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也是哦,”雨林瘪了瘪嘴,“真是莫名其妙啊,到了这么晦气的地方……”
  “这些士兵,”南音这时在坑边缘找了一具较为正常的尸体仔细观察起来,“看他们所穿的甲胄,很像是战国时期所用的,书中记载,鲛革,犀,兕以为甲,鞈如金石。”
  “啥,战国时期……”雨林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这跨度也太大了吧!”
  “确实如此,而且他们的服饰并不是传自西周的上衣下裳,而是将宽袖改为窄袖,裙子改为束腿裤,这很像是胡人打猎的服饰……”南音继续分析道,“我知道了,这是赵国的军队!”
  “这怎么看出来的?”雨林也大着胆子过来查看。
  “胡服本就是方便骑射打仗的服饰,赵武灵王推行胡服,且与原本的军服甲胄相结合,就因为这一举措,在一段时间内赵国军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战斗力成倍上升。”南音解释道。
  “对了,我想起来了,先前咱们在那老宅之中,那些牌位上都是以‘赵’字打头,”雨林眼睛一亮,想起之前所见之情景,“那后面跟着的,现在想来并不是密码,而是编号!”
  “有道理,”南音点了点头,“军队以干支加数字编号,这是最简便的一种方法,看来那里是一处祭祀赵国将士的祠堂。”
  “不过既然赵国的战斗力如此强悍,怎么会输得这么惨?”雨林用手表照明扫了一圈四周,坑底密密麻麻的堆满尸体,无法计数。
  “或许是因为……”南音思考着。
  “南音,雨林,是你们吗?”头顶上传来李川的声音,打断了南音的思绪。
  “咦,姐夫!”雨林将手电照明打了上去,但是土坑太深,又因角度的关系,并不能看到土坑顶部,“我们在下面,看不见你呀!”
  “你们别急,我救你们上来!”李川喊道。
  没一会儿,从上方扔下来一条登山绳,还好这一次为了爬太白山,李川也带了登山装备,这时正好派上用场。
  那土坡虽陡,但是有登山绳做辅助,又有李川在上方接应,南音和雨林身体素质还不错,很快就一前一后拉着绳子爬了上去。
  “姐夫,怎么只有你一个人,白居易呢?”雨林看到只有李川一个人。
  “不知道,”李川摇了摇头,“我和他一道往下滚,滚着滚着我就掉进了一片林子里,可是他已经不见了。”
  “这个人,果然有很大问题,”雨林拍着身上的土,“在那祠堂的时候,若不是师父给我打信号让我带他一起走,我就把他扔出去喂那些人头,哼。”
  “南音,你怎么了?”李川看南音正望着一处发呆。
  “我大概知道白居易到哪里去了,”南音的手表照着立在旁边的一面旗帜,“你们看那军旗。”
  “这还能看出白居易去哪里了?”雨林顺着南音所指看过去,一脸疑惑,“上面并没有写字呀。”
  “先秦的军旗,分为干,縿(shan),斿(liu),旆(pei)四个部分组成,每一个部分按照使用的人物和场景有严格的区分。”南音解释道。
  “这旗杆高七仞,为诸侯所用,而縿就是旗面,上面所绘的图案大有不同,日月为王旗,熊虎为军吏,这上面画的正是猛虎。”
  “斿是附缀于縿的飘带,是爵位级别的标志,天子为十二,伯爵为九,侯爵为七,这里是九条,是天子之下的最高爵位。旆则是挂在斿之上,随时可以摘取或是装上,上旆即为开战,现在没有装旆,因为战斗已经结束了。”
  “所以说,结合这些,秦国的军队,其将领地位仅次于秦王,大破赵军,坑杀俘虏……”南音望着那黑夜中飘展的旗帜,“人屠白起。”
  第413章 卷六·第44章 印记十八:人木06
  秦赵两国长平之战,廉颇死守三年,秦军久攻不下,但是因为赵国军备不足,国库空虚,决定背水一战,用赵括换下了廉颇,对抗秦军。
  而同时秦昭王也秘密从野王调来白起,任命他为上将军,白起一贯的用兵风格便是深藏不露,避实击虚,此次后退诱敌,分割围歼,用兵如神。
  加上秦昭王亲自到河内督战,倾全国之力与赵国作战,终于射杀敌将赵括,四十万赵军投降,秦军大获全胜。
  可是白起认为赵国军士反复无常,留下必成祸害,于是使诈,将四十万赵军全部坑杀,只留下两百名士兵,让他们回赵国报信。
  直到后来秦昭王将白起赐死杜邮,白起临死前自叹曾活埋四十万赵国军士,如今天理循环,报应不爽,横剑自刎。
  “我们现在所处的应该就是长平之战的战场,四十万赵国军士的埋骨之处,这样的大坑应该还有许多个。”南音三人站在古战场的万人坑边上,均感到心中悲凉。
  “这一次线索所指的是眉县太白山,我们却遇到了白居易,原本我还有些奇怪,现在就都明白了,”南音继续分析道,“白居易正是白起的后人,而白起则是眉县人。”
  “所以这一次的线索是应在白起身上,我们只要去找他就好了,师父是这个意思吗?”雨林恍然大悟道。
  “不错,只不过秦军刚刚大战完毕,我们可不容易见到他,”南音蹙着眉,“更何况现在情况不明,还是不要轻举妄动的好……”
  南音话还没说完,就听到土坑下发出了声响,三个人面面相觑,难道下面还有活人?于是忙来到土坑边上,朝下照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