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她现在需要一份暑期工,可是谁会招一个还不到十二岁的女孩做工呢?想想就头疼。辛西娅开始后悔自己在学校没有做一份增龄剂带出来(她显然忽略了作为一年级学生的自己能不能做出增龄剂这个问题)。
  想不出来就不想了,辛西娅用旅馆新地址给孤儿院写了封信,打开书箱开始写暑假论文。由于知道自己没办法在麻瓜世界里找到资料,她在考试周结束之前就开始查书,在全校因为考完试开始渐渐放松狂欢的时候,一个人比考试之前去图书馆还勤是多么的傻,但也没有别的办法。
  她足足等了五天,等到她的论文都写完了,孤儿院那边还是没有消息。放下羽毛笔,百无聊赖的她出了旅馆,在路上走走,却在走过几个岔道后来到了一处街口。顿时愣住,在她意识到自己看见了什么之前,眼睛已经不自觉湿润起来。
  挤挤挨挨的街道两侧,招牌上都是熟悉的字迹,一下子将她带回了魂牵梦萦的故乡。
  原来对角巷和唐人街相距这么近。
  正是傍晚,伦敦潮湿的空气凝成薄雾,一阵熟悉的白色烟雾伴随着清甜的米饭香气从对面的窗子里飘出来。随后,伴着「嗤啦」一声,是熟悉之极的,醇厚浓郁带着微酸的香。
  “糖醋排骨!”辛西娅下意识咽了下口水,一种强烈的,难以言说的情绪涌上心头,眼眶儿几乎在瞬间就红了……那是妈妈才能做出的味道……
  那一瞬间仿佛时空错乱,她又回到了那熟悉而亲切的地方,变回那个平凡的中国姑娘。那一瞬间,窗外轻飘飘的黄梅雨,窗口红艳艳的月季花,爸爸进门前的咳嗽,妈妈鬓角边的白发……无数魂牵梦萦的场景浮光掠影纷至沓来。
  当洪福楼的厨娘听到乡音打开窗子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场景。
  明显是亚欧混血的小姑娘可怜巴巴站在窗口,小脸粉嫩,眼圈微红,低低呢喃:“妈妈,妈妈你在哪……”
  几十年不曾回过故乡的老厨娘眼睛立刻也红了,向窗外招手:“伢,过来。”
  辛西娅依言走到窗口,一双筷子伸了出来,将一块糖醋排骨塞进她嘴里,老厨娘微黑的脸笑出满脸菊花皱:“来,尝尝。”
  熟悉的味道蔓延口腔,肉质软弹,略略粗糙的切面细细摩挲过舌面腭壁牙床,鲜香浓郁的汁液浇灌在每一个味蕾上。仿佛触动了什么,辛西娅的眼泪一下子滚下来,抬手去擦,却是越擦越多,袖口瞬间就湿了一片。
  “伢,怎么了?”老厨娘颠着圆滚滚的身子跑出来,在围裙上擦擦手,一把将她搂在怀里,“小乖乖,不哭,不哭呦!”
  老厨娘身上裹着围裙,围裙上满是菜和油烟的气息,肉的浓厚、菜的清淡、煎炸的焦酥、蒸煮的水汽、葱姜的辛芳、麻油的浑香……那样的熟悉,那样的亲切,辛西娅呜咽不止,泪水滚滚而下,流浪异域十二年,有谁知道,我有多少乡愁……
  一场大哭的结果是厨娘刘婆婆将辛西娅领进了洪福楼。
  洪福楼的主人是一对快六十岁的老夫妇,老先生姓李,本是江南水乡的才子。因为战乱举家迁至香港,几年后又移民到英国,他的妻子姓徐,是一战时滞留英国的华工后裔。而刘婆婆和几个华人帮佣则是当年李家旧仆。二战时间老先生正在英国留学,结识了正当妙龄的徐家小姐,两人一起经历了伦敦空袭等等灾难,最终走到了一起。他们在英国开了一家以苏菜和粤菜为主的中餐馆,相互扶持这在异国他乡过了半辈子,生了三个孩子,依旧和睦恩爱一如当初。
  一行人不是没想过回国,只是这时候,他们已经回不去了。
  但这个年月,在海外的华人也不得安宁。随着英国经济的衰退,殖民地独立风潮此起彼伏,曾经的日不落帝国江河日下,往昔称霸世界的辉煌一去不回。失去称雄天下的能量,英国也就失去了包容万国的气量。曾经为了战后重建吸引来的各国移民,在劳动力市场趋于饱和的时候,便被本地人视为各种社会混乱和经济衰退的罪魁祸首。
  随着种族矛盾和种族歧视渐渐抬头,中餐馆的生意也渐渐差下去。但是无论再怎么差,李老板说了,海外华人一贯抱团,就冲小姑娘那口流利的国语和江南方言,收留她过几个暑假是应该的。
  于是辛西娅给孤儿院去了第三封信表示自己已经寻到了住处和暑期工作,请他们不必担心(虽然她觉得不会有人担心),然后从旅馆搬了出来,住到中餐馆楼上一个小房间里,每天早早起来帮着刘婆婆拣菜切菜,偶尔客人多了帮着端盘子洗碗,没事就在厨房里偷师。
  在中餐馆住了几天后,孤儿院的回信姗姗来迟。院长对辛西娅留在伦敦的计划表示了高度赞扬,并且坚信她会在华人聚居的地方寻到自己父母之一的消息,然后抱怨经济衰退对社会福利事业带来的巨大影响。整整一张信纸的内容其实用一句「只要你不回来比啥都好」就能完全概括。辛西娅一目十行地看完了,下楼帮厨师们切菜去。
  她只拿暑假工的薪水,对吃穿也没什么讲究,又耐得下性子听老人们唠唠叨叨说些旧事,倒是极得老人们的喜欢。
  尤其是李老先生,中餐馆男女老少虽多,真正接受过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只有他一个。连同自家子孙在内,能把中文说流利已经难能可贵,这新来的小姑娘,却能在他吟诵「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时很自然地接上一句「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要不是老太太拦着,差点祭出祖传的戒尺,正儿八经给小姑娘当起私塾先生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