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李川虽然没什么借口继续赖在南音家里不走,但是隔三差五的就来蹭饭,与排骨聊些地府之事,甚至带了一小瓶寒食送给排骨,很快就混成了铁哥们。
  闲暇躺平的日子过得飞快,时间也差不多该去寻找下一个印记了,南音拿出《景龙文馆记》手稿,榴月,徐元固。
  五月饯许州宋司马赴任
  徐元固
  旧许星车转,
  神京祖帐开。
  断烟伤别望,
  零雨送离杯。
  辞燕依空绕,
  宾鸿入听哀。
  分襟与秋气,
  日夕共悲哉。
  武平一和
  轻舟入五湖,
  借问彭州牧。
  系马浮游下,
  引玉似愁孤。
  我执辞乡剑,
  暮色小池闲。
  云间飞鸿雁,
  悬瀑垂天边。
  湖州浮玉,剑池飞瀑。
  徐坚,字元固,浙江湖州长兴人,幼承庭训,博览群书,少举进士,累授太学。深得玄宗李隆基信任,奉敕修撰有《则天实录》,《初学记》等书籍。
  这一次的线索非常明确,湖州有天目山脉,古称浮玉山,古有“天目千重秀,林木十里深”之说,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莫干山上的剑池飞瀑。
  莫干山,正是传说中吴王阖闾派干将莫邪在此铸剑,莫邪以身投炉之处,干将献剑被杀,儿子赤鼻舍身为父报仇的故事也流传甚广。
  第375章 卷六·第6章 阳春面
  南音和雨林乘飞机来到杭州,李川自然也跟了过来。此时正值暑假期间,来旅游的人非常多,四处都人山人海,雨林非常的嫌弃,并不打算在杭州多停留。
  与年十九会合后,他已经租好了车,这一次几人的行动非常小心,确保了并没有被人跟踪。一路来到湖州,除了路上雨林晕车非常厉害,也并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
  华国境内四大避暑胜地,分别是秦皇岛北戴河,信阳市鸡公山,九江庐山,以及湖州莫干山。
  莫干山峰峦起伏连绵,景色多姿秀丽,山中修竹绿荫如海,山泉清澈不竭,四季风光各异,称秀于江南,有着江南第一山的美誉。
  因为此时来莫干山避暑的人很多,自然不能大摇大摆的去剑池寻找印记,需得等天黑之后,游人都离开了才能行动。
  于是几一行人在山脚下休息片刻,此处有许多摊贩小店,俨然变成一个热闹小镇一般。
  雨林在路上因为晕车,将肚子里的东西吐了个精光,此时直喊饿,可是天气炎热又吃不下什么东西,就挑了一家清净的小面馆进去坐了。
  在浙江最有名的自然就是阳春面,即是清汤光面,汤清味鲜,清淡爽口。南音点了四碗,很快伙计就端上桌来。
  那碗中面条滑顺晶莹,面汤清澈见底,汤上浮着金色的油花和翠绿色碎蒜花,两棵小白菜,看似十分清淡,却有阵阵香味扑鼻。
  “这阳春面看起来如此寡淡,没想到闻着却香,让人食指大动,”李川掰着一次性筷子,“一点肉也没有,雨林能吃得惯?”
  “凑合吃呗,我也不是特别有胃口……”雨林脸色还有些发白,用勺子喝了一口汤,“哎哎哎?这个味道真好耶!”
  “你这看起来可不像没有胃口的样子,”南音看着大口吃着面条的雨林笑道,“阳春面看着清淡,其实做法很是讲究的,不然怎么能如此出名?”
  “该叫排骨学一学。”雨林大概确实是饿了,一碗面条已经去了一半。
  “一把细面,半碗高汤,一杯清水,五钱猪油,一勺酱油,半碟葱蒜,再烫上两颗挺阔脆爽的小白菜,”南音喝着自己的面汤,“我以前听说过这个做法,不过各家所用的葱油调料不同,味道也不相同。”
  “原来放了猪油,难怪这么香,”雨林连连点头,碗里的面条已经见底了,汤都快喝完了,“伙计,再来一碗!”
  “来了!”伙计很快又端上一碗面。
  “你差不多得了啊,”南音苦笑着摇了摇头,“一会儿还要爬山,可别吃太饱了。”
  “嗯嗯。”雨林忙着埋头吃面。
  “我们等会出发上山,走这一条路,大约七点可以到剑池,但是那个时候估计游人还有不少,”年十九对南音说着路线,“山上有许多避暑山庄,我已经订好了最近的一间。”
  “那我们就先到山庄里住下,等晚一些再去剑池,”南音看着手中的旅游手册,“这样就不用摸黑上山了。”
  等雨林吃饱了,四个人便动身出发上山。这莫干山不愧是四大避暑胜地之一,山脚下还是让人心烦意乱的燥热,一进入山中顿时觉得暑气全消。
  一路上绿荫环径,风吹影舞,芬芳清逸,沁人心脾。虽是登山,却让人丝毫感觉不到疲累,反而是心旷神怡,胸怀大畅。
  雨林吃饱了饭,兴致颇高,带着瓜子和龙婆婆一路拍照,就像是出来郊游一般。
  到了年十九订的避暑山庄时才过了六点,天色还很亮,看来起码要等到九点过后才能行动了,正好可以休息一会。
  那山里的避暑山庄正建在巧妙之处,既可以享受到山风凉爽,又不会被太阳长时间照射,即使夏天不开空调,也不觉得炎热。
  年十九订的是最大的套间,配备有宽敞的私人露台可供旅客乘凉,那露台上摆着几张竹制躺椅,躺在上面眺望山中,晚风拂面,夕阳给翠竹林染上一层金边,令人烦忧全消,南音也不去多想晚上将要面对什么,只享受着这一刻的美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