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哎呀,不是我不想,”那男子被雨林这一出整得有些不知所措,“我这地方恐怕……”
  “没关系的嘛,只要有瓦遮头我们就很满足了,”雨林眨巴着眼睛凑到男子跟前,“你就行行好嘛……”
  “唉,那你们就进来吧,”男子叹了一口气,拿雨林是一点办法也没有,但是看到李川手中的弩箭,又紧张了起来,“这一位……”
  “抱歉,方才阁下突然出声,吓了一跳罢了,”李川将弩箭收回腰间,“如此便叨扰了。”
  “请进吧,”男子点了点头,转身将三人引进宅子中,“深山陋室,没什么可以招待的,请勿见怪。”
  “无妨,打扰先生了,给我们一间空屋就行,”南音观察着这个宅院,看起来根本不像有人居住的样子,“这里只有先生一人吗?”
  “是的,这个地方哪里会有人愿意来,”男子回答的很平淡,走到一间房子外面,“我只收拾了这一间屋子,三位若是不嫌弃,就将就一宿吧。”
  那房间中甚至连正经的床也没有,只在地方摆了几块木板,上面铺着铺盖,其他的家具似乎都是从不同的房间找来勉强能用的,有一张桌子,两张凳子,一个小柜子等等,不过打扫得倒是颇为干净。
  很显然这男子并不是长期居住在这里,所以只收拾了一间房间,但是他一个人独自跑到这深山荒宅里来到底有什么目的呢?
  “没事没事,我们不讲究这些,”雨林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先生贵姓啊?”
  “鄙姓白,字乐天,白居易正是在下。”男子应道。
  第409章 卷六·第40章 印记十八:人木02
  “原来是香山居士,久仰大名,”雨林做出惊讶的表情,随即变成了崇拜,眼睛里都要冒出星星了,“白先生,您的诗作我都读过!今日得见您一面,三生有幸。”
  “唉?原来小娘子也知道乐天之名,不敢当了,”白居易被雨林一通夸,有些飘飘然了,态度好了许多“三位先略作休息,我去给你们做些吃食。”
  “哼,果然是他啊。”白居易离开房间后,雨林收起了刚才一脸花痴的表情。
  其实对于男子的身份几个人早就有所猜测,只不过想要确认一下罢了,雨林戏精上身,倒是将一个被其才华所折服的小姑娘演的活灵活现,毫无破绽。
  “咦,雨林不喜欢白乐天吗?他可是唐代最高产的诗人呢,”李川倒是有些好奇,“想当初我还是陶渊明时,你还追着我要墨宝呢……”
  “切,姐夫你可不一样,”雨林看着门口,一脸的嫌弃,“白居易是文采斐然,但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观其友便知其人,他可不是什么好东西。”
  “话也不能说的这么绝对,”南音苦笑道,“白居易虽然与元稹交好,但是他自身倒是长情得很呢。”
  “原来如此,”李川恍然大悟,“我曾听鬼帅大人说过你们与元稹的过节,难怪雨林不待见他。”(见第二卷 印记九)
  “师父,你倒是说说,他如何长情了?”雨林坐到南音身边。
  “泪眼凌寒冻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栏干独自愁。”南音念道,“这是白居易写给他初恋的女子湘灵的诗。”
  白居易十一岁时初遇七岁的湘灵,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两人两小无猜,亲密非常。可不久之后白居易便随父母搬家去了别的地方避难。
  他潜心读书,十五岁入京,便以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名动长安,当时京中达官贵人皆争相结交,也有不少人想与他结亲,可是都被白居易拒绝了。
  白居易十九岁那年,重逢了朝思暮想,随父母入京访亲的湘灵,当时湘灵已经是十五岁的少女,白居易作诗云,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莲。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
  他为了湘灵,甚至放弃了自己在长安的事业,陪着湘灵回了老家。不过佳人在侧,红袖添香,白居易愈发刻苦读书,两个人度过四年美好的时光。
  这本来应该成为一桩美事,可是白家三代为官,家世甚大,看不上湘灵这样一个平民女子。在父母的反对之下,白居易不得不忍痛与湘灵分别,随父亲前往襄阳。那一段时间白居易意志消沉,甚至不愿意再看书写字,终日颓废。
  没过多久,白居易的父亲病故,母亲受到打击,变得疯癫无状,整个白家岌岌可危,风雨飘摇。为了支撑起家族,白居易重新打起精神,自此走上仕途。
  白居易进士及第,仕途一帆风顺,终于让白家再次兴盛起来,他却一直拒绝娶妻,只念着湘灵。他曾经回乡寻找过,却没有找到。
  后来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忠而被谤,心灰意冷,浔阳江上写下《琵琶行》,感叹着同是天涯沦落人,而也就在此时,白居易竟然见到了湘灵。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或许也是一种缘分。只是一别二十年,早已不再是少年,白居易当时已经四十四岁,湘灵也已嫁人生子。
  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两人只在江上相顾无言,知道再也回不到过去了。
  从此之后白居易彻底成为了白乐天,他的诗中再也没有写过湘灵,彻底变成了放浪形骸的风流才子。不但整日流连于风尘之地就算了,还在家中蓄伎为乐。
  对此白居易不但不觉得有损他文人形象,反而以此为傲,还要写诗来记录这些风流韵事。或许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白居易又与元稹交好,世人都认为他们两个是“渣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