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老太太如今不当家,邢夫人又惯会讨好奉承贾赦,甚至专门找了两个貌美的丫鬟开了脸,送到贾赦房里,贾赦自是对她满意的很,至于管家权之事,也是全交由她的手上了。
  对于谁管家,贾赦是懒得管的,府上女人的纷争他更是看都不看的,不管谁管家,只要不缺了少了他的就行。
  坐在一旁的王夫人看着带着人得意离去的邢夫人,神色冷漠,手腕上盘戴着一串佛珠,冷眼看了一眼王熙凤这个娘家侄女,冷漠地闭上了眼,不说话也没什么表情,不冷不淡跟尊佛像一样坐在那里,听着耳边贾母与刘姥姥的对话。
  虽说如今是如愿分了家,丈夫贾琏名正言顺的成为了下一任当家人,但王熙凤却是怎么也高兴不起来,自从被夺了管家权,她就知道这府上没一个能靠的住的。
  婆婆邢氏每日拿膝下无子的话去戳王熙凤的心窝,贾琏,平儿等人劝她息事宁人,上头老太太和王夫人坐视不管,一桩桩,一件件彻底寒了她的心。
  如今她眼瞧着贾琏又跟隔壁府上那个尤家小娼妇搞到一块去了,王熙凤心中怎么能不恨!
  她看这一大家子是想先将她架空了,然后再搞个二房生下个儿子好取代她。
  想到贾琏和那个小娼妇,王熙凤就恨的直打哆嗦,这是分了家之后,一家子人商量好了来对付她的。
  ……
  邢夫人带着人走后,贾母又笑着与刘姥姥聊起了家常。
  说起了府上的孙子,贾母道:“我有几个出息的孙子,可惜今日他们都不在这,要不然也一并叫来让老亲家你瞧瞧。”
  说起贾琰这几个孙子,贾母脸上倒是见了几分喜气,眼角的皱纹都舒展了不少。
  说过孙子,又说起孙女,贾母又是口中不住的夸道:“我这几个孙女也是好的。”
  “常日里都在我身边侍奉,等一会儿我那大儿媳妇备了饭,也一并叫来给老亲家你看一看。”
  等到林黛玉带着丫鬟进来,贾母又拉过她的手与刘姥姥等人道:“这是我最疼爱的外孙女,也是我的独孙女,她母亲去的早,自小我便将她接到身边照养,是极孝顺懂事的。”
  林黛玉带着人过来时,刘姥姥原本正坐在房内与贾母说着话,只听到一个丫鬟进来通传:“林姑娘来了。”
  还不等刘姥姥想,这位林姑娘是谁。
  就见一位蛾眉曼睩,婀娜多姿,如远山芙蓉,娇贵柔美,带着几分病态的姑娘自门外走来,心中惊叹,这姑娘生的好生漂亮,一时看呆了眼去,还不待回过神。
  就见上首的贾母将那位唤做是林姑娘的,拉到自己身边坐下,与坐在下首的刘姥姥解释道:“这是我那外孙女。”
  闻言,刘姥姥瞧着倚偎在贾母身边的林黛玉,明白了她的身份。
  忍不住笑道:“老太太这外孙女,生得跟天上的仙女一样。”
  这话一出,房内众人都笑了起来。
  被贾母拉在身边坐下的黛玉闻言,瞧着坐在下面的这位老妪,侧过身子看着她苍老褶皱的笑颜,眉头稍松,听着耳边众人的笑声,唇角挂上一丝浅笑。
  心想,“好生有意思的老妪,见了她先夸是仙女,后讨得众人欢笑,可见是个内有沟壑的。”
  这般想着,黛玉只倚偎在贾母身边,脸上露出笑容,跟着众人同笑。
  第164章 冷眼旁观(回府)
  贾琰与贾宝玉两人自上次离府,期间无论天气如何变化,又出现过什么样的变故,两人都再未回过荣国府。
  整日泡在这国子监里,每日只能一味的苦读,却没有什么旁的娱乐来供消遣,排遣寂寞的,贾琰倒是觉得没什么不适应的。
  毕竟他这人,即便是在荣国府时,整日也只顾埋头苦读,除了偶尔还能与同在荣国府的林黛玉和贾探春几个姐妹说上几句话,旁的什么想法一概没有,所以能认为在国子监读书和在荣国府读书没什么区别的也只有他一个人了。
  他是无所谓了,只可怜了贾宝玉,也要跟着在这国子监里受苦受累,每日咬文嚼字,读些让人一看就头昏脑胀的四书五经,写着那让人忍不住犯恶心的八股文,贾宝玉只觉得这天底下没有比这更让人难熬的事了。
  整日里背书,学着那跟裹脚布一样又臭又长的八股文,贾宝玉只觉得人生都黑暗了下来,看不见一丝光亮。
  每日里下了学,一个人孤零零的走在路上,贾宝玉都是双眼无神,眼中没有半分神采。
  这学他是越上越觉得看不到一点儿希望。
  心中悲切,忍不住自怨自艾,凄凄惨惨,惨惨戚戚之时,贾宝玉只觉得自己的命真苦,像是泡在一坛子又陈又老,又苦又酸的酸菜坛子里一样,让人提起都忍不住跟着悲痛。
  不是没想过放弃,直接回荣国府做他富贵快乐的宝三爷算了!
  但每当这个念头出现时,脑中又忍不住浮现二哥当日说的那番话,贾宝玉又忍不住涨红了脸,觉得自己如今就算是为了面子,也要在这国子监里先熬上些时日再说。
  至于今后的事?
  说句心里话,贾宝玉目前心里还没有想好。
  如今荣国府分了家,贾宝玉心里其实也明白,往后他是不能再像以前一样,什么事儿都依仗着老太太和王夫人了。
  从一开始有贾琰这个更加聪颖稳重的双胞胎哥哥存在,贾宝玉在荣国府独一无二凤凰蛋的地位,就不成立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