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除了金鸡纳树,她还有“稻鱼经济”的事儿要做呢。
  前阵子,阿耶给她升了公主府的规格,不仅有了一千多人的府卫,还得了一千二百户的食实封。
  这么一来二去,她手下有官位的人手多了不少,又因为多是行伍出身,知晓她在农粮牲畜上的贡献能带来多实际的好处,朝臣好感值自然又是大涨了一波。
  兕子稍一合计,便拿去兑换了稻田鱼、虾、蟹的苗子。
  今年的水稻已经先一步种好,长势喜人。
  这些鱼苗和小虾小蟹的确好养活,单独的稻鱼,稻蟹,稻虾都好说,只是鱼虾蟹混养模式却有些难。
  比方说,鲢鱼鱼苗的规格不能太小,蟹类也得先后经过三次的剥皮处理,虾子的数量更得时时关注把控,以免虾蟹二者的竞争关系加剧,不利于其繁衍生长。
  斟酌再三,兕子决定先在大田养蟹,小田里头分别养鱼虾。
  大田有大田的好处,一望无垠的水田里头,满是横着跑的肥美稻田蟹。它们的肉质更鲜美,蟹膏粘稠,连繁育产量也会高于小田。
  唯一的缺点是,大田很容易跑蟹。
  兕子带着城阳和新城两个,手忙脚乱地跟宋管事他们一道,在田边夹了一晌午螃蟹。
  直到庄户们在周边又紧急挖出高垄,水田里头通以细微循环的活水,跑蟹的情况才算是差不多解决了。
  兕子长呼一口气。
  有惊无险,有惊无险。
  谁知新城忽然呲牙咧嘴,一屁股坐在地上:“啊!三姊姊,我的手被螃蟹夹了!”
  兕子和城阳吓了一跳,连忙凑上前去查看。
  只见幼妹的小拇指上趴着一只丁点大的蟹,大概……大概是给了她一钳子吧?
  宋管事和松萝连忙上前,帮着摘了螃蟹,就要去寻太医上药:“别看这是小螃蟹,夹人可疼呢。新城公主这小指已经红了,安全起见,还是请太医来瞧瞧,上药才是。”
  一番折腾之后,回到宫里已是暮鼓时分。
  所幸,新城的手指没什么大碍。
  “阿耶为城阳择了卫尉卿之子薛瓘做驸马,婚期就在今秋了。算算日子,我们姊妹能呆在一处的时候不多了。”
  兕子一手牵了城阳,另一手牵了新城,将两人顺势一扯,都搂紧怀中。
  “我如今可是食实封的人,等城阳大婚那日,定会给你备一份嫁妆。虽说皇家的公主不算嫁入他门,但多些财帛傍身,总归没错的。”
  兕子笑着揉了揉新城颇不服气的小脑袋:“新城有驸马了,也是一样的嫁妆!”
  这两个姊妹向来乖得很,不像她从小折腾着薅东薅西,手里头宽裕些。如今加上食实封,庄田、廪物、盐池子又都准许她涉足,多关照些姊妹也是应当的。
  阿耶给了她足够多的偏爱;
  她也自该学会去爱亲友。
  城阳早就红了眼眶,泪珠子啪嗒啪嗒往下落。兕子和新城一边给她轻轻拂拭,一边调笑道:“若你不喜欢那薛家小子,我立刻就去求阿爷收回旨意。”
  城阳眼见兕子真要起身,连忙扯着她衣袖:“别——”
  兕子狡黠笑着回身:“我就知道,阿耶阿娘说要叫薛瓘做驸马时,你耳朵都红透了!”
  城阳含羞带怯,嗔怪地瞧一眼兕子,捂住了自己的脸。
  新城嘿嘿直乐:“二姊姊害羞了呢。”
  兕子也跟着乐起来。
  相比杜荷,薛瓘这个人的确是个难得的好儿郎。他长得好,性情好,又算有几分真本事,既然城阳喜欢,她作为家人自然真心祝福。
  兕子感慨如老父,拍了拍城阳的手背:“无论二姊作何选择,咱们一家人,总在你身后呢。”
  金秋时节,城阳公主与驸马薛瓘行大礼成婚,整个长安热闹非凡。
  李二陛下再度嫁女,哪儿哪儿都不得劲,看女婿的眼神也愈发不善。好在薛瓘还算沉得住气,硬是顶着压力,与城阳走完了大礼。
  人人都夸这二人金童玉女,天造地设。
  长孙皇后喜极而泣,侧身用帕子沾了泪,瞧着甚是欣慰。
  倒是李二陛下,闺女都完婚小半月了,还会忍不住跟长孙皇后念叨:
  “也不知城阳过得如何啊,要不……朕去他们府中瞧瞧?”
  长孙皇后无奈:“陛下,七日前已经去过一回了,吓得卫尉卿薛怀昱携妻儿老小全都跑去相迎。这回又是闹什么?”
  第57章 57 不虚此行,不负遇见。……
  李二陛下被发妻戳破, 想起那日尴尬场面。
  讪讪摸着鼻子道:“这不是城阳自小乖顺,胆子也小,朕担心她受委屈……”
  长孙皇后无奈笑:“陛下这是关心则乱了。薛家忠君爱国, 家风清正, 薛瓘又是德才兼备的好儿郎,断不会叫城阳受委屈。再者说,这孩子比起幼时变化也不小, 成日里跟着兕子,早已丢去那副怯懦之态, 何须担忧呢。”
  李世民感慨地长叹一声。
  观音婢所言不虚, 几个孩子的性情的确有些变化, 尤其是
  城阳和雉奴两个胆小些的, 不知不觉间, 竟也被兕子带的, 敢于各抒己见。
  先前,朝野流传兕子的谣言时, 雉奴还特意寻到他面前, 为妹妹打抱不平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