,他的阿姊便照样青史留名。
  君臣之间难得温情,说笑闲谈几句后,长孙无忌状似无意问:“陛下,不知那玉雕像是何用意?”
  众人回身,恭谨看向那尊阳光照耀下清润透亮的玉人。
  玉是上等羊脂玉,雕玉雕的人显然功底深厚,连那一身十二破裙以及面上欢喜的表情都刻的分外细致,栩栩如生。
  李二陛下上前,轻抚玉人的发顶,笑道:“你们看外头。”
  群臣上前,顺着晋阳公主玉雕所探看的方向,从凌烟阁内向外瞧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