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章
雨林心中的疑虑愈发浓烈,此刻她已无暇顾及其他,索性直接拿起镜子,将它对着李如意。令人惊讶的是,镜子里依然空无一物。
“这不对劲啊,”雨林皱起眉头,再次将镜子递给瓜子,语气焦急道,“姐姐你来看看。”
“怎么了?”瓜子接过镜子,里面清晰地映出了贾迎春的面容,并无异样。她不解地看着雨林,“似乎没问题啊,你再看看。”
这面镜子很是奇怪,竟然只能照到瓜子,而无法映照出自己与李如意的身影,雨林心中一惊,她似乎明白了一些事情。伸手接过镜子准备将其放回原处,却不料手一滑,镜子不小心掉落在地,发出清脆的声响。
“你们在做什么……”突然,秦可卿的声音传了进来,听起来却像是隔着重重迷雾,显得虚幻缥缈。
“抱歉,想拿这铜镜给二姐姐理妆,却不小心碰掉了,”雨林忙捡起铜镜,回答得并不慌张,“还好没有损坏……”
“无事便好,”秦可卿不知什么时候回到了雨林身后,她此时脸上笑容全无,表情不阴不阳的看着瓜子,“二姑娘来将衣裳换上吧。”
“……”瓜子有些犹豫,秦可卿的态度变化太大了,刚才还笑得停不下来,现在却突然换了一个人似的。
雨林也再次仔细打量着秦可卿,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却又想不出来,在人家屋里一会摔了茶杯一会又打了镜子,人家生气也很正常的吧。
第753章 卷十·第31章 印记二四:红楼25
“三姑娘,我那兄弟秦钟,每日跟在宝二叔身边,也不知他俩可还用功?”秦可卿开口朝雨林问道。
“秦钟……”雨林一愣,她知道秦可卿的弟弟秦钟和贾宝玉关系很好,但不知道她为什么会突然问这个问题,于是她敷衍地回答说,“二哥哥与秦兄弟每日都上学堂去,有先生管教着,自然用功。”
“是真的吗?”然而秦可卿并没有被雨林的话所打动,她的表情变得非常严肃,似乎对雨林的回答并不满意,“可我怎么听闻他们前日里还在学堂与人起了矛盾,别人都求到我这儿来了。”
“唉,我爹就只有秦钟这么一个老来子,虽然与我也不亲近,但是我总要照拂一二,”秦可卿见雨林没有说话,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只可惜我没那能力,他自己也没出息,我当真对不起爹爹了。”
这一番话说得雨林目瞪口呆,心中如一道炸雷闪过,忽然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秦可卿的这一番话听起来好像只是在说一些家长里短,可是雨林却立刻听出了其中深意。
“大奶奶,马上就是娘娘回门,老祖宗让我们作对联,可我只写了上联,却怎么也写不出下联来,你可帮我瞧瞧?”雨林忽然换了个话头。
“园中会诗书的姐妹如此多,怎地就寻到我这来了,”秦可卿微微笑道,“也罢,那你便说来听听吧。”
“六宫粉黛无颜色。”雨林说出上联,紧紧盯着秦可卿。
“万国衣冠拜冕旒。”秦可卿丝毫没有犹豫便对出了下联。
“李川,点火!”雨林再没有犹豫,高声喊道。
她心里明白,站在面前的人不是秦可卿,而是南音。然而南音似乎无法直接向她透露身份,只能用秦可卿的口吻说话,但这些暗示已足以说明一切。
秦可卿的身世在原文中描写得古怪而模糊,仅用简短的一段话带过。一个叫秦业的员外郎,因无子嗣,从养生堂抱养了一对儿女,儿子又夭折了,只留下女儿,长得貌美风流,取名秦可卿。由于与贾家有些交情,便许配给宁国府的嫡长孙贾蓉。
后来秦业中年得子,名为秦钟,虽然秦可卿与秦钟没有血缘关系,但他们以姐弟相称。秦可卿念及这层名分,接秦钟来贾府,让他与贾宝玉为伴。然而秦钟本身体弱多病,秦可卿死后不久,他也因病离世。
而秦可卿之前那短短的一段话中便将这一切都包含在内,再加上她前后态度的突然转变,这让雨林不得不产生了怀疑。
于是雨林便以对联试探,这幅对联上句来自白居易的《长恨歌》,下句来自王维的《大明宫》,两句凑成一联,却写尽了武皇的一生。能在这个情况下对出雨林所想,不是南音又会是谁?
原来南音先前看到镜面外是一处灵堂,布置得十分讲究,在进门处竖着一面屏风,最显眼的是当中一口棺材,比一般的棺椁要大了一些,而且那木纹极为罕见,从未见过。
虽然如此,南音还是看出了这棺材的来历,是盛殓秦可卿所用的樯木棺材,“厚有八寸,纹若槟榔,味若檀麝,以手叩击,发出如金玉般的声音。”
棺材前方原本有一素服女子跪在蒲团上敲着木鱼念经,那木鱼发出的声音听得人心里烦躁。忽然雨林几人带着贡品而至,女子很高兴的将她们请进灵堂之中说起话来。
雨林她们似乎没有发现自己身处灵堂之中,竟然同那素服女子有说有笑,还喝起茶来。南音想要加以提醒,却一时间没有办法。
直到瓜子将茶水打翻,素服女子离开,雨林竟然趁机去翻那灵堂前方的香灰炉,一不小心还将香炉打翻在地,南音发现借着那散落满屋子的香灰,自己可以附身到之前那素服女子身上去了。
可是附身之后,发现自己变成了秦可卿的模样,而且并不能说些不符合身份的话,只能想尽办法暗示雨林,还好两人之间默契尚在,她立刻就听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