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5章
“国师所谓一心为了北陵,就是拿着北陵数万儿郎性命儿戏,拿着北陵基业去成全你自以为是的算计?”
“届时北陵兵败,那数万儿郎枉死战场,国师要拿什么去给他们抵命?!”
夏侯令脸色一变,不可能,他们怎么会知道跟南齐计划出了差错,魏帝提前设局的事情……不,不对。
鸣珂的密信是昨夜才入的皇城。
昨夜……
宋瑾修去过国师府!
夏侯令猛地扭头看向宋瑾修:“你竟敢窥探军中机密?!”
宋瑾修皱眉:“国师慎言,我从不与军中之人往来,更谈何窥探什么机密,我只是不忍见北陵基业毁于一旦,更不忍见汗王如此信任国师,伐魏大军却因国师大意丧命战场之上。”
“昨夜我本是得了消息,魏朝皇帝突然征调大量商船,秘密运送物资前往南境,那睦南关更是兵力大增仿若有什么变故,我去国师府本是想要告知国师此事,怎料却无意知道国师居然隐瞒汗王,与南齐定下共同伐魏的计划。”
宋瑾修脸色有些不好,微沉着眼道:
“国师于我有救命之恩,亦有提携之情,我虽震惊此事却迟疑是否该告知汗王,更惶恐是否误会了国师,我于宫门前徘徊整日,入夜便遇到急急进宫的公主与驸马,从他们口中得知国师竟想要延缓战机,拿着北陵数万将士去替南齐作饵。”
宋瑾修说话间直接跪了下来,朝着汗王磕头。
“微臣有罪,微臣不该顾念旧日恩情,便想要替国师隐瞒,若因此葬送那些将士性命,微臣万死难辞其咎。”
季容卿扫了一眼情真意切的宋瑾修,在旁说道:“宋大人迟疑也是情有可原,毕竟谁能想到国师敢如此行事,且大战在即,若无确凿证据,万一误会了国师岂不是会动摇军心。”
“汗王,宋大人一心为了北陵,若非他所得消息,臣和公主也难以弄清楚魏朝变故,届时南齐若是落入魏朝算计,北陵又延误了战机,咱们才是真的危矣。”
汗王之前有所动摇的脸上彻底冷漠了下来,只是这份冷漠并非对着宋瑾修。
“你先起来。”
他让宋瑾修起身后,才垂眸看向夏侯令:“你有何解释?”
夏侯令刚想张嘴解释,乌娅就冷声开口。
“他有什么好解释的?若说之前他是为了北陵私下勾连南齐情有可原,那昨夜得到消息知道魏朝老将尹豹早已秘密前往睦南关,南境更是多出十万兵力,他早就落入魏帝陷阱时,他为何依旧未曾禀告汗王。”
“只是为了怕汗王动怒,担心国师府失势,让人知道他无能,他就隐瞒这么大的消息,他眼里哪有汗王,又哪有我们北陵,说到底不过都是为了他自己的私心。”
乌娅声音带着几分质疑。
“汗王,你当真要让这种人掌我北陵主帅之权?”
第763章 杖责,禁足
汗王脸色越发难看了几分。
夏侯令急声道:“老臣没想欺瞒汗王,那睦南关之事本是打算告知汗王,只谁曾想却被忘恩负义的小人窥探隐秘抢了先……”
被骂忘恩负义的宋瑾修神色有些黯淡:“国师,我从不想告密,也在王庭前徘徊了一整日,我只是不愿您一时私心酿成大错。”
乌娅向来直来直往,有些看不上宋瑾修这番惺惺作态,可她也知道眼下是打压国师府最好的机会,她冷笑了声。
“国师口口声声说宋大人忘恩负义,他要是真忘恩负义昨天夜里知道你欺君罔上,就该早早进了王庭禀告汗王,以此博取恩宠,而不是犹豫不决徘徊一整日都未曾想要揭穿。”
“若非从本公主这里知道你私下交代军中之人拖延战事,唯恐北陵基业丧于你手,他怕是也不会下了决心面见汗王,指证你勾结南齐之事!”
乌娅说完抬头,
“汗王,国师句句狡辩,却难掩他私心甚重。”
“自从魏帝夺位清洗京都之后,我们留在大魏的京城的人几乎被杀了个干净,国师手中本有细作,却一直隐瞒其身份不肯将之送回消息与人共享,反屡屡借此替自己谋利,这一次他若是早将那细作所送消息告知我们,只消与我们所知消息对比一下,就知睦南关那边出了差错,而不是险些中了魏帝算计送羊入虎口。”
“他欺瞒汗王,独断专行,自恃聪明,却险些让我北陵将士为他无知狂妄葬送沙场,让这种人成为主帅领兵南下,别说是我,就是诸部长老和各位将军也绝不会答应。”
汗王看着脸上布满寒霜言语冷厉的乌娅,脸上神色不断变化。
他忌惮这个曾经的妹妹,如今名义上的“继女”,更忌惮她身后的王后还有整个宗聿部。
北陵并无女子不能掌权一说,数百年前也曾有过女子当政,当初老汗王出事时,乌娅就曾经是他夺位的对手之一,后来他胜出之后,第一个打压的便是乌娅和宗聿部,当时形势不如人,乌娅便率宗聿部退去,表面上向他低头效忠,可惟有汗王自己清楚。
乌娅从未对汗位死心,就连宗聿部也一直都是他的心腹大患。
特别是季容卿出现之后,他对乌娅的忌惮便越来越重。
这次他想尽办法打压乌娅,将主帅之权强行给了国师府,本就是想要借此压制宗聿部的那些人,可谁能想到夏侯令居然出了这么大的差错,他一时间气极夏侯令擅作主张,更恨他坏了他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