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你亲自去,多跟夫人好些好话,就说招待的很好,但是我舟车劳顿,今天就不见了,送礼也别收。”
  她没把话说死,万一这个知府和四爷关系比较好,明天她就见一见,这样双方都不会难堪嘛,她可真是个小机灵鬼。
  晚上听说府衙那里开了宴席,馨瑶就让赵永福提前准备了醒酒汤和几个奶香小饽饽,又烧了两大壶热水,等着四爷回来。
  胤禛这一趟出来比之前受瞩目不少,前来恭维的地方官员也多了起来,左一杯右一杯的有些微醺。回了别院,先是就着醒酒汤吃了几个饽饽,填了全是酒的胃,又舒舒服服的泡了一个热水澡,觉得连日的疲惫都一扫而空。
  倚在榻上让人给他擦头发的时候,胤禛抱着馨瑶笑道:“瑶瑶真棒!”
  当初傻傻的小格格能妥帖的坐这些,他自己都没想到,虽然这是他一直希望的。
  “真的?”馨瑶睁着一双滚圆澄澈的眼睛望着他,眸子里都是欣喜,她受到了鼓舞,把今天的事情都说了一遍。
  讲到最后知府夫人那里,又有一点不自信,她犹疑的问:“你跟这个知府,关系好么?”
  胤禛仰头哈哈一笑,眼角扬起宠溺的弧度,他摸着馨瑶的乌黑亮丽的头发,仍带着笑意道:“关系好不好的又如何?你是爷的侧福晋,你不想见就不见,没什么大不了的。”
  “那,那我做的对么?”听了这话,馨瑶的双眸愈发的亮了。
  胤禛点点头,肯定的说:“瑶瑶做得好,以后乱七八糟的人都不用见。这里的知府不过是心虚,想提前买个护身符而已。”
  两人又依偎着说了些话,馨瑶问:“咱们在这里待几天?”
  “皇上明儿个就去巡查春耕,再召集耆老问话,最多两三天吧。”这也是知府心虚的原因。
  “啊……”馨瑶的表情一时怪异起来,不用接那些命妇的帖子固然好,可一想到又要坐马车,她就觉得浑身骨头疼。
  胤禛看穿了她的想法,捏了一下她的脸颊道:“小傻瓜,咱们从这里直接登船,沿着运河很快就到江南了!”
  第90章 淮安站到了
  船上可比马车好了不少,都是一水的大宝船,又宽大又平稳,馨瑶很快适应这些许的漂浮感,每天乐悠悠的嗑瓜子看风景。
  宝船虽大,到底不是贝勒府,是以白天馨瑶总是待在给四爷布置的书房里,消磨时间,反正四爷一般也不用。
  但今天不一样,四爷早早的就回来了,在书案前写写画画,馨瑶在一旁翻着话本,没有打扰。
  胤禛望着桌上的密信,一时陷入思索,半晌才回过神来,找了火折子点上,一把烧了个干净,又接着叫苏培盛来亲自处理好纸灰,才算安心。
  这封信竟然是河道总督张鹏翮写给他,这位康熙九年出身的进士,一直是皇上所倚重的能臣干吏,尤其擅长治河一事,并且已经在康熙四十二年加封了太子太保,位极人臣。
  可现在,张鹏翮居然会给他写信,这让胤禛十分意外。
  去年,两江总督阿山提议开一项新的治河工程,即开鲍家营引河,分洪泽湖的水势,从而保护高家堰,以防止黄淮决堤,取名‘溜淮套’工程。
  但张鹏翮这封信却透漏出,溜淮套有大问题。
  胤禛立刻皱紧了眉头,治河不比其他,乃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一个不好就是伏尸百万满目疮痍。
  皇上最关心春耕与河道、漕运,这阿山真有通天的胆子不成,敢在这里做手脚,而且,为什么张鹏翮要但但给他写信呢?
  用过晚膳,两人都靠在榻上看书。胤禛握着一卷治河方略思索,听着旁边馨瑶看话本笑的前仰后合,他问道:“有这么好笑?”
  馨瑶晃晃手里的书,露着一对小巧的梨涡,笑眼弯弯道:“这话本子一看就是穷秀才写的,扯的很。”
  “怎么说?”
  “这个故事说的是一个生员看上了一户员外家的小姐,可自觉高攀不上,就勾结下人去员外家的铺子里闹事,再出来当好人替老爷摆平,那老爷心中感激,便招他为女婿,”馨瑶撇撇嘴,表情十分不屑,“那员外本就是做生意起家的,怎么可能像个傻子似的,连这点手段都看不出来。”
  “哈哈,你说的有理,不过这天下有的是这般龌龊无耻的人,若是这生员手段高超些,倒也算不得胡诌,”说到这里,胤禛听了心里一动,又道:“可……那若是这家老爷日理万机,一开始并没有发现端倪,而下人们又忙着粉饰太平呢?”
  “啊?”
  “若是明知一旦事发,后果严重,却又不能当众捅开呢?”
  这怕也是张鹏翮的难题,所以写信给他,张鹏翮再是重臣,也是个汉人,比不得阿山八旗贵胄出身,况且……朝廷每年几百万两的治河款,这上上下下有几个不伸手的呢?
  馨瑶见四爷说着说着又凝起了眉头,她便嘟囔道:“这有什么,不想让人知道,找个机会偷偷的告诉老爷就是了,他若不信,就带他去看呗!”
  胤禛听了这话,笑着摇摇头,他也是太过沉思入了神,怎么能跟瑶瑶讨论这种问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