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贾琰一一听了,又让人拿来纸笔记下后,吩咐人以后每日按着上面的给黛玉煲汤喝上些。
等到大夫走后,贾琰又对黛玉说:“妹妹身子弱,平日该多加调理,一会我吩咐人去熬上一盅冰糖燕窝粥给妹妹送去,妹妹用了也能好上些。”
黛玉听了,点头谢过二哥的关心,两人又坐在一起说了会话,大多是贾琰在说,说自己不在贾府时让黛玉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也不要忧思过重,有什么事等他回来说给他听,他为其解决等等,黛玉坐在一旁认真地听贾琰的嘱咐。
最后还是晴雯将熬好的药端上来,才打断两人的对话。
贾琰看着那碗药吩咐秋纹道:“去拿些蜜饯上来,这药太苦,林妹妹喝不惯。”
旁边的丫鬟在心里默默附议二爷的话:“药苦不苦,林姑娘还没喝,您到是先知道了。”
一旁的黛玉见二哥如此紧张的态度,又听了他这话也不由地微红了脸。
等秋纹拿过蜜饯后,红着脸在贾琰的叮嘱下喝下药,又吃了他递来的蜜饯。
第56章 入学国子监
看着黛玉喝过药后,贾琰想了想又吩咐晴雯去他房里去取他一早准备好的东西来,交给一旁的紫鹃道:“我不在家时,也要看着你家林姑娘按时吃饭。”
紫鹃接过贾琰递来的东西,认真地听了他的吩咐。
话毕,还不待贾琰再多啰嗦两句,只听门外传来迎春她们的说话声,原是知道他们明日要走,几个姐妹今日特来与他送别。
见是迎春她们来,贾琰笑着起身相迎道:“二姐姐、三妹妹。”
说完又看向一旁的薛宝钗道:“薛表姐。”
薛宝钗与他回了礼,又冲站在一旁的黛玉笑着道:“我们原先还去了潇湘馆想找妹妹一同来,又听紫莺她们说你出门了,就想着妹妹应是来了这,到了这果然见到了妹妹。”
黛玉未曾想到几个姐妹还特意去找了她一趟,歉意地行了一礼道:“是我疏忽了,麻烦姐妹们跑了一趟。”
薛宝钗听到,只笑着轻摇了头伸手扶住黛玉道:“我听雪莺她们说,近日妹妹你身子不舒服,如今可好些了。”
说完又拿出一个瓷瓶给黛玉道:“妹妹拿着,这凝露百合霜,最是滋阴润肺的,妹妹每日睡前用些,夜里休息也能舒服些。”
黛玉接过,谢过薛宝钗道:“劳烦姐姐费心了。”
薛宝钗听了只笑着道:“这也是我们老家那的方子配的,不值当什么,妹妹用了能舒服些便好。”
说完又道:“原也是想着妹妹不舒服,才做了些,只要妹妹用的好便行,咱们姐妹之间素来要好,不值当这么客气。”
黛玉听了也笑着领了薛宝钗的心意。
等到她们说完,探春才笑着开口道:“想着二哥今后要去国子监入学,我和二姐便想着做了一套衣裳给二哥,二哥看看合不合身。”说完就将叠好的新衣服,拿给贾琰。
贾琰接过后,只见衣服不仅是用的上好的料子,衣服款式也是特意花了心意的,做成他素来喜欢的款式,贾琰摸着衣服上细密地针脚,心中一暖,笑着向两位姐妹道谢。
府中小姐每月的月钱银子只有二两,探春与迎春她们虽一个姨娘不在了,一个姨娘还在,但都一样都是没有姨娘补贴的,有时探春的姨娘甚至还要她的补贴。
如今为贾琰做了这件衣服,不说花费的时间,就单单买衣料的钱对她们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花费,贾琰心中也是清楚这个的,因此摸着衣服心中说不出的感动,无论物价几何,此时姐妹们的心意才是最重要的。
听到贾琰说喜欢,迎春与探春两人也露出了笑容道:“二弟/二哥喜欢就好。”
看着面前迎春与探春两个姐妹的笑颜,贾琰心中感动。
……
迎春与探春两人送过她们准备的礼后,惜春与薛宝钗也将她们准备的礼拿出送给贾琰,贾琰接过后一一向她们道了谢。
送过礼,众人又坐在一起说了会话,见时间不早了,才起身与贾琰告了退。
等到林黛玉她们走后,贾琰便重新回了书房,拿出方砚刚刚递上来的信拆开来看,只见上面的寄信地址是金陵,打开一看竟是贾珀他们在金陵寄来的信。
信中贾珀几人关心地询问了贾琰与宝玉两兄弟回京是否顺利,两人回京后一切可好……除此之外还捎了些他们在金陵喜欢吃的特产随信一起带来。
贾琰看过后,心中感谢他们的关心,提笔给他们回了一封信,将他们如今在京城地近况与他们一一说了,又回信询问了他们的近况。
最后将信封好,交给方砚嘱咐他明日将信寄到金陵,方才回房准备继续看会书。
……
翌日,贾琰两兄弟拜别了亲人,上了马车由父亲贾政带着去了国子监。
马车一路穿过街头巷尾,最终停在了一处清幽之地,这周围十分安静,甚至连行人都很稀少,只有同样前来入学的学子及其家属的车马陆续停在门前。
马车停下后,贾琰他们便下了马车,只见眼前国子监的大门敞开,但有门仆等人在门前把守。
门前排起了队,新来的学子要在这里由监丞核对了身份,领了身份牌才能进去。
贾政带着两兄弟上前排队做了登记,核查了身份文书,登记了名册后,监丞便发给了两兄弟一人一个身份牌,又去领了学子服,两人便正式入学国子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