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这一步对他来说不好走,他得既让皇上觉得他不畏强权有能力,又不能把太子得罪的太狠,以防之后被使绊子。
  最后他挑了一个合适的时机,单独对康熙进行了奏报,将所有过程完完整整的写成折子,讲了一遍。
  说完后他抬眼偷瞧康熙的表情,发现皇上紧抿着薄唇,一言不发,又赶紧跪下来请罪。
  半晌,康熙对门外的梁九功喊道:“去把太子请来!”
  胤礽来了之后面色如常的请安行礼,连一个眼神也不给一旁直挺挺跪着的老八。
  康熙语气淡然,问:“上次溜淮套你去巡视时,感觉如何?”
  “回皇上,儿子当时被一众官员拥簇,只觉得各处安排有条不紊,百姓也感恩戴德,万没想到会有此等纰漏,儿子后来也在深刻反省中。”
  康熙的眼神里流露出浓浓的失望之情,他把手里的书卷啪的一声摔倒桌上,忽然爆喝一声:“朕看你一点也没有反省!”
  太子诚惶诚恐的跟老八一样跪下请罪,康熙却兀自呵斥个不停:“……其他不论,圣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你哪一样做好了?你连个后院都管不好!”
  康熙自有自己发达的情报系统,台庄的知府在春耕上表现不好,自己心虚着呢,是以圣驾路过时,像个无头苍蝇一样到处送礼,偏偏除了老四家里的,其他都或多或少收了些。尤其是太子带来的侍妾,竟然还敢跟知府多要了一株尺余高的珊瑚盆景!
  本来这些事康熙一直不想说,此刻却是实打实动了肝火,便拿这件事作筏子。
  况且这次到了江宁,这侍妾孙氏更是胃口大开,挑三拣四的,实在不成样子,康熙在自己的书案上翻出一份单子,狠狠摔在胤礽面前。
  胤礽打开一看,当时就像是被打了一个巴掌一般,僵在原地。
  这是一份礼单,上面清楚的记录着这次随侍他的侍妾孙氏,这段时间收礼的情况,时间、地点、送礼的人,包括每一样物件都清清楚楚。
  这份东西放在任何官员身上都是掉脑袋的大罪,但胤礽看不上这点小钱,他也经常靠这个拉拢官员,辨别亲疏。只是他没有想到,皇上……一直把关爱他挂在嘴边的皇阿玛,竟然监视他到这种程度!
  胤礽心里一时翻江倒海,悲愤莫名,他木木的给康熙磕头请罪,心里却没有一丝忏悔。
  胤禩在一旁看的这桩事体,有点暗暗叫苦,他本是想在皇上面前露脸的,却不想皇上竟然直接把太子给找来了,若是太子这回真嫉恨上他,那和他原本的打算可不相符。
  兄弟俩各怀心思,御座上的康熙道:“看看这份单子,我都替你臊的慌!别把责任都推到妇人头上,老四怎么就能管好后院呢?你们兄弟里,只有老四家里的干干净净!”
  康熙想起上次微服时老四和她的侧室,两人都是明理懂事又不矫情的好孩子,怪不得能生下弘历那样机灵的乖孙,但是眼前被他寄予厚望的几个兄弟却一个个都是这样,真是让他失望极了。
  康熙骂了一顿,让老八先出去,留下胤礽不知说了些什么,但胤禩出去后长舒了一口气。回想起皇上刚刚说过的话,他暗想着,既然皇上夸了四哥,那就让他来做一次的挡箭牌好了。
  没几天,大家就都知道了,皇上骂了太子和八爷,却独独表扬了四爷。
  不但如此,康熙似乎是故意配合着留言一般,点名让馨瑶再进一次榆钱饭。
  “皇上这是什么意思?”馨瑶好声好气的亲自送走梁九功,一头雾水的冲四爷蹙眉头。
  胤禛心里明白,皇上这是有意配合留言,想把这件事坐实,抬高他的声望,通过馨瑶来当这个口子,也算是提高弘历生母的地位。可他隐隐的有一个疑虑,怕皇上是为了给太子遮掩溜淮套的事情,所以把火架在他身下。
  不过没必要把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说给馨瑶听,也怕她担心,于是胤禛笑道:“能有什么,皇上一向心系苍生,当初就觉得这榆钱饭适合春耕青黄不接的时候,必是有什么新想法了。”
  馨瑶道:“上次老婆婆说吃不起白面,那我可以换其他的试试。”
  她让人准备了各种不同的杂粮面粉,如荞麦粉、高粱粉等,还把土豆、红薯、玉米都磨成面粉,来替换白面,一口气准备了十来种榆钱饭,着人送到御前。
  康熙靠着这一大桌榆钱饭和大臣来了个心系百姓,感怀苍生的座谈交流会,对效果十分满意。老爷子也不含糊,亲赐了一对小巧的羊脂玉如意给馨瑶,并各色苏州头批料子和内务府时兴的首饰等。
  曹家的女眷日日都要来拜访一番,就算她说不方便,也要在偏厅硬等,等够了时辰再回去,跟上班打卡一样。原本跟着康熙而来的小贵人见到她还只是微微矮一矮身子,馨瑶也从来不在意,现在都改成规规矩矩的行礼,倒让她别扭起来。
  至此,四爷一家的热度彻底被炒了起来,在外界看来,就差皇上给四爷派个公差,胤禛就能立马竖起大旗,拉起人马,加入到这明争暗斗里了。
  在这一片热闹之中,康熙终于公布了对溜淮套一众官员的惩罚结果。
  太子的爪牙如阿山等人,全部被剪除,有的像阿山这样出身好的贵族只是夺职,没背景的就被推出来坐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