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比如1823年创刊的《柳叶刀》,以刊登综合医学知识为主。距今发行了五十年,已在欧美有较强影响力。
又如三年前,即1869年刚刚首发不久的《自然》,喊出了杂志将会登载多学科领域前沿研究文章的口号。
两个月前,莫伦萌生捐款建立女子医学院的意向时,也对如今医学相关研究做了调研,特别关注了法医学方向的各种学说。
经过调查发现,c8h7n3o2,即鲁米诺已经在前几年被人工合成制作出来。它在常温下比较稳定,是米黄粉末或黄色晶体。
然而,无人研究它的发光性。
莫伦先做了小规模实验,确认两个世界不存在差异性。
这里的鲁米诺在一定条件下被氧化后,也会发出蓝色荧光。随即,根据当下英国研究文章的撰写习惯,写了相关论文。
不可以用上辈子的学界标准,来评价现在的科学期刊。
曾经耳熟能详的某些刊物,有的尚在新手期是影响力较低,有的甚至还未曾创立。
她在一众科学杂志刊物里,最终选择投稿《柳叶刀》。
不是盲选,是给筹备中的女子医学院造势。也是专业对口,论文提出了鲁米诺试剂在法医学中的应用。
距离投稿过了一半月。
期间,莫伦已向伦敦大学医学院批量订购用于检测的血液,更加完善了实验数据。
也在勘察英格兰银行事强森被害现场时,运用到了鲁米诺试剂,检测出被凶手擦拭干净的血液。
今天,终于有了论文刊登的确切消息。
莫伦接过《柳叶刀》预印本,不只翻阅了自己的文章,也快速查看其他文章。
文章被刊登是意料之中,她没有太多惊喜,更关注论文能带来的现实价值。
莫伦:“伦敦大学每个月定期举办面向大众的「科学知识演示展」。等这期《柳叶刀》正刊发行,也就是十一天之后,我想在伦敦大学的演示展上,现场展出鲁米诺发光反应实验。”
本世纪,英国开启大众阅读模式,人们可以书籍中汲取了各方面的知识。
纸上的文字与图片却终究不够直观易懂。在没有电视电影等的时代,各类展示性讲座备受大众欢迎。
比如,十几年前一些外科手术会在剧院或学校演出厅进行。
大众购票后能像观看歌舞剧一样,亲临现场观看手术。
莫伦当然知道这种做法的弊端,手术应该在无菌环境中进行。
此时却是19世纪,很多后世人应为的“应该”,不是现在的风俗习惯。
直到十一年前,巴氏消毒法才被发明出来。
西方医生们也是在近年慢慢接受做手术前要消毒的念。
仍有一些死硬顽固派认为他们是高贵的绅士,双手怎么可能不干净,就是不该进行消毒。
暂且不论表演式手术的弊端,它的存在从侧面反映了19世纪的一种知识传播途径。
人们乐意花钱去看科学演示展,那成了与逛博物馆、听音乐会等相似的娱乐休闲方式。
各大学与研究机构都有举办展示会或讲座。
伦敦大学的展示会,比起剑桥、牛津大学更有举办地的优势。
它在伦敦市内进行,这座城数百万的人口都是潜在观众,所以每次展会都是座无虚席。
莫伦:“我希望警方、司法机构、侦探们能尽快了解到犯罪现场看似不存在的血迹,可以被鲁米诺试剂检测出来,让他们把这种新技术被运用到实际侦查中。”
《柳叶刀》的受众群有限,不是谁都会去阅读专业文字内容。
科学展示会上的现场实验,效果更直观,是不错的知识传播途径。
每场展示会的新奇演出也会被各大报纸转载刊登,是形成新一轮的影响力。
安德森夫人十分赞同这个提议。
“您的想法很好。我有一个小建议,要把握好发光实验的氛围,不用弄得太神秘,还是要表现得更具科学性。”
莫伦:“我也是这样想的。不要让它看起来像是一场魔术,不如一步步展出严谨的化学实验过程。”
搞一场魔术,比如全场拉窗帘熄灯,似打一个响指,在黑暗中突然冒出蓝色幽光。
这种方式肯定吸引观众的眼球,却与筹建女子医学院造势的目标相悖。
前有爱丁堡大学女医学生被抵制被围攻的官司闹得沸沸扬扬。
女人学医的反对者们有着严重歧视,提出歪,认为女性太感性冲动、不够客观性,所以不适合从事医学工作。
因此,在这场伦敦大学的科学新知识展示会上,不必用魔术式表演博取人们关注,不如展现出女性的严谨、冷静、性治学态度。
莫伦:“之前,我听您提过妇女医院中的一些女药剂师、女护士,准备申请今年的女子医学院入学考试。
我想从她们之中选出三个人,负责这次鲁米诺发光反应的现场展示。到时候,由她们来进行具体的实验操作,而我从旁解说即可。”
安德森夫人无不欣喜地笑了,更是一脸止不住的赞美神色。
莫伦这样做,是不为自己出风头,而把展现风采的机会给了女性医护群体的代表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