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扬州林家,林家此时的气氛低沉,主母卧病在床,眼看着就要不好了,下人们也高兴不起来。
院中林黛玉小小的人守在母亲床边,很是惹人怜爱,贾敏擦去女儿的泪儿说:“玉儿不哭,玉儿哭了,母亲也要伤心了。”
林黛玉擦干眼泪说:“玉儿不哭了,母亲也不要伤心,母亲要乖乖喝药,这样身体才能好。”
贾敏为了不让女儿伤心,乖乖喝了药,尽管对现在的她来说,喝药已经没多大用处。
贾敏已经给远在京城的贾母去信,希望母亲能在她去了后能亲自教养玉儿,她最放不下的就是这个女儿。
老爷向她保证不会再续娶,可常人都说,“丧妇长女不娶”,她又怎么能忍心让她的玉儿小小年纪就因丧母而让人指责无人教养呢。
她幼时与她二哥关系很好,从前听贾母传信说过二嫂子生了一对双生子,只比黛玉大一岁,她私心里想年龄与黛玉正相配,她将来不在了,黛玉也能有个照应,只是不知母亲意下如何。
贾敏怀着一颗慈母心,想要在活着时能安排好女儿黛玉的未来,此时的贾敏觉得贾府是她的娘家,黛玉到了那里也能得到照抚,若玉儿能嫁回自己娘家也能得到善待,不会欺她年幼丧母。
可她想不到人心易变,既便是自己信赖的母亲和贾府也不例外。
……
林如海下了职,便回来看了妻子与女儿,见了妻子贾敏关心道:“夫人身子可有好些,我想着扬州的大夫医术想必是不如京城的,过几天京里的太医到了,到时再给你好生看看。”
“只要能医好夫人便是再难求的药,我也与你求来,只盼着夫人能长久的留在我和玉儿身边。”
说着,林如海也有些湿润了眼眶,紧紧地抓住贾敏的手。
贾敏也舍不得就这么去了,她与丈夫如海年少夫妻,成婚多年,夫妻恩爱,膝下还有一个玉儿,她还那么小,她多想撑住看到玉儿成亲时的场景,也想与夫君能够白头偕老。
可惜她自己的身子,自己知道,早就是油尽灯枯了,便是看再多的名医,用再贵的药,也不过是强撑着一口气罢了。
第11章 随身空间(修)
贾琰和大哥贾珠一同离开贾母的院子,路上贾珠开口询问道:“你最近的功课如何,可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贾琰听了回道:“如今已经学到四书,只是书中很多地方弟弟有些疑惑,还请大哥能指点一二。”
听到贾琰的话,贾珠干脆让贾琰来自己的院子,他曾经学四书时,在书上标注了许多自己的见解,应该对目前贾琰的来说有些用处。
贾琰听了,十分高兴能得到大哥贾珠的指导,他虽然平日能单独得到秦先生的私下指导,但对于四书中的有些观点还是不如这个时代人的理解。
如果能借来大哥贾珠四书上的注解,也能更直观的了解这个时候文人的想法,这样以后科举时作文章才不会显得格格不入。
交代完贾琰后,转头,贾珠又看向一旁想要溜走的贾宝玉说:“你也来,待会我亲自考查你的功课,要是不合格,你叫谁来求请都没用。”
见此,贾宝玉只好垂头丧气的跟着来到大哥贾珠的院子。
贾珠三年前成婚,娶妻国子监祭酒的女儿李纨,生子贾兰今年二岁,如今住的院子也只有他们一家三口,平日里也比较清净。
进了院子,两兄弟便随大哥贾珠来到书房,贾珠依次考教了两兄弟,对于贾琰的回答他是满意的,贾宝玉答的不算好但也不算太差,便也算他勉强过关。
贾宝玉看大哥贾珠并没有生气的样子,便心下松了一口气想,这一关可算过了,也不枉他昨晚好生复习了一番。”
贾珠嘱咐了贾宝玉平日学习要用心,不许再贪玩,便又拿自己以前批注过的书给两兄弟,勉励一番。
正巧李纨派人给兄弟三人送茶来,三人便一同坐下喝茶,贾琰接过茶壶亲自给大哥贾珠和宝玉倒茶,并趁人不注意滴上了两滴灵泉水。
心中想着,“大哥贾珠明年就要参加会试,这几年虽说身子好了许多,但也是典型的文人身子骨,考场环境艰苦且一考就是几天,没有一个好的身体是坚持不下来的,他空间的灵泉水虽没有起死回生的功效,但也能有强身健体的作用。”所以每回来到贾珠这,贾琰都会在茶碗里滴上几滴。
只可惜京城与扬州相隔甚远,他也拿不出什么理由把灵泉水给敏姑姑用,而且灵泉水短时间起不了什么用,得经常服用才行。
贾琰最终还是对扬州敏姑姑病重的事无能为力,灵泉水的秘密他也不会宣扬出去,人心难测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这边贾琰两兄弟与大哥贾珠说了会话后,又去看了侄子贾兰,便离开回了自己的院子。
贾琰回了院子暂时不想读书,索性找了个理由打发了身边的人,让他们不要随便打扰自己,便进了空间。
贾琰的空间并不大,里面是一栋小木屋,并一处院子,神奇的是院中不知从哪引来了一处小溪流。
但并不是所有的溪水都是灵泉水,只有溪流尽头的一处小泉眼才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其余的溪水几乎没什么作用,只是口感更清甜些。
贾琰也曾试图走出院子,但周围只有一片白雾,看不见也出不去,贾琰也曾猜想过他的空间也可能,能像小说中一样升级扩大,到时候白雾就会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