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6章
“你与我合作,我是活腻了吗?”
夏侯令听着他满是嘲讽的话眉心紧皱:“我虽对你下手,但你又何尝没有跟万鹄部的人一起算计我,你暗中收买十三散部之人的事难道不是为了寻机架空我?“
“你我本有嫌隙,彼此算计各凭手段,但你刚才也说过,世间万事利益为先,若于你我二人利益有损,暂时合作又又何妨?”
见陆执年只摩挲着茶杯不说话,夏侯令声音更沉了几分。
“陆三郎君,你我早已同坐一船,生死前程全在北陵之上。”
“此战北陵如果胜了,你我自然安好,可北陵一旦败了,那些戎人还能退守天灵山外,大魏也没有那能力将他们赶尽杀绝,可是你我却一定会死无葬身之地。”
“我知你对我嫌隙,但你我之间的事情可以等到战后再看各自手段,眼下最重要的是拿下大魏,不是吗?”
陆执年虽然没有说话,却也没有反驳。
夏侯令见状也不催促,只安静坐在一旁等着回复。
二人思虑着该如何拿捏对方,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得到更多的好处,替自己争取更多的东西,却没有一个人想过他们各自所得的消息有问题。
大魏离北陵太远,加上西北战事阻挡,消息传回来本就已时隔多日。
夏侯令和陆执年各自都有消息来源,但因为那边刻意阻拦分化所以消息都不全面,若是他们能够敞开了毫无遮掩彼此印证一番,或许能够察觉出不对劲来,但他们都对对方猜忌怀疑有所保留。
彼此遮掩试探之下,夏侯令以为大魏皇后落在陆执年手里,不仅相信了属下带回来的那些消息,也确定了手中那龙玉令是真的。
而陆执年也只以为夏侯令是有确切消息,鸣珂擒走了宋棠宁后落在陆九安手里,至于这段时间断了消息,也只是因为陆九安为保全自身,担心追捕之人怕露了痕迹。
过了片刻,陆执年才开口:“我可以与国师合作,拿下大魏再谈其他,只是眼下国师想要如何做?”
他顿了顿说道:
“大魏那边遮掩了皇后失踪的消息,还借以筹备科举之事掩饰太平,如果让人知道那日逼宫时皇后被人抓走,的确能够让大魏京都混乱些时日,但是国师应该清楚。”
“此去大魏路途遥远,且如今大魏京城戒严,外人根本难以踏足京城,若是想要乱了京城借此殃及边关,来去少说月余,北陵根本等不起。”
第896章 筹谋
夏侯令闻言心中一跳,因着鸣珂的消息,他自然知道魏帝上位之后意图铲除世家改革朝堂,那科举之事也早有耳闻。
魏帝想要提拔寒门,以那些学子分化充实朝堂,抢夺分化望族权势绝非易事,而且科举流程复杂,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办成的,大魏那边居然选在这种时候筹办……
夏侯令越发笃定大魏是真出了问题,也更加相信陆执年果然有其他消息来源。
夏侯令沉声问:“大魏皇后眼下在何处?”
陆执年摇摇头:“不知道。”
见夏侯令抬眼看他,陆执年说道:“你用不着这么看我,我既然愿意跟你合作,就没必要在这种事情上面骗你。”
“那日大魏京中动乱之后,我跟陆九安也断了联系,之前借着世家那边混入魏朝京都的死士死了个干净,若非早前还留了其他人藏身他处,我所知道的消息未必能有国师多。”
夏侯令微眯着眼:“他会不会已经被擒……”
“不会。”
陆执年毫不犹豫:“陆九安是当年陆家精心培养出来的暗君,他对大魏京城的熟悉远超任何人,大魏皇后落在他手里,他就算将人带不回北陵,也绝不会轻易落入人手,想要保命并非难事。”
“况且大魏那边如果真的已经抓住了陆九安,就不会让黑甲卫倾巢而出,也不会这个时候筹办科举,甚至还以押运粮草之名调了上万兵力离京。”
夏侯令皱眉开口:“你是说,魏朝京都有兵力调动?”
“是。”
陆执年说道:“国师应该知道大魏如今是什么情况,魏帝被困南齐,皇后一人独木难支,若非她手中握着黑甲卫和京中那些兵力,根本不可能压得住朝中那些老狐狸。”
“皇后若是周全,她绝不会在这个时候调兵出京,而且大魏朝中世家和清流一派是不死不休,两方争斗由来已久,稍有机会便会将对方赶尽杀绝。”
“可是我的人却说,那日世家伙同惠王谢倬逼宫之后,却只有一半落罪,如同梁广义这等参与其中的世家支柱,却能保全与他亲近的两大世家毫发无伤,甚至依旧留在朝堂。”
“国师应该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夏侯令眼中一沉,他对大魏的情况知之甚深,自然知道梁广义是谁,也明白陆执年话中的意思。
梁广义无罪,清流一派任他留在朝堂,就如同他和陆执年交手得胜之后,手中明明有足够的东西能够将其置于死地,却不对他赶尽杀绝,反而任由其和公主府脱身留在北陵王庭与他作对一样。
大魏那些清流一派的朝臣怎么可能这么蠢。
陆执年说道:“而且国师今日既然来找我,不仅知道陆九安的身份,甚至还笃定大魏皇后落在他手中,那想必也不会什么都不知道吧?”
夏侯令闻言也没隐瞒:“我与鸣珂也断了联系,但是鸣珂失踪前曾经派了一名亲信逃回北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