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报!”一名小太监急匆匆的跑进大殿,打断了武三思的话,“启禀陛下,庐陵王已经回到上阳宫,正在殿外候旨!”
“是显儿回来了……咳咳咳……”武皇虽然依然咳得厉害,双眼却有神了许多,“快传!”
“传庐陵王李显!”大殿门口的值守太监高声喊道,跪在地上的武三思与他身后的一众亲武大臣此时都黑了脸。
太平公主搀扶着李显缓缓走进大殿,李显已经是泪流满面。他被贬为庐陵王十五年,他所在的房州十分荒芜偏僻,是大雁都不会经过的地方。
这十五年来,曾经养尊处优的皇子吃尽了苦头,比起当年,他清瘦了许多,皮肤也晒得黝黑,曾经以为一辈子都不可能再回洛阳,再回到这富丽堂皇的皇宫之中。
“儿臣庐陵王李显,参见母皇。”李显伏在地上痛哭起来。
“回来就好,显儿,你受苦了……咳咳……”武皇的眼睛也有些湿润,“快起来吧,武三思,你也起来。”
“多谢母皇。”李显在太平的搀扶下站起身来,可是武三思却跪着不肯动。
“母亲,儿臣今日陪显哥哥上朝,因为儿臣听闻母亲需要一将领出师讨伐突厥,”太平瞥了武三思一眼,又看了看李显,“儿臣以为显哥哥便是最好的人选。”
“我……”李显愣了一下,但是一转头看到妹妹给自己使了个眼色,心中明白,又跪倒在地,“儿臣愿意为母皇分忧,带兵出征,请母皇恩准!”
“陛下,庐陵王是李氏宗族正统,而我大周军士有大半都是效忠于李家的,由庐陵王出征再合适不过了!”狄仁杰站出来说道。
“狄阁老此言差矣!”周国公武承嗣反驳道,“既然是大周的军士,自然都是效忠于陛下的,分什么武家还是李家?”
“呵呵,大周军士效忠于陛下不错,在朝内自然武李一家,可是突厥人却不这么看,”狄仁杰冷笑道,“如今突厥的阿谟诘利可汗当年求娶过太平公主,与已故章怀太子李贤是至交好友,他出兵攻打我大周,正是因不满李家受到的压迫!”
“我堂堂大周天朝,还要管那突厥人怎么想?”武承嗣一甩袖子,十分的不屑,“这置我大周天威于何处?”
“若是由梁王带兵出征,突厥必定不惜一切代价拼死抗击,到时受到苦难的还是我大周百姓,”狄仁杰不理会武承嗣,只是看向武皇,“而若是让庐陵王出征,表明我大周李氏宗族的地位,说不定可以兵不血刃,不战而胜。”
“既然怀英都这么说,想必显儿就是最佳人选,”武皇脸上终于露出了笑意,“那便封显儿为征西大元帅,五日后出征!”
“多谢母皇,”李显抬高了声音,“儿臣一定不负所望,击退突厥!”
“姑妈,请您恩准我辞官还乡吧。”武三思竟然开口说道。
“姑妈,请您也恩准我辞官还乡!”武承嗣跟着跪下。
“陛下,请恩准我等辞官……”亲武大臣纷纷跪倒在地。
“武大人,如今大周外患未解,母亲带病上朝,你不替她分忧也就罢了,还要给她找麻烦?”太平冷笑道,“母亲,您就恩准了他们吧,下朝后我亲自派人送武大人回并州。”
“噗嗤……”以狄仁杰张柬之为首的亲李大臣们忍不住笑出了声,忙用衣袖遮掩。
“三思啊,”武皇叹了一口气,“你是我最器重的大臣,为何好端端的便要辞官?”
“姑妈,如今我确实是您最器重的大臣,可是有朝一日若是太子登基,朝廷恢复李姓,那我武三思就成了皇帝最想要除掉的人……”武三思竟然当着李显的面说道,“那不如让我现在就回乡下去,做一个农民,也比将来身首异处的好啊!”
“咳咳咳……”武皇剧烈的咳嗽了起来,“我何时说过要立显儿为太子?我就不可以见见我的亲生儿子吗?咳咳咳……”
“姑妈……”武三思愣住了,意识到自己太心急了。
“罢了,咳咳咳……今日就到这里,你们都下去吧……”武皇挥了挥手,重重的靠回龙椅上,“我不希望再听到辞官二字,咳咳咳……”
“陛下,我扶您回寝宫去歇息吧,”大臣们都离开了,大殿里只剩下武皇与上官婉儿,以及几名伺候的太监宫女,“公主已经给庐陵王与王妃一家安顿好了住处,您不必挂心。”
“我还不想回去,”武皇换了个比较舒服的姿势,“昨日《乐府诗》还没读完,拿来我想接着看看。”
上官婉儿使了个眼色,旁边的一名小太监赶忙从怀中掏出一卷书,翻开其中一页递了过去。
第559章 卷八·第9章 亡国之音
“婉儿,我有些乏了,你念给我听吧。”武皇半闭着眼睛,捏了捏自己的眉心。
“是,陛下,”上官婉儿接过书卷,便就这当下这页念起来,“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这是陈后主陈叔宝的《玉树后庭花》,陛下。”上官婉儿轻声道。
“《玉树后庭花》,”武皇喃喃道,“这可是亡国之音啊,在上阳宫念来似乎很不吉利啊,而且陈叔宝也是在洛阳病逝的……咳咳……”
“陛下,陈叔宝荒废朝政,国难当头,朝野上下却歌妓纵酒,赋诗如故,荒淫无度,亡国也是必然的,”上官婉儿不慌不忙的应道,“您治国勤谨,又有狄阁老,张阁老等贤臣辅佐,若是他日再立下储君,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