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在辛弃疾的火折子照亮下,能看到洞中的释迦牟尼佛像之前有一个长排木架,上面吊着三个人,这样说或许不是十分准确。
  最左边的一个可以说是一副骨架子,身上的血肉皆无,而且看这架势是被活活剐下来的,是最残忍的凌迟之刑。
  中间的一个上半身还算完好,可是下半身也已经变成了白骨,脚下还放着一个巨大的木盆,里面血肉模糊装了半盆,不用细看也知道那些是什么东西。
  而最右边的一个人尚且活着,他全身赤裸,也没有头发,四肢被固定在木架上,低垂着头,呻吟声就是他所发出来的,有些含混不清,不成语言。
  这场景简直可以称作人间炼狱,更何况竟然发生在佛窟之中,对佛像极尽亵渎之能事,即便是南音并不十分信佛,也觉得心中如压着千斤大石。
  南音只是匆匆扫了一眼便不敢再看,只能竭力平复自己的呼吸,心中默默念其《妙法莲华经》,稳定心神。
  辛弃疾本是行伍出身,见惯了沙场生死,倒还算镇定,可刘过已经受不住了,转头就跑出了佛窟,在洞口大吐起来。
  “月娘子,你……不害怕?”辛弃疾看南音除了脸色有些不好,并没有太大反应,有些惊讶。
  “无事,”南音轻轻摇了摇头,指着右边那人道,“我们要不要把他放下来……”
  辛弃疾没有说话,走过去查看了一下,他并没有将那人放下来,而是挥了挥手,带着南音朝洞外走去,刘过还扶着山壁在呕吐。
  第491章 卷七·第32章 印记二十:信仰10
  “放他下来也没有用,”辛弃疾的脸色十分阴沉,“他的舌头被割了,眼睛也被剜掉了,双手双脚也已经被打断,我们无法从他身上获得任何线索。”
  “可是就这样放着他不管吗……”南音心中不忍,但是马上就想明白了,洞中人是死定了,若是救他,反而会给自己三人招来危险,“唉,那不如给他一个了结吧。”
  “也不行,”辛弃疾坚定的摇了摇头,“你也看到另外两个人的模样了,行此事之人不会让他们轻易死去,如果我们贸然动手,必然会被发现。”
  “太可怕了……到底是什么人干的这事儿……”刘过吐的黄胆水都出来了,才缓过来一些,但是还蹲在地上站不起来。
  “喝点水,”辛弃疾从自己的包袱中拿出皮水壶递给他,“什么人做的我不知道,但是这或许就是我们要找的东西。”
  “辛大人,你指的是……月饼的馅……”南音想起在洞中看到的那个大木盆,明白了辛弃疾的意思,之前好不容易平复下来的心情,这时在也忍不住了,也扶着石壁干呕起来。
  “恐怕正是如此,”辛弃疾看了看南音和刘过,“你们在此等候,我进去取。”
  “不是吧师父,要我用那个东西来做月饼,那我以后哪里还敢吃自己做的东西……”刘过一脸的生无可恋,看着辛弃疾就转身要重新进入佛窟之中。
  “辛大人等一等,”南音强忍住想吐的感觉,赶忙阻止道,“即便这是他们要的东西,我们也不可以真的这样做……”
  “可是……”辛弃疾皱起眉头,“如果不按照哈桑所说的去做,我……”
  “我觉得这其中有问题,”南音轻轻拍着自己的胸口,“你有没有注意到里面那三个是什么人?”
  “什么人?”辛弃疾被南音问的愣了一下,“那人一丝不挂,完全看不出来是何身份呀……”
  “他们是和尚!”南音说道,“而且是信奉佛教的僧人!”
  “这你如何知道的?”辛弃疾有些疑惑,“他们确实没有头发……对了,他们头顶上有戒疤!”
  所谓戒疤又称香疤,是佛教徒为求受清净戒体,而燃香于身上所遗留下的疤痕。代表着舍身供养之思想,或断除我执。
  受戒时燃戒疤又称为烧香疤,所燃香疤之数目一般有一,二,三,六,九,十二。十二点表示是受的戒律中最高的“菩萨戒”。
  戒疤越多表示资历越深,一般寺庙的住持可能有八个或者九个的戒疤,然而这十个疤以上却不是一般的和尚所能拥有的,除了达摩祖师,六祖禅师以外,有十个疤的高僧世间不超过五人。
  而山洞之中右边还活着的与中间还剩下上半身的和尚头顶都是九个戒疤,最左边那个已经被剐为白骨看不出来,但是想必也差不多,三人均是佛门高僧。
  “辛大人,在佛窟之中,释迦牟尼的佛像之前酷刑残害得道高僧,这举动再明显不过了,是灭佛,”南音说道,“所以这村中的大节并不是什么中秋节。”
  “不是中秋节……那会是什么?”辛弃疾听得有些似懂非懂。
  南音此时已经几乎想通了一切,正是南宋时期,伊斯兰教大举进入西域吐蕃,消灭了佛教的影响,以至于此后千年在新疆地区都不再有佛教的踪迹。
  一直到南音所生活的二十一世纪,新疆人民都信奉着伊斯兰教的胡大真主。但是这些很难对辛弃疾解释,总不能告诉他自己来自未来吧?
  “我方才也想明白了一件事,”南音指了指刘过背着的从寺庙里讨来的模具,“这模具有一半看起来如此崭新,就是被他们调换过的。”
  “白菊花在佛教中确实是佛陀之花不假,但是它同时是大食教的真主之花,在大食教的传说中,白菊花代表着清真之美和感性之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