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德妃听的心惊肉跳,可责备的话却也说不出口。
  馨瑶打起帘子,接着说:“现在已经过了两天,刀口没发炎,我们爷也退烧了,想来等它慢慢长好就没事了。”
  卧房内,胤禛刚刚喝了药,正昏昏欲睡地时候,就听到门口的交谈声,他侧头一看,竟然是德妃绕过屏风朝他走过来。
  “娘娘怎么来了?”胤禛吃惊,想起身坐起来。
  德妃赶紧来到床边一把摁住他:“你这孩子,这时候还讲究什么,躺着就是。”
  说罢,就掀起被子,又撩开衣服,想看他右腹的刀口。不过刀口早包扎上了,因着他刚刚起身,似乎渗出了丝丝血迹,惹得德妃不禁红了眼眶。
  “好端端的,怎么就这样了……”说着说着忍不住,终于是掉下泪来。
  那颗眼泪落在胤禛的手背上,灼的他生疼。
  这么多年,胤禛还是第一次见德妃这样,心里顿时涌起一股酸酸涩涩的感觉,说不清道不明,让他的大脑一片空白。
  他不自觉的呢喃一声:“额娘……”
  这一声额娘,德妃也有将近二十年没有听过了,此刻更是忍不住,顷刻间泪如雨下。
  母子两就这么相顾无言,默默垂泪。慢慢的,汤药的副作用显现出来,胤禛的眼皮开始变沉,十分困顿。
  德妃擦擦眼泪,把手放在他的身上轻轻拍着,语气里满是说不出的温柔与慈爱:“睡吧,额娘在呢。”
  在德妃嘴角的浅笑里,胤禛慢慢进入了甘甜的梦乡。
  德妃一共照顾了他三日,在诏询了多位太医确认病情,又在换药时亲眼确认过他刀口长得很好之后,才离开圆明园,回到宫里。
  临走时,德妃拉着馨瑶的手说道:“好孩子,弘历在我那里一切都好,老四府里的事都交给你我也放心了。”
  第119章 事发
  手术用的鱼肠线不用拆线,月余就可以被吸收消化,馨瑶在德妃走后,瞧着四爷确实是病情无碍了,才把自己的安排都告诉他。
  四爷依旧躺着不能随意动,他微微一笑,伸手摸了摸馨瑶蜡黄消瘦的脸:“是我对不起你,瑶瑶已经做的够好了。”
  馨瑶一本正经的点点头:“那是自然,你的命是我救得,你这辈子都还不完。”
  “那就下辈子。”
  馨瑶啐了一口:“呸,你想得美。”下辈子再也不来你们大清了。
  胤禛恍惚想起某个大雪纷飞的午后,他的瑶瑶刚刚搬入落霞阁的时候,吃醉了酒,怅然又委屈的问他“为什么这么多小老婆”
  当时的他心里既得意又警惕,害怕她有不安分的心思。可一路走来,他早就把瑶瑶当成了自己的妻子,唯一的妻子。
  于是他认真的说道:“我保证下辈子只有你一个。”
  馨瑶显然不满意,嘟囔道:“你现在也只有我一个。”大约从她怀了弘历起,四爷就不再去别人的屋里了。
  胤禛不依不饶,补充道:“下辈子,从头到尾只有你一个。”
  “那,”馨瑶犹疑着,轻声而缓慢地说:“那下辈子你来找我,跟我回家。”
  “好。”胤禛含笑答应。
  两个人温情脉脉说了一会儿话,馨瑶才想到:“府里怎么办,十四爷还在呢,也不知这些日子没出去采买,府里的吃食用度还够不够。”
  “你别急,”胤禛安抚她,“苏培盛!”
  胤禛对他道:“你亲自回府里一趟,问问十四这段时间的情况,让他不必再守着了。另外告诉府里的人,就说我大好了,只是需要静养,让府里的人都来请安侍疾——福晋也来。若有其他情况,一并带来园子处理。”
  四爷有了精神,馨瑶顿时觉得自己浑身哪儿哪儿都不舒服。胤禛撵她回去休息,她把白鹭留下听用,才自己回去,好好的泡了个热水澡,搓洗一番,又狠狠吃了一顿,睡足了五个时辰,方觉得养回一点精神。
  等她收拾好,府里的人也都到了。
  苏培盛回府后听说了马车的事情,顿时警铃大作,连着小太监带着李氏,还有那马车一并给拉来了。
  本是不想让主子爷费神的,可事关重大苏培盛不敢擅自决定,只能一五一十的说出来。
  胤禛这几日精神恢复的很快,除了不能活动身子,其他倒是无碍,因此便把人聚集到了正厅。
  牡丹台的正厅乃是亲王府正殿的规制,宏大开阔,只在丹陛之上设一屏风,屏风前有一宝座。
  馨瑶扶着胤禛在宝座上坐下,刚想退下去跟其他人一起站着,却被胤禛握住胳膊,微微一用力,拉着她一起坐下。
  “你陪我坐着吧。”胤禛朝她微微一笑以示安抚。
  且不论这宝座跟龙椅一样是专人专座,这里只有他有资格,福晋都做不了,更何况是她这个侧室。倒不是馨瑶妄自菲薄,实在是不想给自己拉仇恨,毕竟福晋的脸色已经很难看了。
  胤禛却不在乎,开始盘问起了众人。
  此时厅堂里有福晋和武氏,以及被堵了嘴的李氏,和一个瑟瑟发抖跪着的小太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