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莫伦继承的产业股份之中,也涉及对美国制衣行业的投资,是缝纫机生产厂。
她做过调查,美国成衣业的发展与十多年前的南北内战直接相关。
当时,男士军服需求暴涨,提供了大量制造成衣的订单。
内战结束,美国服装从业者根据收集的海量军装尺寸,掌握了详实的人体比例数据。
基于此,有了标准化衣服尺寸的依据,可以固定尺码制作衣服鞋袜。
纽约富商兰格也吃了一波战争红利。他经营的「兰格制衣」曾经给北方联邦军队制衣。现在拓展产业,从制衣向剧院方面扩展。
莫伦随意猜想着兰格的事业版图拓展线路,是否准备先从大众制衣拓展到娱乐业,再向高端奢侈品牌发展?
话说回来,她没有订购兰格家的成衣。
去年前来纽约,在「普林斯定制店」预订了几套风格不一的衣裙。
从设计到工艺都很符合她的预期,这次也是让普林斯家加急制作,送到了柏树街1号。
莫伦一边洗漱,一边想起福纳克夫人。
富商兰格的真实性情如何?对于前来投奔他的表妹与侄女们是热情欢迎,还是随便给点钱打发了呢?
再说「兰格剧院」里的热播戏剧,它的精彩舞台特效又会与博物馆闹鬼制造者有关联吗?
一通发散联想,穿着整齐再前往起居室,已经是十二点整。
莫伦:“中午好。”
“中午好。”
麦考夫坐在沙发上翻看着报纸,他已在外面转过一圈。
“我去过码头,『珍妮号』全员71人全部活着上岸,但其中14人被送去医院。
今天凌晨,共计五名水手与九位乘客落水。部分被吞噬鳗的牙齿咬伤,部分被水母蜇伤。目前都没有生命危险,主要是过敏红肿反应。这是住院者的名单。”
麦考夫指向桌上的表格,又说:
“上午九点左右,『珍妮号』也被拖入港口。您与桑娅女士的行李已经取回,暂放在一楼储物室。”
“谢谢。”
莫伦取来名单浏览一遍。
上面没有熟悉的姓名,看起来记者旺斯所在的no.6逃生船,包括年轻夫妻赫特与玛姬在内都是顺利上岸。
她也顺势递出信封:“印有肖恩指纹人皮的那组照片。”
麦考夫接过细看,人皮上的那颗痣并无显著特点。
没有痣上长毛,也没构成特别图案。相片是黑白的,看不出其他颜色。
麦考夫:“痣的颜色特殊吗?”
莫伦:“普通褐色。”
麦考夫收起照片:“这样的话,很难确定人皮是从哪一具尸体上扒下来的,只能等平克顿先生到了,再想办法查证。另外,码头上还有一件事。”
“我见到了闻讯前来的『珍妮号』船东史密斯。”
麦考夫问:“现在需要向您确认一点,您很想买下怪蛇尸体吗?”
莫伦听出来了,这笔买卖不易做。“如果我回答‘很想’呢?”
麦考夫:“如果是您深思熟虑后的「很想」,我会竭尽所能为您完成心愿。”
莫伦笑了,又坚定地摆手:“没必要,我们都不必在这种事上浪费时间与精力。我对收集尸骸不感兴趣,只想知道怪蛇出没的原因。不管它被谁拍走,让我近距离观察几个小时即可。其实看不看也没差别,我的眼睛也不是检测仪。”
莫伦心里清楚,以目前的科学检测水平,连毒药的成分都检测困难,更不提做什么分子生物学检测。
麦考夫仔细观察一番,确定莫伦真的没有不舍与遗憾。
既然这样,他也不必把性思考的脑子寄存在一旁,投入到一场疯狂抢夺战中。
莫伦好奇的是另一点:“有很多人抢购它吗?”
麦考夫:“是的。全球各地对不明生物的探索热情都很高。不知您对美国的「化石战争」是否有所耳闻?”
“听说了。”
莫伦:“两位昔日好友,爱德华柯普与奥塞内尔马什反目成仇。为了比拼谁能挖掘更多的更有价值的恐龙化石,两人不择手段式地争夺恐龙化石。”
这个世界与上辈子的科学发展趋势是大同小异。
虽然部分知名人物有所差异,但如今发生的「化石战争」与上辈子古生物学圈内的内斗事件一致。
柯普、马什以实际行动,向世人展示了什么叫同行是仇家。
19世纪中期,欧美兴起了恐龙热。
柯普、马什生于美国,在德国深入研究古生物学时结识,起初关系融洽,还用对方的名字命名新发现的物种。
五年前,1868年,柯普在新泽西州雇佣矿工发掘恐龙化石,他邀请了马什来参观。
不料,马什买通矿工,把新发现的恐龙化石直接送去他供职的耶鲁大学。
这成为两人的决裂之始。
莫伦不搞古生物研究,但阅读各学科的书刊打发时间,从中围观了柯普与马什的斗争。
这几年,两人互飙论文,而双方的恶斗绝不只在学术期刊上。
四年前,美国西部发现了大量恐龙化石。
柯普、马什展开了实地斗争。你封锁化石发现地的消息,我派出探子跟踪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