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那我们走,”南音拍了拍袁雪芬的肩膀,“你放心吧,无论为了什么,我都不会让你出事的。”
  两个人与一只鸡跟在瘦老头身后,继续钻入巷子深处,走了大约一刻钟,竟然回到了最初的戏台处,只不过八座戏台前的红灯笼都是熄灭的,也没有观众,一片寂静。
  “我们怎么又回来了……”袁雪芬倒吸一口冷气,对这个地方可是十分恐惧,“那,那个东西果然是要害我们……”
  “你莫慌,”南音低声安慰道,“他若是要害我们,何必这样麻烦,我觉得这里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瘦老头走到正北方的戏台子前,竟然席地而坐,又招了招手,示意南音和袁雪芬过去一同坐下,南音虽然不明其意,还是带着袁雪芬和蘑菇过去了。
  正北方是八卦方位的坎宫,五行属水,为休门。其本义便是“安静,休憩”,果然看到瘦老头做了个等待的手势。
  “你的意思是让我们在这休息一会儿,等一等,是吗?”南音问道。
  瘦老头点了点头,他手一挥,在面前竟然出现了一个火堆,照亮了周围一片,在这漆黑阴暗又诡异的环境中显得格外温暖,令人安心。
  “哇,是火堆!”袁雪芬看到火堆,心中紧张的情绪舒缓了许多,“祝姑娘,你知道吗,小的时候我爸爸会在屋后生一个火堆,在旁边给我讲故事……”
  “休息一会儿吧,”南音点头道,之前两个人在巷子里转了许久,又被那些黑影追了好远,早就累得体力透支,“老人家,等一会是否会有事情发生?”
  瘦老头这一次却没有给南音回应,他只是盯着火堆,似乎陷入了沉思之中。南音也没有继续追问,从包里拿出一袋面包,分给袁雪芬一半,又掰碎了一些喂蘑菇。
  “祝姑娘,先前你说你有头绪了,是什么呀,还没说完呢,”袁雪芬接过面包,虽然有些紧张,思路却十分清晰,足以说明心理素质过硬,“这一定不是做梦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或许是在做梦,”南音看着正欢快啄面包屑的蘑菇,“《山海经》中有载,有兽焉其状如豹,而文题白身,名曰孟极,是善伏,其鸣自呼 。”
  “说的就是一种兽,名叫孟极,长得像豹子,白色皮毛上有黑色纹路,出自石者山,善于藏匿潜伏,它的叫声便是自己的名字。”
  “孟极……”袁雪芬重复道,“喔!难怪我们一直听到的是‘么唧’的叫声,原来叫的是‘孟极’!”
  “不错,但是在《山海经》中记载的孟极并不够详细,”南音点头道,“我曾经在一些杂录中读到过,其实孟极并不是善于藏匿潜伏,而是它们以‘秘密’为食,日积月累,自身也与‘秘密’相类,所以我们看不见它。”
  “以‘秘密’为食!”袁雪芬惊呼道,“我们看不见它是什么意思呀?”
  “所谓的‘秘密’,是藏在人内心深处的东西,”南音解释道,“它本是无形无质的,所呈现出来的状态,就是孟极身上那些黑色的纹路,并无固定形状。”
  第592章 卷八·第42章 印记二二:孟极30
  “孟极在年幼之时是一身雪白,每吃了一桩‘秘密’,身上便会多一道斑纹,按照我们之前所见的那些黑影,大约都是这只孟极吞吃的秘密。”
  “若是我没有猜错,或许这位老人家……”南音看了看坐在火堆对门的瘦老头,“也是孟极身上的其中一个‘秘密’吧。”
  “哇,真的吗……”袁雪芬往南音身边靠了靠,“可是为什么我看不清他的模样,你却能看清呢?”
  “这个我也不好下定论,”南音摇了摇头,“毕竟对于孟极我所了解的也不完全,也许能看见‘秘密’有了形体,说不定是因为与这个‘秘密’有关系……可是我却十分肯定,我并不认识这位老人家。”
  “咯咯咯!”正吃着面包屑的蘑菇叫了起来,靠到南音身边,用脑袋去蹭南音的携行袋。
  “蘑菇你怎么了?”南音伸手进携行袋里,摸出了玉松子,心中一动,明白了蘑菇的意思。
  南音左手湖丝手套微微闪了一下,照到玉松子上,松子里有云雾散出,一名白衣书生出现在火堆边上,面如冠玉,貌似谪仙。
  “哎哟,这又是哪里来的人!”袁雪芬被吓了一跳。
  “不要慌,他和蘑菇一样,都是我的……朋友,”南音解释道,“他叫李青松。”
  “娘子唤我出来可是蘑菇捣乱了……”李青松双手作揖朝南音行了一礼,随即发现四周的环境有异,“这是什么地方?”
  “蘑菇很好,它帮了不少忙,”南音拍了拍蘑菇的翅膀,“不然如今我们被困住了,便请你出来看看可有破解之法,根据我的判断,这或许和孟极有关。”
  “孟极?”李青松有些吃惊,四处环顾了一周“难怪此处阴阳不分,方位不明,让人感到一片混沌。”
  “李先生果然对孟极有了解,难怪蘑菇让我请你出来,”南音点头道,“可否详细说说?”
  “明月楼吸引各方奇人异事,妖鬼精怪前来参加蜃楼会,曾经有一次便来了一只孟极,”李青松想了想说道,“孟极曾是黄帝座下神兽,它们吞吃‘秘密’,并不光是为了果腹,还是为了维护人间太平,保护黄帝的后人。”
  “我不太明白,”南音皱着眉头,“据我所知,被孟极吞吃了‘秘密’的人,有的失了忆,有的甚至整个人都变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