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两人是否获得了匡茨未能察觉的藏款线索?是否黑吃黑吞了那笔钱?
麦考夫正是考虑到这点,才制造了以假乱真的假象。
让最后与雌雄双煞见面的“德裔兄妹与男仆”坠崖身亡。
不难推测,捕梦社正愁地找不到雌雄双煞对质。今天的新闻一出,这个组织势必一查到底。
此时,被卷入纷争的另一方该怎么做?
莫伦:“世上从来不存在雌雄双煞,有的只是「甜死人不偿命」组合。”
麦考夫:“既然从不存在,自然就不会出现在纽约。”
两人想法高度一致。
渔夫想看鹬蚌相争,那就让钓鱼佬空军,雌雄双煞绝不冒泡。
不仅不冒泡,还要悄悄地锁定渔夫的位置。
偷偷接近他,再一把撅了他的鱼竿,撕坏他的渔网,掀翻他的渔船,把人扔掉海里。
麦考夫:“《纽约时报》的这则假新闻暴露出偷蛇尸团伙的特点,这伙人是从英国的可能性更高了。”
莫伦认同:“这篇报道颇具真情实感,生怕被点名的两方打不起来。我怀疑偷蛇人与一直没有露面的伦敦套现人有关。”
十月,财务费纳希叛出捕梦社。
在那之前,他从组织账户上套现十几万英镑。那笔钱由他在伦敦的朋友帮忙做账转移。
莫伦与麦考夫把意外获得的十万英镑入袋为安,但始终没找到伦敦套现人。
游乐园连环杀人案闹得很大。
当时,伦敦套现人只要有点脑子就会好好躲着。
今天,《纽约时报》假新闻里出现了套现人的身影。
莫伦:“套现人是费纳希的朋友,他知道捕梦社会徽的图案。这能解释史密斯船东失窃的仓库中,那个粉笔图案为什么能把会徽的细节画得分毫不差。”
这一现象却不代表套现人必是偷蛇团伙的一员。
莫伦:“两种可能。第一种,套现人来了纽约。偷蛇事件是为劫财,顺便报仇。”
费纳希被保镖匡茨杀死,匡茨已经被捕。这笔账却无法到此为止,因为十万英镑不见了。
套现人亲自把线索放到鸭嘴兽肚子里。巨款属于老友费纳希,他被杀后,钱也不能让外人夺走。
套现人不甘心就会来纽约,挑起雌雄双煞与捕梦社的矛盾。
麦考夫说出第二种可能:
“或者,套现人已经被害。杀他的是偷蛇团伙,逼问出了一些捕梦社的内幕消息。”
偷蛇团伙原计划黑吃黑,以为抓到套现人就能劫财。
不料运气差到极点,来迟一步,十万英镑被提前取走。
又不甘心失败,来纽约企图挖出捕梦社,榨取这个组织的剩余资产。
顺带报复让他扑个空的雌雄双煞,就有了今天的扣黑锅。
莫伦:“两种可能都指向偷蛇团伙是近期从英国来的。插画师乔门罗身上的疑点不减反增。
除了他,近期进入美国,尤其是从纽约入境的旅客,符合绘画好手、擅于仿写字体的特长,且具备作案时间,都有嫌疑。”
麦考夫:“我们先去警局。之后我到海关找阿伦特先生聊聊,争取要一份入境名单。”
莫伦:“之后,我也去找一找乔门罗以往的插画作品,比对他的画风与失窃现场的粉笔画是否相近。”
下午两点,两人来到警局法医室。
法医莱瑟姆已经完成对被害第一次尸检,卡基的尸体躺在解剖台上。
莫伦走近,这次看清了尸体的细节情况。
藏于雪人里的死者卡基,他的双手双脚皮肤微微发蓝。
再看向旁边的化学试剂检测桌。
酒精灯已被熄灭,玻璃试管的内壁上附着了一层闪光的深棕色膏体。
莫伦问:“卡基的死因是砷中毒?”
法医莱瑟姆:“是的。看来不用我多加说明,您了解如何检测砒霜。我用了马什检测法,确定这位被害人是砷化物的受害者。”
莫伦点了点头。
砒霜杀人,古已有之。
它有轻微的金属味与颗粒感,但能漂亮地隐身在饮料中。比如把砒霜添加到葡萄酒中,一般人看不出也尝不出异样。
欧洲给这种毒物以“继承粉”的别称,它传入美洲后,成了下毒谋杀的头号利器。
人们知道砒霜有毒,但离谱的是在某些地区,它还成为保健品。
半年前,莫伦在中欧旅行。
途经奥地利的施蒂利亚地区,亲眼见识了当地人以砷为食的风俗。
据说这种习俗已经持续两百年。
食用者最初服用少量的砷,只有半个米粒大小,再逐步加大剂量。以求美容养颜与强身健体。
当地人可能是有了耐毒性,很少出现不良反应。
莫伦猜测,这与当地人食用砷块的纯度有关。
从这种食砷风俗,衍生出了一种辩护方式——施蒂利亚辩护。
如果被害人死于砷中毒,却有主动长期食用砷的习惯,辩方律师会以此来为投毒者脱罪。
能够形成这种辩护方式,不只是奥地利的施蒂利亚人服用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