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当日说能在今年让黛玉得见亲生父亲诺言,贾琰如今已经做到了。
  对于许给黛玉的承诺,他来没有忘记过,一直都牢记在心里。
  君子之言,一诺千金!
  他从不对林妹妹撒谎的,也不会说些哄骗的话来糊弄林妹妹。
  对于这一点贾琰十分肯定,凡是他能做到的,那他就一定竭尽全力的实现对黛玉的承诺。
  第202章 离心,贾母的选择
  成历三十五年,皇帝下旨升任原扬州巡盐御史林如海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
  六月里,林如海便同内监周公公一同回京赴任。
  官船走水路行了一月有余,贾琰同林如海一行人才终于抵达了京城。
  上了岸,没敢多做耽搁,一行人便直接进了宫。
  进宫复了命,将扬州整件事的来龙去脉仔细的报与皇帝之后,半响过去,林如海与贾琰方才从皇宫内出来。
  他们此次回京复命,不光是要向皇帝汇报扬州知府因何判变的事,还向皇帝呈出了另一份没有报在明面上的“证据”。
  扬州知府张广安判变的如此之快,起兵造反失败之后,随后便同通判使王敖一同畏罪自杀。
  这其中若是没有猫腻,谁也不信。
  只是顾及到其身后所站之人,林如海等人也明白此事如果全爆出来,到时朝野动荡,又不知会生出多少乱子。
  所以也干脆就计,按着情况如实上书给了远在京城的皇帝。
  背后之人既然推出了知府张广安,通判使王敖两个最大的“替罪羊”顶罪,那他们也直接全都如实报与朝廷,等着朝廷派人来查明情况。
  不管朝廷派来的人最后到底能不能查出背后的主使,身为皇帝亲任的巡盐御史林如海都是秉公行事,尽职尽责,没有辜负了皇上的圣恩。
  如今扬州出了这么大的乱子,林如海这个巡盐御史虽是有功,但他也不再适合继续呆在扬州任巡盐御史一职,皇帝干脆将他调任京中,升任内阁学士一职。
  林家的人全都进了京,原先跟着黛玉进京的林管家一早便带着府中的下人收拾了京中的林府宅院,等着自家大人进京。
  带着府中的一众下人,等在府门前,在看到自家大人之后,林管家更是老泪纵横。
  林管家年纪大了,一开始林如海派他护送女儿黛玉进京,便是有让他在京中林宅里颐养天年的打算。
  如今又在得见自家大人的时候,林管家也是忍不住欣喜落泪。
  他跟着自家小姐进京这么多年,如今都是一把老骨头了,没想到还能有再见到大人的时候。
  想到此,林管家又是撩起袖子偷偷抹起了泪,看向自家大人道:“老爷如今升任京中,想必小姐得知了也是欣喜不已的。”
  听到林管家提起女儿,林如海也是面上带笑,背手抚须颌首。
  一旁此次跟随林如海一同进京的两个姨娘也是笑道:“老爷升了京官,小姐得知了必是欢喜的。”
  林如海闻言,心中也是迫切的想要与女儿相见,不过稍缓了心神,他还是带着两个姨娘和此次进京的下人先进了府,稍作安置之后,方才登门去到从前的荣国府拜见岳母。
  此时的荣国府内,贾琰从皇宫出来之后,便与林姑父分开,直接带着人先回了荣国府。
  几月未见,又得知扬州那边出了那么大的乱子。
  贾母,王夫人见到他也是止不住的流泪。
  此时见到儿子从扬州安然无恙的回来。
  王夫人看着这个一向不听自己这个太太话的儿子,抹泪口上埋怨道:“你为什么总是不听我这个当太太的话,偏要去那扬州,趟这个浑水,难道你就情愿让我这个当太太的和老太太担心不成!”
  口中责怪怨怼着儿子,王夫人拿着帕子又是抹泪,又是跟着哭。
  这段时间在京城得知了扬州那边的情知,听到有人造反火烧了扬州城,贾府上下俱是人心惶惶。
  不说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尚在扬州任职,就说他们府上的二爷可还在扬州呢!
  为着这事,贾母和贾家二房上下整日里都是牵肠挂肚。
  知道儿子不听自己的劝阻,认定了非要去扬州,王夫人心里又恨又怨。
  她不明白,为什么这个儿子总是不听自己的话,为什么非要跟她这个太太对着干,为什么自己说的话这个儿子没有一句话能听进去的,难道她会害他不成?难道他非要逼她让步不成!
  贾琰听着王夫人口中的埋怨,一时也是沉默不语。
  他并无要逼着王夫人的意思,也没有对这个太太心怀怨念。
  只是有些事情是他一定要去做的,他这一辈子也不可能事事都要听从这个母亲的话,所以此时对于王夫人的埋怨,贾琰只能沉默不语。
  王夫人看着低头沉默不语的儿子,心中莫名升起了一股火气,绞紧了手中的帕子,想要继续出声质问,却被一旁的贾母给打断了。
  见王夫人想要继续质问出声,贾母冷冷撇了这个儿媳妇一眼,让她不要再多话,方才转头看向孙子,脸上露出笑意道:“琰哥儿好不容易从扬州平安回来了,何该好好休息才是,有什么事等到之后再说。”
  而一旁的邢夫人见此,脸上则是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二房母子不合,她是最乐意见到的。
  一旁在听到贾母话的贾琰跟着沉默地点头,向两个太太和老太太告了声退,就带着身后的方砚和墨砚几人先回了院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