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林海闭了闭眼,沉默半响后才道:“上皇曾有一异母胞兄,出生时天降祥瑞,金光普照,时任司天监正言其为转世佛子,承载一国气运,后奉太皇太后之命往扬州天旻塔寺修行祈福,又二十年,佛子消失于塔中,有僧人称,佛子功德圆满,已超轮回。”
  “难道您要说,元拙师父便是那位佛子吗?”斐玉淡淡道,柔和的声音里已蕴含了无限的冷意。
  林海摇头,苦笑道:“我也不知,我只知道去岁时上皇与今上双双派人南下,便是要把元拙大师接往京城,我也是为了此事,才前去智通寺拜访。”
  “……那么,您是领着哪位旨意去的呢?”斐玉轻声道:“今上登基堪堪一年,您却也是这时候得了两淮盐政任命,江南是天下钱袋子,握不了钱,如何坐得稳皇位,想必是上皇遗命罢。”
  林海俞听,俞感震惊,他睁着眼睛,磕磕道:“这,斐玉,你竟这样胆大不敬——”
  深承皇恩,谨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林如海想不到自己的儿子竟然会说出这番赤/裸/裸的话。
  “难不成在林家也隔墙有耳吗?”
  斐玉轻笑,“您恐怕不知道,我天生就有不敬皇权逆骨,我一直不明白,为何读书要为了孝君,习武要为了守国?也一直不能理解,皇帝不屑不顾于下臣,下臣为何又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师兄是这样,老师是这样,眼看着您未来也必会这样。”
  “您不过是太上皇落在江南的一枚棋子,太上皇用您,不过是贪恋皇权,您为何还对他忠心耿耿呢?与正值壮年的新皇作对,能有什么好下场?想必您不是勘不破的,可为何一介仆从都有的私心,你们这种人却宁愿身边人伤心,也要为个外人肝脑涂地呢?”
  “我已决定了,即刻便往京城去,元拙师父养我十年,若没有他,世上也没有甚么‘斐玉公子’。您若还想已死报主,便继续吧,黛玉这孩子比您通透,她的未来也不应受您连累,贾家,亦不是养尊处优的好去处,我言尽于此,您不赞同,便过耳即散罢!”
  作者有话要说:
  下章斐玉进京,黛玉进贾府
  第38章 第三十八回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斐玉扶着船栏,远眺宽阔河道上百舸争流,不由心生心旷神怡之情,他笑着对胡二秉道:“都说隋为此河而亡,可炀帝不过是将只是将自先秦以来若干河道与旧沟连城一气罢了,此壮举惠及千秋,若不是李唐以臣克上,今日称呼他为明帝也未曾可知。”
  胡二秉是不明白这些的,对这些主子时不时说些他听不懂的东西,不过是按惯例傻傻地一笑。
  斐玉也不恼,依旧笑盈盈地看着西垂运河硕红夕阳,任甲板随波起伏,也依旧站的稳稳的。
  这已是他们在船上的第五日了。
  大运河由南直北联通两淮与京畿,此时斐玉一行人已过宿豫,彭城等地,进入了鲁地临清,再过两旬,便可抵达京城了。
  林海拗不过斐玉,只能眼睁睁看着新得儿子铁石心肠地抛弃他的病父,头也不回地直奔老僧元拙而去。
  心塞之下,林海终于认清了自己在儿子心中的地位,他退而求其次,以人脉与留守在京城林府的人手为条件,换取了斐玉同意捎带黛玉上京,并照顾一二的承诺。
  与两人一同上路还有贾雨村,贾雨村得了朝廷奏准起复旧员消息,便四下钻研,还是林海看在他到底尽心教授黛玉份上为他写了封荐书,托二内兄荣国府贾政代为周全。
  斐玉与黛玉一人一舟,贾雨村另有船只,依附两人船队而行,此时他也站在船头上背手远视,看得不是夕阳,而是前头大船。
  自从他得知当初在智通寺偶遇青年正是声名远播的斐玉公子后,便想法设法想要再次接近斐玉,可却没想到,这家伙摇身一变,成了巡盐御史林如海亲子,不由暗中嘀咕起来。
  林如海这是要做什么呐,他这个前探花自己得了重用不说,还要为其子入仕造势吗,甚至于不惜藏了这么久,好让林斐玉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有些人不甘寂寞,利欲熏心,便会把周围的人也视为自己攀附权力的跳板或对手,贾雨村便是这样的小人一个,此时他凝视着前方的船尾,不由又妒忌,又忌惮。
  另一艘船上黛玉心境又不同了。
  她正站在船舱窗边,偷偷用手拨开潇湘竹帘,趁着那一道窄窄的缝隙,悄悄窥视着闺阁之外世界。
  一旁伺候的两个丫头,一个略大些看着十二,三岁模样,正一脸为难的瞧着黛玉,柔声劝道:“小姐已看了许久,不若略坐着歇歇罢。”
  黛玉听了,不乐意的撅起了嘴。
  另一个丫鬟和黛玉一般大,还是一团孩气,笑嘻嘻道:“青雉姐姐,你也叨好久啦,也歇歇罢!”
  青雉脸颊染上一抹淡淡的绯色,可她最为温柔敦厚,瞪向小丫鬟眼神还似缠绵,无甚震慑之意,反倒让小丫鬟窃笑。
  “好,好你个雪雁,最最调皮的家伙,看等会儿朱鹮回来怎么收拾你。”
  青雉薄怒,拿着手上的软帕打向雪雁脸以作惩罚,又喋喋不休的劝黛玉道:“小姐您的身子骨哪能久站呢,自登舟起就守着这百叶帘,外头除了些风景,还有许多浑浊穷苦之人,有甚么好看的呢?”
  黛玉一怔,不料伺候了自己多年的大丫鬟竟然会说出样的话,她见青雉脸上关切疼爱的神情不似作假,才舒了心,嗔道:“瞎说什么呢——爹爹常教我要尊重百态人事,‘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若不是他们辛苦劳作,你我的吃穿的都是从哪里来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