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这一个姿势,不知维持了多久。到后来,姜韶华竟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睡梦中,十八岁的郑宸赤红着双目,紧紧抓着她的手:“韶华表妹,我们一同离开京城,远走高飞。”
她忍着悲恸难过,狠着心肠抽回手:“赐婚的圣旨已下,再过一个月,我就是王家儿媳。你也要娶范氏的姑娘过门。这是你我最后一次单独见面。以后,你别再来找我了。免得瓜田李下,传出去,对你我的名声都不好。”
画面一转,是四年后。
她一身缟素,跪在丈夫的灵堂里,身边是年仅两岁的儿子。
郑宸来灵堂吊唁,不顾众人惊诧的目光,俯下身对她道:“韶华表妹,你还年轻,未来的日子还长得很。难道要为王瑾一直守寡?随我走吧!”
她颤抖着手,攥着儿子胖乎乎的小手:“我还有煜儿,我不会离开王家。我要将煜儿养大成人。”
郑宸愤怒失望的脸孔渐渐隐没,下一刻,再次清晰起来。
这一回见面,是许多年后。那时的郑宸,已是新一任安国公,是权倾朝野的重臣。王家因王荣病逝后,日渐衰落,被郑氏党羽百般打压。
他站在她面前,神态间已有了权臣的睥睨和光芒:“韶华表妹,你在王家守寡十几年,王煜已经长大成人,你对得起早逝的丈夫,也对得起儿子。现在可否考虑改嫁给我?”
她沉默许久才张口:“郑子羡,你告诉我,当年王瑾意外落马身亡,到底是不是你动的手?”
他已不是喜怒形于色的少年,听到这等锥心之言,竟然笑了起来:“是与不是还重要吗?你心里认定了是我,我又有何可辩驳?”
“我只问你,你愿不愿嫁我为妻?”
最后一面,她已喝下毒酒。腹中剧痛难当,口中溢出黑血,眼前模糊一片。他冲到她身边,将她搂进怀中,痛哭着喊她的闺名:“韶华!韶华!”
郑宸,你我纠缠半生,爱也好,恨也罢,都已过去了。
她叹了最后一口气,闭目赴黄泉。
“郡主!”
熟悉的声音在军帐外响起,令她从长梦中恍然醒来。
第105章 释然
“郡主,奴婢煮了花茶,做了一些点心。”荼白扬着灿烂的笑容出现在眼前。
银朱也凑过来笑道:“郡主已经睡了一个下午,这都快傍晚了。奴婢这才斗胆叫郡主起身。”
两张熟悉的笑颜,如一股清泉,汩汩流入心田。
姜韶华心里一暖,混沌晦涩的头脑陡然清明。花茶和点心的香气在鼻息间萦绕,腹中空空,咕咕作响。
“快端过来。”
两个丫鬟高兴地应一声,一个端着点心,一个倒了热茶,齐齐递到郡主面前。
一盘点心入口,半壶香喷喷的花茶下肚,消失的气力和精神都回来了。
那些撕心裂肺痛彻心扉的往事,忽然就变得轻飘了起来。那张挥之不去的脸孔,悄然淡去。
姜韶华慢慢呼出一口气,眼角眉梢重新染上了笑意。
银朱和荼白也跟着松口气,笑嘻嘻地说道:“郡主今儿个真是吓到奴婢了。”
“都怪那个郑小公爷,无端来骚扰我们郡主。还送什么宝马。我们郡主想要什么好马没有,缺他一匹么?”
姜韶华失笑。
仔细一想,可不就是这么一个道理么?她要什么有什么,想做什么便做什么,为何要为别人放下自己拥有的一切?
前世十六岁那年,她放弃了两人的情意。今生放得更早一步。
她没有对不起任何人。
她只是更珍惜自己更爱自己罢了。
想通之后,霍然开朗。
姜韶华起身下榻,走出军帐,先对守在军帐外大半日的宋渊说道:“舅舅今日辛苦。我已经无事了。舅舅回军帐歇着吧!我身边有秦虎他们就行了。”
宋渊仔细打量一眼,见姜韶华神色怡然目光平静,悬了半日的心,终于落回原位。
他拱手告退,离去前给了秦虎等亲卫警告的一瞥。
秦虎收到了来自统领杀气腾腾的警告,下意识地挺直腰杆。
“郡主现在要去何处?”秦虎小声问道。
姜韶华随口笑道:“快到吃晚饭的时间了。本郡主去伙房看看今晚的伙食如何。”
心中郁气一扫而空,夕阳绚烂,晚风和煦,姜韶华迈着轻快的步伐去了伙房。
此时,伙房里正忙得热火朝天。
二十来个膀大腰圆的伙夫,在大灶前忙碌。
姜韶华进来时,伙夫们也没慌乱。
这些时日,郡主坐镇军营,隔个两三日就要来一回伙房。一开始伙夫们怕得很,没曾想,郡主并没有翻旧账的意思,张口道:“以前伙房克扣伙食,士兵们吃的半饱不饿,这都是左真的过错,和你们没什么相干。便是偶尔有人从中得了一些好处,也是迫于左真的威势。”
“以前的事,本郡主一概不追究。不过,从今日起,伙房再有什么猫腻,再有克扣米粮之事,本郡主就唯你们是问。”
伙房上下都松了口气。其实吧,士兵们吃个半饱,他们这些伙夫每日却是油水不断。真追究起来,一人挨个三五十军棍都不冤枉。
郡主大度宽容,既往不咎。他们庆幸自己逃过一劫,这些日子卯足了劲表现。还得了郡主夸赞和奖赏哪!
今晚的伙食是猪肉白菜馅的包子,另有煮得浓稠的米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