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
  一进大殿,原先路上还与贾琰介绍说上几句话的陈太监顿时噤了声,小心地看了看周围,四下看去找到一个面熟地小太监道:“快去,进去通传,就说皇上吩咐要见的人到了。”
  那小太监听了不敢耽误,腿脚麻利地跑进殿内,传话去了。
  见小太监跑去传话,陈太监方才面带笑意,低声与贾琰道:“瑾忠子您莫要心急,待他传过话,皇上就该宣您进殿了。”
  贾琰听见这话,拱手笑着谢道:“多谢公公提点。”
  见贾琰如此上道,一旁的陈太监笑的都更加真心实意了几分。
  嘱托完贾琰后,他端站在一旁,手中持着自己的拂尘,一只手不经意地摸了摸自己的袖子,再触及到独属于玉石冷硬的触感后,面上笑意更甚,眼睛微眯,心中暗叹这些勋贵出身的贵人果然出手大方,也不枉他听干爹的吩咐亲自出宫去接一趟。
  对于陈太监的这些小心思,站在一侧的贾琰自是不知的,不过即便是知道他也只会当作不知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道理他还是明白的。
  贾琰他自己可以规范约束自身不去为了一己之私去谋利,但他强求不了别人也同他这般做。
  贾琰自认为自己既不是圣人也不是天子,说来说去他也只是这尘间世俗中的一个凡夫俗子罢了,面对一些世俗尘规,封建糟粕时他也会无可奈何,迫于现实,最终也只能顺应时势,随波逐流罢了。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可能终究只是一句人间理想。
  曾几何时,贾琰也曾意气风华地写下“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豪情壮志。
  可现在贾琰只求将来的他若是能够做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现实理想也算是不堪此生。
  他的尘念太多,做不到那般风光霁月,坦坦荡荡,如今光是一个小小的“情”字就能让他俯首称臣,甘愿成为阶下囚。
  更何况是“以天下为己任,创开明盛世”这般的宏愿呢?
  想到这些,贾琰都不由地自嘲地笑了笑,笑自己如此庸俗至及的一个人,竟还曾想过这般的宏愿大志,实属玷污了圣人之言。
  ……
  没让贾琰在外等多久,从殿外就走出了一个小太监道:“皇上有令,请您进殿。”
  闻言,贾琰跟着这小太监一路进了内殿,待走到皇帝所在的内殿,看着前面高坐在龙椅上的帝王。
  贾琰上前恭敬地磕头行礼道:“臣荣国公之孙贾琰,见过皇上,皇上万岁万万岁。”
  上首虽然瞧着已老态龙钟但仍然十具威严与气魄的帝王见此,语气威严道:“平身吧!”
  端跪在殿内的贾琰,听到皇帝开口让自己起身,才敢起身抬头看向这个高高在上的君王。
  见贾琰起身,成嘉帝看向下方的贾琰,不怒自威的目光将其上下扫视了一遍,见其始终处事不惊,落落大方,方才满意了几分,道:“贾代善的孙子,倒还真有他当年的几分气度在。”
  闻言,贾琰忙又行礼道:“多谢皇上谬赞。”
  见他行事周全,与自己说话时也不见有半分怯懦,想起他两次救了自己的儿子和孙儿,皇帝的目光闪过一丝狐疑,不过转瞬这丝怀疑又消失不见了。
  量这个小儿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给皇子皇孙设下这般的圈套,何况还是两次。
  想到这,坐在上首的成嘉帝难得温和地开口赞道:“后生可畏,勇气可佳。”
  话落,成嘉帝从上方龙椅站起身,走下台阶,站在离贾琰两米远的地方,方才停下,背着手定定地瞧着贾琰,直把贾琰看的心中都有些发怵,才又开口道:“倒还真像是见到了故人。”
  不待贾琰想清楚这句话背后的含义,皇帝又摇了摇头,转过身子走回龙椅重新坐下,看向一直恭恭敬敬站在下首的贾琰道:“你父亲不像你祖父,你倒是更像他。”
  贾琰听到,心中不清楚老皇帝这番话到底是何意,只面上又恭敬地回道:“谢皇上夸赞,只是孙子肖祖父,民间多有之,是以也不足为奇。”
  听到贾琰这番话,见他一直恭敬严肃,成嘉帝反而笑道:“你这说的也是有理。”
  见贾琰又要行礼,成嘉帝挥了挥手冲下方的贾琰道:“无须如此拘谨,我与你祖父也是旧相识了,如今见了他的孙子,也是当自家小辈看的,莫要紧张。”
  闻言贾琰面上装作放松了些,心里却更加提高了戒备,他祖父贾代善若是真有这么大的面子,荣国府这些年也不会日渐地江河日下了,老皇帝口中的“自家小辈”可见是掺了十成十的水分的。
  看贾琰放松了许多,成嘉帝又笑着与其聊了几句从前与荣国公贾代善的君臣相和的过往,待太监上来传话说有后妃求见,方才挥手让贾琰退下。
  走出富丽堂皇却威压十足的金銮殿,贾琰才算松了口气,看老皇帝这副样子,突然召见他,想来确实也是心血来潮,没有别的意思。
  这般想着,贾琰神色平静地跟着引路太监往宫外走去。
  第107章 吊兰
  从皇宫内出来,贾琰又坐上轿子一路摇摇晃晃地回到国子监。
  打赏谢过抬轿子的小太监们后,贾琰才转身身回了国子监。
  院内墨砚见二爷回来了,原本一个人等的焦急心中七上八下的墨砚,一颗心顿时就安定了下来,扔下手中的扫帚,快步跑向贾琰道:“二爷你回来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