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刘希夷墓称为夷园,位于河南汝州市,风穴寺山门东侧,背靠龙山,面朝黄虎山。初建墓时,墓前植有两颗柏树。
  千年之后,其树高接近三丈,其中一棵四人方可合抱,且树分成三枝树茎,名为三柱香。而另一棵更甚,需五人合抱,树荫面积就有百多平方米,状如巨伞,时人称为一蓬伞。
  可惜这些在解放前都遭到毁损,不复存在。一直到1985年,才得重修墓园。
  线索确定,南音和雨林收拾行装,准备动身前往河南汝州,临出发之前,文老板送来了新的装备。
  一是轻薄贴身可以穿在登山服内的防弹衣,轻薄柔软,却连龙火匕首也破坏不了,雨林说这是韦小宝的金丝软甲。
  另一个则是升级版的电击器,是用最先进的“虎鲨”电击枪改装而成,以高压氮气为动力,可以远距离电击,带有红点激光瞄准器,能电击七至十米远的目标。
  有了这两件东西,南音觉得再也不怕遇上“人”了。
  【第四卷 :水精编帙绿钿轴,云母捣纸黄金书。】
  第216章 卷四·第1章 夷园
  南音和雨林在汝州与年十九碰了面,直接出发去了风穴寺。风穴寺位于中岳嵩山少室山南麓风穴山中,始建于东汉初平元年,后经数个朝代重修与扩建,与白马寺,少林寺,相国寺齐名,并称中原四大名刹。
  刘希夷的夷园就位于风穴寺前,虽是解放后重建,位置却是不错的。三人到嵩山时已是下午四点多,时间刚刚好。
  风穴寺藏在山谷之中,不能开车直接到达。从风穴山口步行进入,两山夹道,侧方有苍松叠翠,流水潺潺,尤其是已近黄昏时分,更显静谧葱郁,蜿蜒曲折。
  雨林十分高兴,举着手机四处拍照,瓜子和龙婆婆更是撒了欢在山林间玩耍,南音和年十九都拿她们没办法。
  “之前那批旧式手枪已经出手了,我转账给你吧。”年十九说道。
  “不用了,每次都麻烦你陪我们四处去,耽误你的生意,就当做一点补偿吧。”南音看着瓜子在草丛里捡了个不知名的果子,“瓜子!不能乱吃东西!”
  “还有一事,枪的买家似乎有些问题。”年十九并没有纠结于钱的事情。
  “怎么说?”南音听年十九如此说,认真起来。
  “还记得之前在北京鬼市见到的龙骨球杆吗?”年十九说道,“那天有个人一直在三楼附近徘徊,当时我没有在意,这一次买枪的人就是他。”
  “那是谁,你认识的吗?”南音问道。
  “那个人我不认识,但是我查到了他的老板,”年十九答道,“是巴蜀最大的文玩商人,齐怀德,他与文爷也是旧交。”
  “齐怀德……不错,我见过他,就在藏书楼。难道他就是龙骨球杆的主人?”南音回忆了一下,想起了这个人,不禁觉得背后发凉。
  第一次见到齐怀德时,便觉得他有帝王之相,如今一想,竟然觉得与史书上记载的李世民有一些相似,而且龙骨球杆正是高祖李世民所传之物。南音不禁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
  “师父,十九哥,你们快来看呀!”雨林喊道,瓜子和龙婆婆站在她肩膀上,南音走过去一看,绕过两棵松树,见到了山谷中的风穴寺,当真是曲径通幽处,深山藏古寺。
  “年先生,那齐怀德之事,麻烦你多加留意,回头再问一问文叔。”南音对年十九说道,此时还是寻找印记为重。
  “我已经派人调查他了。”年十九点头道。
  风穴寺前有一个古朴典雅的青砖小院,就是刘希夷墓地所在,院子前种植着两棵柏树,这是后世栽种,不足百年,远远没有那“三炷香”与“一蓬伞”的气势。
  此时天色已晚,并没有游人了。进入院中,见到了用青石砌成的圆形墓冢,高一米,直径二米九,象征刘希夷享年二十九岁。
  原始的墓碑早已损毁,只剩下半块唐代残碑,与一块清代的碑文。三个人四处查看着,并没有什么发现。
  “师父,这上面好像有字耶,但是看不清楚。”雨林蹲在那唐代残碑前仔细看着。
  “几乎都风化磨损了,确实是没法分辨了”南音凑过去看了看,摇头道。
  “吱吱吱……”瓜子跳到南音身上,爬上她的左手,指着残碑。
  南音心中一动,左手湖丝手套发出淡淡金光,去触碰那块石碑,柔和的光芒包裹了石碑,看到上面有字迹浮现。
  “……太子虽身患恶疾,却依然鞠躬尽瘁。孤灯夜夜陪伴其只影,晓日朝朝唤醒其浅眠。其打理国政之诚心挚意,切意深情,当感动天地。如苍天有眼,实应补其早逝康健,偿其未尽长眠……”
  这似乎是一篇悼文,南音觉得有些熟悉,还未来得及细想,忽觉眼前一黑,失去了知觉。等到南音醒来,感觉自己正躺在冰冷的地板上,硌得骨头生疼。想要爬起来,却觉得浑身都不对劲。
  借着窗外透进来的光,抬起一双手看了看,发现湖丝手套竟然不在手上……不,这根本不是自己的手,纤细瘦弱,像是小孩子的双手。
  “师父,你在吗?”一个女孩的声音传来,南音转头望过去,看到雨林正在东张西望,严格来说是许多年前的雨林,当时她还是个七八岁的小学生,每天放学了就跟在自己后头跑。
  “雨林,我在这。”南音爬起身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