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那些人口上说的大义凛然,为国除害,归根结底其实不就是自己无能,贪生怕死,将责任通通推卸到女人的身上,以此换来苟且偷生的。
又有什么资格反过来?质问,轻视为他换得了一丝生路的女人?
真是狗咬了猫的腿来,又反过来冲着猫,狂吠不止“汪汪”大叫。
贾琰对于将府上的女儿送到那些皇子皇孙的府上,以此博来恩宠的行为,从来是看不上的。
对于当初意欲要将贾元春送进宫的贾母,王夫人,甚至贾政他们都是心中不喜这些默认的态度的。
贾琰看来,反正有没有贾元春进宫当贵妃的事,荣国府都有可能被抄家流放,既然如此,那还不如一开始就不将人送进宫里,省的遭罪。
亲情确实是一个复杂的东西,真情里伴着假意,假意里伴着真心,虚虚实实,伪善虚假,苦涩又噎人,卡在喉间、心里,吐不出,咽不下。
对于这点,贾琰深有体会。
贾母,王夫人难道一点都不疼爱这个孙女/女儿吗?
当然,不可能一点疼爱的心都没有,但这其中又掺杂着一些不可言说的私心在里面,让这份爱变得模糊又难言了起来,让人形容不出,也总咽不下去。
同样的,这些爱,投射在贾琰身上时也是这样,不是不爱,只是有时爱是需要条件和要求的!
贾琰若只是个庶子这份爱会变成敌视和疑心,害怕他将来对这府上有所图,压过嫡子的光芒来。
可又幸运的是,他是与贾宝玉一样是由王夫人所生的同胞嫡子。
那这份爱就会变成无所顾忌,皆大欢喜的爱。
想起贾元春当初差点被送进宫一事,贾琰叹息了一声,心中对荣国府上这段时间接二连三发生的事感到烦闷。
贾琰这些年,其实一直能隐隐感觉到荣国府的气运快要用尽了,稀薄的运势已经快撑不起这偌大繁华的荣国府了。
自贾代善仙逝过后,荣国府,府上便再未有一人能真的撑得起属于国公府牌面的人出现。
更甚至,贾琰猜测,祖父贾代善当初去时,一定是发生了什么重大变故,才导致贾赦继承的爵位被一贬到底,最终由国公的爵位贬为了一等将军,承了个不伦不类的一等将军的爵位。
荣国府若真受皇恩眷顾,当初贾赦袭爵的时候,最次也要承个伯爵的爵位出来,怎么着也不能只落个一等将军来。
而且贾赦当初是袭爵的人,按理来说他才应该住在属于当家之主位置的荣禧堂的住处,如今却住在由花园隔开的,府上东侧的一处院子。
贾琰当初自摸清荣国府上的关系之后,当时察觉到这一点,便感到十分奇怪,后来才又听人说是为”避嫌”。
避嫌?贾赦是荣国府的当家之主,却不住在正房,是需要避谁的嫌?
贾琰知道之后感到十分奇怪,可再往下问去,就没人再愿意给他说了,直到如今分了家,这个谜团也一直在贾琰,心中埋着。
不过贾琰心中其实倒是一直有个猜测,听说这个大伯曾经当过先太子的伴读,先太子当年突然被废,没过两年祖父贾代善也紧跟着去了。
贾代善过世后,贾赦因此也只被封了个一等将军的爵位,贾琰猜测,这其中的事,应该是和那位废太子有关。
如今贾赦突然大变,荣国府分了家,贾琰更是猜测,心中确认了与那位废太子有关。
第153章 筹谋(一)
既然是与废太子有关,那在贾赦身上的种种疑团,就有了解释。
贾琰想起前两日贾赦的那顿当众责难,辱骂,不由冷笑一声,看在贾母的面子上,他是不在乎,可贾赦当日说的那番话他可是记得的。
来日,若是官场相见,面对这个大伯时他是无需再顾及情分,手下留情的!
……
走在路上,见路上无人,刘承璟也没有想去找贾宝玉的想法,贾琰突然开口道:“刘兄,今后可有什么打算。”
“打算?”听到贾琰的话,刘承璟愣了一下,要说对将来的打算,他暂时还真没想好。
他自从侥幸考上秀才后,这大半年里比起从前学业是有些荒废的,至于三年之后的,乡试科考,更是没有什么把握的。
如今骤然被贾琰这一问,刘承璟甚至愣在了原地。
嘴上结结巴巴地回道:“暂时,暂时还没想好,琰弟,可是有什么想法。”
说完,刘承璟看向贾琰眼神中甚至透出几分期待。
被他反问,贾琰笑了笑道,“我这里确实有些想法,就是不知刘兄意下如何?”
听到贾琰询问自己的意见,看着他并不是开玩笑的样子,刘承璟收起了刚才的无措,神色认真地看向贾琰道:“琰弟,请说。”
见他神色突然认真了起来,贾琰面上一笑,语气和缓道:“刘兄不必紧张,我只是想问问刘兄,你们伯府上如今还留有多少兵力在手中。”
听到贾琰提起这个,刘承璟脸上的神色彻底严肃了起来,回道:“不多,应该只剩了三成。”
“三成。”贾琰听到回答,心中想了一下,突然道:“三成,也够了。”
他是觉得够了,可这突然的话,把一旁的刘承璟给下了一大跳,赶紧转身看了看周围,见四周确实没什么人,才扭头看向贾琰结结巴巴道:“琰弟,你突然问这个,是有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