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度韶华> 第138章

第138章

  不然还能怎么办?
  太子殿下不时魂游天外,李博元睁着大眼其实听不懂几句,姜颐一会儿换个姿势不停往外瞧……天天如此,做太傅的又能怎么样?难道还能天天板着脸孔呵斥,或是撂挑子不上课?
  也只得捏着鼻子忍了。
  上午的插曲不算什么。到了下午的骑射课,郑宸接连射偏了三箭,甚至有一箭脱了靶。
  这一回,就连教导骑射的禁卫武将也板了脸孔,将郑小公爷训了一顿,罚他多射五十箭。
  太子等人纷纷投去同情的目光。
  郑宸深呼吸几口气,调整平复片刻,再次拉弓射箭。勉强恢复平日八成水准。
  如此几日,就连郑太后也被惊动了。
  “太后娘娘令奴才来传口谕,请小公爷去景阳宫一趟。”近来愈发得宠的赵公公,脸上敷了粉,不知洒了什么花露,香气熏人。
  郑宸略一点头,随赵公公去了景阳宫。
  郑太后招手示意郑宸上前,拉着他的手细细端详:“哀家听闻你这几日吃不香睡不好,在上书房里也时常失神。今日一瞧,面色果然有些憔悴。到底是怎么了?有什么事,只管和哀家说,哀家替你撑腰。”
  郑宸看着一脸慈爱的郑太后,脑海中想起的,却是前世他被逼着娶范氏嫡女时的绝望。
  素来疼爱他的郑太后,根本不顾他的心意,强自拆散了他和姜韶华。
  那一年,刚坐上龙椅没多久的太子意外身故,年仅八岁的二皇子成了新帝。
  为了新帝龙椅安稳,郑太后拉拢王丞相,令姜韶华嫁进王家。又赐婚郑家和范家。
  “郑家有今日权势富贵,都是因为哀家,只有依附皇权,郑家才是大梁最显赫的后族。”
  “皇上年幼,还是个不解事的孩童,朝中众臣如何能心服。这时候,唯有政治联姻,维持朝堂安稳。北方那边一直不太平,如果朝中乱了,到时候内忧外患交困,大梁朝还能维续几年?”
  “连韶华都懂的道理,你怎么就不懂?”
  郑太后脸孔铁青地怒斥:“韶华姓姜,能为姜氏天下牺牲。你这个郑氏小公爷,就要为郑家日后的安稳和范氏联姻。范氏掌兵权,又是天子的舅家。娶了范家的姑娘,郑家至少能维持两代富贵。”
  “这事容不得你不愿意!”
  第121章 如棋
  往事如锥,猛然锥破胸膛,痛不可当。
  那种被人摆布命运的无奈痛苦悲愤,在之后二十多年的人生里,如蛆附骨,时时啃噬着他。
  这一世,他绝不重蹈覆辙,绝不容任何人摆布他的人生。
  “子羡,”郑太后的声音在耳畔想起:“你到底是怎么了?怎么一直不说话?脸色还这般难看。哀家这就叫太医来给你瞧瞧。”
  郑宸从漫长的回忆中回过神来:“我没什么,就是几晚没睡好,不必惊动太医了。”
  郑太后嗔怪道:“几晚没睡好,还说没什么。”转头吩咐:“立刻去宣太医。”
  景阳宫里,甚至是整座宫廷的人,都要听郑太后的。
  太康帝是出了名的孝顺天子,便是偶尔对郑太后干政的行为不满,也不会表露出来。王丞相权倾朝野,不也拿郑太后没法子么?
  没办法,做到大梁太后的郑太后,就是这般底气足。
  郑宸只得笑着谢过太后娘娘恩典。
  很快,季太医便来了。
  太医院里有三十多个太医,品级高低不等,真正有资格进宫看诊的,也就十人左右。季太医出身杏林名门,医术高资历老,且为人谨慎。每三日来景阳宫为郑太后请一回平安脉。
  “季太医,子羡这几晚时常做噩梦,睡得不好,白日心神恍惚,你替子羡把把脉。”郑太后张口吩咐。
  季太医应一声,凝神诊脉,看了舌苔和面色,又仔细问了这几日情形。
  郑宸拿出这几日惯用的说辞应对:“噩梦醒了,便难入睡,白日时常分神,吃饭没胃口。”
  郑太后直截了当地问道:“子羡身体没有大碍吧!”
  季太医恭敬答道:“小公爷脉象稳健,没有大碍。就是忧思过度,心火太重。臣先开一副清心败火宁神的药方,喝个五六日,就该好了。”
  郑太后这才放了心。
  待季太医走后,郑太后温声叮嘱:“一定要按时喝药,别嫌药苦偷偷倒了。”
  这时候,郑太后是真地疼爱他。不过,这丝毫不影响他日后成为郑太后手中的棋子。
  人生如棋,这一世,他绝不做棋子,要么坐在棋盘前,要么就直接掀翻棋盘。
  万千思绪,在心头翻滚。
  郑宸面上半点不露,点头应了。
  ……
  五日后,姜韶华率众启程去叶县。
  新上任的陈舍人,快活地收拾好行李,伴着郡主坐同一辆马车,离开了博望县衙。
  姜韶华会心一笑:“瞧瞧你,像鸟离了笼子一般。”
  陈瑾瑜俏皮一笑:“没有我娘在我耳边唠叨,我不知多快活。”
  然后又苦着小脸叹气:“那日我娘又哭又闹的,我随口哄她,要将俸禄给她做私房。结果我娘当真了。”
  现在想起来,就是两个字,后悔。
  姜韶华乐了,给陈瑾瑜出主意:“以后你领了俸禄,少报一半不就是了。”
  咦?好主意!
  陈瑾瑜给郡主比了个大拇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